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 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认识等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程是学生认知的一个飞跃,是学生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基础。本节课中教材运用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等量关系,学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关系,了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认识等量关系。
2、学生特点: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含义,学会辨认方程。
2.在学习方程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合作、分类、概括等能力。
四、教学重点:在观察分类中建构起方程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并正确进行判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式子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景,抽象数学式子
1、感知平衡,认识天平
(1)游戏:手指顶直尺保持平衡,认识天平。
(2)说说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如果两边相等可以用数学上哪个符号来表示?
2、创设情境,抽象出式子 看课件演示(平衡图),写出50×2=100和50+50=100。看演示课件(不平衡图),写出50〈 100。比较式子不同之处,得出“等式”概念并板书。
课件呈现:引导学生利用天秤说出2g+樱桃与10g的三种关系(>、=、
找出5个式子的相同之处,得出这5个式子都含有未知数,板书:未知数 设计意图:通过天平称重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平衡与不平衡的各种生活现象,用这种生活原型帮助学生概括并理解方程的意义。
㈡、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1、提出分类要求:根据某个标准,将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
2+X=10
2+X
2+X>10 4X=20002000=2X+200 50+50=100 50
2、小组讨论,进行分类。
学生利用纸条上的算式,小组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3、演示分类:学生根据不同标准演示不同分类方法,说出分类标准并描述每一类式子。(式子卡片)
4、观察分类:虽然分类方法不同,但都能分出这样一类:10=2+X,4X=2000 2000=2X+200。
5、描述式子:10=2+X、4X=2000和2000=2X+200这一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你能描述一下吗?
6、概括概念并完整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揭示课题并板书:方程
设计意图:以知识的教学这一内容为切入点,适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对抽象出的各种数学式子进行分类和再分类,初步建立数学分类思想。
㈢、课堂小结
练一练
在等式后面画○,在方程后面画△。
(1)7-X >3(2)18÷z=2 ○ △(3)17-8=9 ○
(4)4+3X=10 ○ △(5)8y=0 ○ △(6)6+2X(7)3X+2y=15 ○ △(8)4×80=2X-60 ○ △
学生先找等式,然后找方程,分别作出记号。
师:通过这几道题的学习,你对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1:方程中的未知数不一定只用x表示,像第2题有z,第7题有y。生2:从第7题中我还知道方程中的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生3:方程中的未知数不一定在等号的左边,比如说第8题。
师:非常好,你们拥有数学的眼光,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还有其它想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去解决问题。教学中,组织小组教学,分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练习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㈣作业布置:请同学们下课查一查方程的由来。㈤板书设计: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第五单元《周长》》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2、使学生通过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经历方程模......
四年级下册《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方程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会用自己的话说出方程的意义。 2.能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
《方程》教学设计宁晋县第二实验小学张春暖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方程的含义及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