《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9:06: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抓住“断、开、回、来”等词语感受天门山山水的雄壮浩荡,感受诗人心中的豪迈激情,激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

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古诗,感受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

一、导入

真是古韵古味十足的诗词朗诵啊!一首首古诗,将我们带进了我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说到古诗,数唐诗成就最高,说到唐诗,同学们知道是谁将诗这种文学艺术推向最顶峰吗?(李白)

(幻灯简介李白)

古语说得好;歌咏言,诗言志。读诗就是读人,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看:

(幻灯出示《静夜思》、《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学生先朗诵,师再补充:《静夜思》这是一个思念家乡的李白,《赠汪伦》,这是一个答谢友人,感恩友情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个珍惜友谊,柔情依依的李白,《望庐山瀑布》这是一个讴歌自然,大胆想象的李白。)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气质。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乘舟而下,他看到了——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课件出示“望天门山”),板书课题,跟写课题。

二、读课题

1、“望”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不写“看天门山”,而写“望天门山”?(“望”是往远方看)

2、“天门山”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山?

3、带上理解地读课题。

三、品读古诗:让我们一起跟随李白去“望天门山”吧。

1、哪位同学愿意敢为天下先,第一个把诗读给大家听?

2、我们已经能够读准确了,但是,诗是有味道的,我们还得读出诗的味道来,什么味道呢?诗歌诗歌,诗就像歌一样,是有节奏的,作为七言绝句,这首诗的节奏应该怎么把握呢?请同学们用斜线标出来,哪位同学愿意将这首诗的节奏读出来?

3、节奏有快节奏和慢节奏,让我们用快节奏和慢节奏各来一遍,试一试哪一种节奏更适合这首诗?

诗,字数少,韵味足,所以,还是得读慢点才更出味啊!

4、歌有重唱,诗也有叠读,我们也来试着叠读。你们先读一句,我再重复后面三个字。(读完后互换再读)

四、品味古诗

1、同学们,我已经听到了你们浓浓的诗味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境,跟着大诗人李白,继续去“望天门山”吧。请问:李白都望见了什么?请你默读古诗,把李白望见的景物用横线划下来。

2、交流,划出“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读这些景物词,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1)天门 楚江——用手笔划着读

(2)碧水 青山 孤帆 日——景色,景色,美丽的景物怎么能没有颜色呢?读这些词你能想到哪些颜色?

4、了了数词,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的雄、美,让人眼前一亮,但李白作为诗仙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能让这些景物在我们眼前动呢。

5(出示幻灯:断的小篆)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字的小篆体?

一个人用一把大刀把很多丝砍断了。这是“断”字的本义。李白就用了这个字,他说什么断了?天门山从哪里断开了?一座几乎通到天上去的山像是从中间断开了,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陡峭)你能读这句吗?这像天门一样的高山,这雄伟的高山是谁撞开的呀?(引导,读出水的力量)多么有力量的水呀,那长江得翻起多大的浪才会有这种力量啊!你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样的水?

——————的天门山从中间断开,这是————的长江水撞开的。

6、任你雄山陡峭,滔滔长江水依然可以把你从中间生生断开,把你撞开,同学们,你认为山更厉害还是水更厉害?(明写山的雄伟,实写水的汹涌)

7、真的是水更厉害吗?来,让我们乘着小舟再走近些,看到——碧水东流至此回。山厉害还是水厉害?为什么?

(1)通过查字典,我找到了“回”的三种解释,你认为在诗中,他应该是哪一种解释?

(2)————长江水向东流,流到————被————挡住了,只好————。

(3)同学们,山厉害还是水厉害?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山实在是太雄伟了,这水实在是太汹涌澎湃了,让我们的心头也跟着豪迈激荡(你能读出来吗?)

8、豪情万丈的诗人乘着小船越走越近,这时,他看到——(两岸青山相对出)。

9、(请出一位同学起立),“假如这位同学是青山,谁是与他相对的青山?请出连续的三对同学,问:李白感受到的就是这样吗?那为什么他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你们排列得这么整齐,一对一对地出来,是在干什么?(欢迎客人)

10、这雄伟美丽的青山,夹岸对立,鱼贯而出,像是在————。

11、多么热情的天门山啊!来啦,来啦,请看——孤帆一片日边来。谁来了?诗人怎么来的?为什么不说孤船或孤舟呢?帆更轻快更有色彩美,诗人乘着轻快的小船从哪里来的?红红的太阳万道金光映在水里,这是什么样的江面呢?

一只————的小船从————的太阳边驶来。

12、同学们,诗人在哪儿?对,他在船上。

坐在船上的李白,看到:雄伟的天门山两边陡峭壁立,就像是被汹涌的长江水流撞开了,于是他忍不住吟诵着——天门中断楚江开

他又看到即使是汹涌澎湃的长江水碰到天门山的峭壁也无可奈何,只好打着旋回调转方向流走,一股豪情在他心里激荡,他又忍不住吟诵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多么雄壮有力的山啊,可是,却又正在排得整整齐齐夹江对立,慢慢地出来,欢迎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呢——两岸青山相对出

山水雄壮,如此热情,让李白的心更加豪情万丈,激荡的心跳出来了,跳出来了,他想象着自己站在青山碧水上,他看到了,他乘着的小船正张着白帆轻快地从霞光万道的太阳边驶来——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走进诗人

1、同学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啊?

2、在李白眼里,山山水水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就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将自己的感情寄寓在这山水景物中,借着山水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这叫“借景抒情”。请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三千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孤、帆”四个字。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林东三小 周素华 教学目标:1、理解《望天门山》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汉滨区培新小学 周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背诵这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

下载《望天门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