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窗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情境引入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
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图片和一些不符合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类吗?
(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图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画对称轴一般画成虚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手者看看。)追问: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
明确: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打开课本第16页第二题,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只完成左边一题即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1、找关键转折点;
2、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
3、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
(三)看书质疑
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4-15页,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一)完成自主练习1—3题。
1、第1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增加一部分: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订正答案,明确图形1有两条对称轴,图形2有一条对称轴,图形3有无数条对称轴。
3、第3题:想一想、画一画。学生独立完成。
(二)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学生举例)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P17自主练习4、5题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他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轴......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几何第二册第三章 三角形第六单元 第四节 轴对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单元设计:本单元内容分四快:逆命题与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线段......
数学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 ——“轴对称图形” 与互联网搜索整合的教案设计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金超妮一、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3年级2、学科:数学3、课时:1课......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第二《轴对称图形》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镜面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东海县实验小学三年级顾海轮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了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