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dna是遗传物质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类型:教学设计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教版
必修2 课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者:海口市第二中学 邓渊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取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教学难点
1、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2、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遗传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那么决定遗传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呢?怎么知道DNA是遗传物质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现科学的探索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1928年英国的科学家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思考:为什么会有S型活细菌出现呢?第④组实验说明了什么? 格里菲思的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
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进行了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实验过程略)当加入DNA时,R型细菌才变成S型细菌,这说明了?
提问:艾弗里的实验是否为科学家们所接受?为什么? DNA是遗传物质的另一个证明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从动画中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有什么特点?遗传物质是? 但噬菌体很小,怎么知道DNA进去,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去呢?赫尔希和蔡斯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列组成元素表 提问: 从元素组成看,它们的共同点是?不同点是?
我们来看侵染过程: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新形成的噬菌体无放射性,为什么?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新形成的噬菌体有放射性,为什么?两个试验说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讲述:是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呢?
总结:但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堂小结(投影)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二、艾弗里的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练习(3题)
思考:设计一个试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科学......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海口一中 生物组 苏小翠一、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思考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贵州推行有六年了,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要求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构......
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