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_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22:03: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详案

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我也非常喜欢,因为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优美诗作就浩如烟海。苏东坡先生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啊,学习古诗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呢!说到古诗,数唐诗成就最高,说到唐诗,同学们知道是谁将诗这种文学艺术推向最顶峰吗?

------(板书:李白)

歌咏言,诗言志。读诗就是读人,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孩子们学过一些李白的诗句吧,这一首你能背吗?

------出示《静夜思》

《静夜思》诗中描写的景物是明月。面对一轮明月,李白的心头刹那间涌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在此情此景时,老师想问孩子们,你在背《静夜思》时,感受到那是怎样的李白?(思念家乡)。

--------那是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

这一首呢?大家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望庐山瀑布》

他有官不做,游遍大江南北。这是一个爱玩的李白。

-------一个寄情于山水的李白

还能继续背吗?。你又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赠汪伦》

-------一个有情有义的李白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过渡:从刚才的三首古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情感丰富的李白。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乘舟而下,他看到了——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课件出示“望天门山”),板书课题,跟写课题。

-------板书《望天门山》

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这所有的景都是诗人“望”出来的。

1.齐读课题。

2.检查自读,划分节奏。

过度:下面我将检查孩子们的自学情况。通过照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古诗,除了注意读准字音,还得读出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教师范读,可适时指导),同桌的相互读,3.歌有重唱,诗也有叠读,你们先前两行,我再重复后面三个字。然后交换读后两行。

4.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同时拿笔勾画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师:好了,孩子们,老师见了刚才你们读书的阵势,大家不仅能读好,而且是熟读成诵了。《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一句一景,好似连环画。每一句都有什么景呢?请同学们动手找找。

------出示课件: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三、深入探究,以景传情

过度: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他拍下的四幅连环画,都是“望”中之景。静止的自然景观在他的笔下变成了一幅动画。你能从诗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画的流动呢?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同桌孩子合作完成。

1.这首诗表现了这种汹涌奔腾的气势,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找出来------(断、开、流、相对出、日边来)

过度: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我们好好品味这些字词。“中断”是什么意思?(从中间断开)天门山好像是被斧头砍开的,斧头实际就是楚江。

是的,把“断”和“开”送进诗句中,眼前显现了活灵活现的画面?你的耳中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明明就是夹江对峙两座静止的山,是大自然形成的。李白却大胆地想象成被楚江水撞开的、劈开的。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2.“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回”字体会到了什么。

接着,孩子们一快儿品品这个“回”字。它是象形字,像一个旋转的漩涡。老师选出了字典中的三种意思,你认为应该选哪种?

-------(1)回旋;(2)回转,改变方向;(3)返回

过度: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水冲开山,山阻挡水回,所以才形成了这样壮丽的景色,应该怎么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刚才我们反复品味了“断”、“开”、“回”这几个动词,感受到山水

气势的壮观。再来读读这两个动词,------相对出、日边来

过度:什么叫“相对出”?以学生举例,什么叫相对。那么这两两相对的山,我们感觉就像是一扇扇门。可是,老师就不明白山明明就是对立的,李白却说“相对出”。(以学生为例讲解)船行到这里,全新的景象扑入眼帘,这样不断的前进,美景不断的扑入眼帘,这就是“相对出”。

过度:这哪里是青山“相对出”呀,李白用一个“出”字展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情境。这个出字用的出神入化。船过天门山,扑入眼帘的是(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醒目的白帆从辽远的天边来,向着诗人渐行渐近。我们品着这“相对出”、“日边来”,渐渐地,已经与诗人一起陶醉在山水中。咱们一起美美的读一遍。

过度:这首诗意境雄奇壮阔,气势汹涌奔腾,色调热烈醒目。就好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画面协调,境界极为开阔。对于这首诗,后人评价非常高,连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对这首诗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乾隆皇帝曾赞此诗曰:“词调高华,言尽意不尽。”

四、纵向拓展,深化理解

师:言尽意不尽,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话说完了,但意思还没有表达完,让人读了回味无穷

师:李白的诗与这同类的还有,接下来让我们来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对比阅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读完后,你似乎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生: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很难过的李白。生:我似乎读出了一种感伤。

师:是啊,望着远去的孤零零的朋友的小船,很感伤;只留下自己孤独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黄鹤楼上,想到再没有老朋友一起作诗喝酒,很感伤。

师:同样是“孤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里的“孤帆”,是否也是一种感伤的情绪呢?(没有感伤,没有难过)师:为什么在这里却没有呢?

师:孤独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一到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敞开一样,敞开自己的胸怀迎接自己,让他的不开心,他的孤独一扫而光,感受到了天门山的热情,使他感到“孤帆不孤”了。大家一起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读写结合,感受气势

师:此时的李白是处在人生的顺境之中,所以当他坐在小舟之中,向前行驶,青翠的群山相继出现,秀美的风光接踵而至,心情十分愉悦。孩子们,假设现在坐在船上穿过天门山,沿着楚江顺流而下的人是你,你看到沿途的如此美好的风光,一定饱满眼福,请你把眼前这美丽的景色画出来。

师:孩子们真是太棒了,我想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如果看到自己能有这么多的小知音,一定会十分开心的。现在的李白还会孤独吗?不孤独!因为时隔千载的今天,我们仍在大声地诵读,仍然在传颂他那不朽的诗篇,最后,请孩子们起立看到插图,结合诗意,我指到哪里,把相应的诗句背出来。

-------齐读《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孤、帆”四个字。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林东三小 周素华 教学目标:1、理解《望天门山》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汉滨区培新小学 周蓓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背诵这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

下载望天门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