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教学设计_风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8 07:40: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风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3单元

《风》教学设计

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二小

徐芳 教材分析:

《风》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13单元的一篇课文。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诗歌行文清新活泼,浅显易懂。全诗以第一人称,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生活中的微风,平凡中透露着灵动、朴实中蕴涵着优美,给儿童美的熏陶,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能背诵诗歌。

2、能自主识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逐步灵活运用,会认“颤、游、戏”,会写“游”。

3、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并能依据观察所得仿写诗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练习仿写诗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识字能力,加之这篇文章生字少,浅显易懂,所以教学中放手学生自读。另外,二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我创设了多种情境,让学生表演,体验,反复朗读,进而根据生活中观察所得进行仿写创作。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朋友。它来无影,去无踪。有时,它在飘扬的国旗上,有时,它又溜进了树林里;有时,它载着风筝在旅行,有时它又带着蒲公英的种子飞向远方。它是谁呢?

对,它就是调皮可爱的风娃娃。一起书写它的名字——风。

2、风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怎么知道它在哪儿呢?这位爷爷叫叶圣陶,他一生为孩子们写了很多作品。他仔细观察后找到了风,还把它写成了一首诗呢!想去读读吗?

自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标出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小节。

2、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二、初读课文

1、抽生分别读1-3节诗歌。相机识字,写字。

颤(chan)翘舌音读准,这里是什么颤动?齐读这一句: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在那儿了。

游戏:这个词读——(游戏)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都做过哪些游戏?做游戏的时候什么心情吗?那就快乐地读读这个词。

这个字“游”三点水表示什么?如果这儿就是一块池塘,哪条小鱼愿意游过来?这条小鱼真乖,快游回去吧!除了游过来,游回去,“游”字还可以组哪些词?

写这个字时,好多小朋友总要写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多种方法识记,只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都可以。)

记住这个字还不算有本事,如果能在田字格中把它写漂亮,就更能干了。快来观察,要把它写对写好,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师范写,生跟写(先描后写)

2、巩固识字(开火车、摘苹果游戏)

三、精读课文

1、是啊,风是个调皮的娃娃。看,它到哪儿了?风吹进树林,树叶怎么样?板书:树叶颤动

创设情境:如果你们就是一棵棵树,双手就是你们的树叶,风来了——(师表演)树叶颤动起来了。模仿,有的同学这样表演的,这是颤动吗?这是什么动?(摇动、摆动)。什么是“颤动”?对,微微地、轻轻地不停地抖着就是颤动。可见,这一定是一阵什么风?(微风、清风、和风)微风吹进树林,吹拂着树叶,抚摸着你的小脸,轻拂过你的头顶,什么感觉?你能读出它的轻柔,舒爽吗?指导朗读

2、风吹走了,第二节中,它又来到了哪儿了?风来了,树木怎么样?板书:林木点头

创设情境:师表演,风来了,林木在向我点头呢!多有礼貌的大树啊!大树,你好!风吹到这来了,大树,你好!我要吹走了,再见——想给远方的朋友带去什么问候?

树木是有礼貌的,风儿是有感情的,它把祝福和问候带给了远方的朋友。指导朗读

3、调皮的风儿又来到了什么地方?你能从图上观察到风吗?板书:河水起波 看,风来了,河水一会儿被吹起一道道波纹,一会儿荡起一圈圈涟漪,那是风娃娃在跟河水做游戏呢!指导朗读

4、总结: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多么轻柔,多么活泼的风娃娃。板书:轻柔、活泼

让我们回到课文,听着音乐,再次感受这轻柔、活泼、淘气的风娃娃。配乐朗读课文

四、积累拓展

虽然风儿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我们像叶圣陶爷爷一样细心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它。想想,除了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了,自然界还有什么现象能让我们感受到风来了?(看见——听到——闻到——感受到——)你能像叶圣陶爷爷一样把它写成一首诗吗?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自己试着续编,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附:板书

树叶颤动

林木点头

轻柔

活泼

河水起波 课后反思:

1、这篇文章行文流畅,浅显易懂,生字少,所以开课后放手给学生自读,自主识字,并及时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立体地认识这个字,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学习兴趣浓,掌握效果好。

2、对于形象思维占主体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创设情境让孩子体验、感悟、表演,不仅会持续地维持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深入领悟到“风”的轻柔、活泼和可爱,为朗读、积累和创作奠定了情感基础。课堂上,我扮演风,孩子们扮演大树,他们和我打招呼、问好、说再见,以及交流互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文所营造的唯美情境中,去寻找风,感受风,抒发对风的情感。

3、在诗歌仿写阶段,孩子们的智慧和灵动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很多孩子说到国旗飘扬,头发飘起,花儿点头等现象,如“但是国旗飘扬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跑过。”还有孩子从嗅觉上,触觉上、听觉上去发现风,如“但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帮忙了。”“但是小朋友加衣服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捣乱了”。甚至有孩子写到“但是房顶被掀开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发怒了。”看,孩子们把风写活了,有形有味,有声有色,有感情。

《风》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风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儿童诗《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读诗、赏诗感悟儿童诗歌朗朗上口、充满童真、童趣的特点。 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风,写一首关于风的小诗。 能大胆地......

《风》教学设计

《风》教学设计航天小学袁榜琴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1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

《风》教学设计

《风》的教学设计五里铺小学 郝彩凤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2、在生活中观察风,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写......

《风》教学设计

风教材简析 《风》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3单元《风和水》的一篇主题课文,它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歌,通过对颤动的树叶、泛波的河水、点头的花儿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作......

下载风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