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_春江花月夜教案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21:07: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春江花月夜教案教案”。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三维目标:

1.流畅诵读,感悟诗歌。

2.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3.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导入示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3欢因而浩瀚的诗海中从来不乏优美的写月诗篇(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写月名句)在众多吟诵明月的诗歌中,有一篇被人称为“孤篇盖全唐”,那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教学过程:

学做思一:文章题目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含义是什么? 导学:

1、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2、学生朗读。播放范读。导思:

3、思考问题:文章题目点出几种意象? 导做: 春:

送春而血泪满腮,悲秋而红颜惨目。——陈继儒《小窗幽记》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春日迟迟,„„女心伤悲

——《诗经·七月》 江: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思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常东。

——李后主《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 江水:

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辞》

落花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月: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菩萨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的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意象。

学做思二: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意象?图命名? 导学:感知全诗,划分层次

导思: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2、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图画,并体会本段写景的特点。

3、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一一展开。

(3)意境——幽美恬静

学做思三:这首诗包含了什么哲理美? 导学: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导思:

1、、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哲理美

2、名句赏析——哀而不伤

3、请找出承接上文与启发下文的文字。第三部分:(2)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4)“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小结

(一)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二)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三)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

(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中之景,体味诗中诗情、理解诗中之哲理。 2.掌握诗中“春”“月”“落花”“江水”等常见意象。 3.熟读成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课前导语: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他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3、了解和把握古代......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2、......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春江花月夜》......

下载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