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_揠苗助长免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8:27: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揠苗助长免费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会认“寓、焦、截、喘、望”,会写其中的“焦、望”;结合语言环境直观了解“巴望、焦急、自言自语、转来转去、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二、会讲这个故事,在情境中模糊感悟办事不能急于求成的寓意,相机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讲故事,导入新课

讲故事

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书不厌百回读。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好的书读了很多很多遍,还感到不满足。那么,好故事呢,是不厌百回听的,就是听了很多遍还想再听。现在老师就要讲一个好故事,小朋友们已经听过的,听好了(师讲述《坐井观天》的开头)谁接着讲。师:还记得这个故事的题目吗? 初解题

师:《坐井观天》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故事(板书:寓言,其中“寓”字注音),流传了两千多年。请看拼音读准这个词,谁来读?(指两到三位学生读,再全班读两遍)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寓言二则》。(在原板书“寓言”后补上“二则”。)

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二则”是什么意思?(“二则”是两篇。若学生一时猜不出,可以让学生翻教材:别的课文,一个题目就是一篇文章;这一课,一个题目底下有两篇小故事。经此启发,学生便不难猜出来。)师:那么,三篇寓言故事,可以说---生接:寓言三则;

师:一篇寓言故事,可以说— 生接:语言一则。

师:这节课呀,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听故事

师:课文里的第一则寓言故事说得是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揠苗助长》故事视频)读课文

师:故事题目是—

生:揠苗助长。(板书,“揠”注音。)

师:“揠”是个生字。小朋友们看准注音,读好题目。“(生读)师:《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是的,太有意思了!那么,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这个有意思的故事吧。老师这有个要求— 自由的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出示)

(只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学重点是读准字音,不必分析字形。对要求会写的”焦、望“两字要分析字形,并细致地指导书写。不单独教字义,结合词义教即可;而词义等到深读阶段结合语境教,不在这个环节教。生字教学结束后,应让学生再读一遍课文。)(过程略)

二、深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创情境,学词语

师:古时候,有位农夫天天到田里看他的禾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大家轻声读一读这段话。(生读)

师:这个人,”天天到田边“,到底去了多少天?

(预设:昨天去,今天去,明天、后天还去,每一天都去看,去了很多很多天。)

师:今天去了,昨天去了,前天去了;前天的昨天、前天的前天都去了;也就是每一天他都去,没有一天不去。站在田边,看着他的禾苗,他会对禾苗说什么?

(预设:禾苗呀,你快点儿长大吧。禾苗呀禾苗,你为什么不长啊!„„)师:小朋友们,都听见了吧。真是眼巴巴地盼望着禾苗快点儿长啊!这就是课文里用的一个词----生:巴望。

师:“巴望”可不是一般的希望,那是眼巴巴的盼望着哪!可是,他的禾苗长高了吗?

(预设:大多数学生认为没有长高。或许有个别学生认为长了。)师:嗯?他的禾苗到底长没长高呢?我们来看这句话---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师:谁来读,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想,他的禾苗到底长没长高?(生读)

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一改,大家就更容易判断了。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师: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预设:后一句少了“好像”)

师:少了“好像”,禾苗长高了吗?(生答)

师:是的,实际上是长高了,只是长的有点慢罢了。明明是长高了,但是那个人为什么老觉得禾苗好像没长高呢?(因为心急)师:他心里那个急呀,所以老觉得没长高。他的心里有多急呢?是一般的着急呢?课文用的一个词是----生:焦急。

师:“焦急”有多急?看,在古代呀,这个“焦”写作“”,猜猜,这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师:是的,上面是鸟,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现在明白了吧,这“焦急”是怎样的急?

(预设:火急火燎的急、十万火急的急、心急如火的急、着急上火的急„„)师:看出来了吧,跟火有关的,就表示非常非常的急。我们来看看,那个人着急上火的表现吧----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请小朋友们,一边自己读一边做做动作。师:谁来把那个人转来转去和自言自语演一演? 生演。评价的要点:

转来转去是躁动不安地走过来,走过去,不是原地打转,也不是悠闲地走。

自言自语是说给自己听,不能太大声。

若第一位学生表演不到位,经点评后,再请一位表演。

师:看到了吧,真的是火急火燎的急呀!现在,我们就一起读第1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焦急的心情。生齐读。

教“揠”字,识办法

师:那个人想啊想,终于想出了办法。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师:谁来把这两段话读一读?(生)

师:学到这,你们知道“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了吗?(拔)师:“揠”是拔,所以,“揠苗助长”也可以说成---生:拔苗助长。

师:不过,不是所有的“拔”都可以称作“揠”。“揠”是把禾苗什么地方拔起来呢?是连根拔起吗?不是的。看老师的演示---(演示的是教具。教具的制作:准备两个一大一小但大小匹配可以套叠起来的绿色塑料软管。将小管的半截竖向剪开,成禾苗叶子状。没有剪开的圆形半截套进大的塑料软管内,外形看起来就像一株“禾苗”。教具的演示:让“禾苗”处于树立状态,缓慢地将小管从大管中慢慢往上拔,但不要让小管完全脱离大管。从外表上看,“禾苗”就长高了“一大截”。若会制作类似的课件,演示起来更逼真。)师:小朋友们,看到了吧,老师刚才的动作才是“揠”。看出来了吗?拔禾苗的什么地方才能称为“揠”?

师:是的。“揠”是拔心,是把禾苗的心往上拔。这样一拔,从外表上看,禾苗好像就---生:长高了一大截。

(三)体心情,练朗读

师:看哪,田里的禾苗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而不是一棵、两棵。如果你是那个拔苗的人,这样一棵一棵地拔,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下山,你会----(预设:累得精疲力尽。)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平时也有精疲力尽的时候吗?那是什么时候?(预设:跑很长路的时候,打很长时间的球的时候„„)师:是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往往“精疲力尽”。那么“精疲力尽”又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预设:累得不想动的感觉?没有一点劲光想躺到地上的感觉„„)师:课文里有一个词也可以看出来,他已经“精疲力尽”,哪个词?(喘气)

师:请大家在座位上表演一下“喘气”的样子。(生演)谁愿意为大家分享你的“喘气”?(指名生演)

师:真是“精疲力尽”了,真是累坏了。尽管累坏了,他心里难过吗?(不难过)

师:为什么呢?(因为很好长高了。)

师:累是很累,但禾苗长高了,他还是很高兴的。现在我们就来读这两段话,要读出很累但很高兴的感觉。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四)悟道理,练表达 师:禾苗真的长高了吗? 出示---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师:我们一起读。(齐读)

师:种田人的禾苗都枯死了。如果你是种田人,请你说说这时候的心情。

(预设:伤心、难过)师:这是为什么呢?(预设:我本来想帮助禾苗快点长来着,谁想到,反而帮了倒忙。真是白忙活一场,真倒霉!这叫一家人吃什么呀!)

师:是呀,种田人能不伤心吗?可是,种田人想不明白,禾苗明明是长大了一大截的,怎么就枯死了呢?如果你是儿子,你会怎么开导开导父亲呢?同桌两人试着扮演父亲和儿子,先交流交流。再请一对同桌上台展示。示例---“父”:禾苗明明是长高了一大截的,怎么就枯死了呢? “儿”:您把禾苗的心拔起来,就死啦。

“父”:那赶快在禾苗的叶子上浇点水,让它活过来呀。“儿”:禾苗的心拔起来了,中间就断了,再浇也没有用了。“父”:我这么辛苦地帮助它们长,原来是错的? “儿”:您不是在帮助禾苗长,而是在强迫禾苗快点长。

师:说得对。同学们,大家说说,这位种田人应该怎样帮助禾苗长呢?(预设:可以为禾苗除草,捉害虫,给禾苗浇水、施肥。一定要多读书、多看报,掌握科学的种田知识。)

师:老师的邻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为了让她的宝宝快点长大,整天让宝宝吃钙片。谁能用《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来开导开导这位妈妈呢?先在自己的座位上练一练。

师: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分享你的开导。示例---阿姨,孩子自己会成长的,您不能这样整天让孩子吃钙片。有个种田人,整天到田边转来转去,巴望着他的禾苗快点长。有一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禾苗都枯死了。您这样做,也是揠苗助长啊!

师:开导的真好,那位年轻的妈妈听到你的开导,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做法。

三、解释“寓言”,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种庄稼不能急于求成,养孩子也不能急于求成,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你们能用这个故事来开导年轻的妈妈,说明你们心中已经懂得了这个故事中的道理了。那么,学到这,你们懂得了什么是“寓言”了吗?(生发言)

师:像《坐井观天》《揠苗助长》,故事很短,但寄托着很深的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称它是---寓言。你们看,寓言多有意思呀!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一则寓言《守株待兔》,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后,请小朋友们上网搜集一些有趣的寓言来读一读。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27,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 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案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圭山小学晏小金教学目标:1.会认“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写“焦、费、望、算”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悟出故事的寓......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小学 刘元元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精度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课文由4个自然......

下载揠苗助长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揠苗助长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