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风的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课件)
你猜到了吗?同学们真聪明。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写风的小诗。
跟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书轻轻翻到45页,自由读这首小诗,不会的字看注音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下面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读得不正确,不够好,你就帮帮他。
3、谁得到了同桌的夸奖,谁得到了同桌的帮助。同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你们会进步的更快。这首小诗共有几个小节,请3名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4、你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风来了?(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说得真好,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我们看到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的时候,就知道风来了。
三、细读课文。
(一)第一小节
1、树叶颤动,风来了。是在第几小节写的?谁愿意读第一小节。
2、教师:树叶在风中颤动起来了,(课件)同学们也伸出你树叶般的小手,一阵风吹来了,让小树叶颤动起来吧!对就是这样轻轻抖动,而不是使劲摇摆,你们好像听到了小叶在风中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绿绿的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地唱起歌,轻轻地跳起舞来,多么轻快,多么美啊!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4、老师也想读读这一小节。(范读)
5、谁能像老师这样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6、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
7、你读得真有感情,让我们齐读第1小节吧。
(二)第二小节
1、水起波纹,风来了。谁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轻柔的风吹来,平静的河面微微泛起波纹。(停一下)睁开眼睛看大屏幕,河面上的风我们找到了,你们高兴吗?(课件)
3、谁能带着你高兴的心情,读这小节。(指名读)
4、河水起波纹的时候多美啊!全班同学分两组比赛读一读。
(三)第三小节
1、花儿点头,风来了。是诗的第3小节。
2、谁想读。(指名读)(课件)
3、风儿变成调皮的娃娃和花儿做起了游戏,玩得多么开心呀!同学们带着这种开心、快乐的感觉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
4、(结束学习)现在老师感受一下男同学的开心、快乐。男同学齐读这一小节,女同学做听众。
女同学也来读一读吧!
5、从你们朗读声中老师仿佛听到了风娃娃和花儿开心的笑声。
四、背诵。
1、刚才我们在树叶颤动的枝头,微波粼粼的河面、随风摇摆的花丛中找到了风。现在风娃娃来到我们的教室里,一阵风吹过,它把老师打到屏幕上的小诗吹走了几个字,你们能帮老师找回来吗?(课件)(指名背)
2、(课件)一阵大风吹过,只剩下了题目,这次你们还能找回来吗?(指名背)(配乐全体齐背)
五、仿写
1、你们背诵得真好,其实风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你还在什么时候感觉到了风?(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2、老师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风(课件)一起看大屏幕。
3、老师看到红旗飘动,知道风来了,我也学着叶爷爷,写了一节小诗。(朗读: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4、你们能把你发现的风,也来这样说一说吗?(同桌试着说一说)
5、你们说得真棒,不仅我们现代人喜欢风,唐代的诗人李峤也曾用优美的诗来写过风,谁还记得?(课件)大家都会背,我们一起来背。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大自然美丽。
七、课后作业,课后当一个小画家,画一画风,下节课展示给大家。
《风》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群文阅读儿童诗《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读诗、赏诗感悟儿童诗歌朗朗上口、充满童真、童趣的特点。 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风,写一首关于风的小诗。 能大胆地......
《风》教学设计航天小学袁榜琴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1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
《风》的教学设计五里铺小学 郝彩凤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2、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写......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3单元《风》教学设计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二小徐芳 教材分析:《风》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13单元的一篇课文。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