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氧化还原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想准确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就必须准确把握两条知识脉络:
其一,准确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整个中学化学中的知识脉络。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从初中阶段的简单了解,到本节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再到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实际应用,再到化学电源本质的理解,再到有机化学中物质类型的变化关系,层层推进,高潮迭起。
其二,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本节教材中的知识脉络。本节课从复习回顾初中的反应入手,从“得氧失氧”的初步认识,到“化合价升降”的基本规律,再到“电子转移”的反应本质,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地揭示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本节课充分运用“启发一探究”教学方法,恰当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探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课程标准: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取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即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3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评价:
1.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的合作探究,让学生亲历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及展示,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3.通过达标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情感培养情况。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学案导学,课堂启发,引导学生从“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一步一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3CO+Fe2O3 从而转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
2Fe+3CO2,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氧化还原反应。2、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
五、教学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知识回顾学生分析、讨论交流老师总结分析,教授新课内容随堂练习内容回顾总结布置作业、习题巩固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这一问题。
2、知识回顾:先回忆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分类。
3、学生分析、讨论交流 3CO+Fe2O3 2Fe+3CO2属于上述什么反应?
4、老师总结分析,教授新课内容
此反应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1)回顾初中学习内容:什么叫氧化?什么叫还原? 氧化反应:得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氧的反应; 分类标准:得氧失氧;
(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标准将以下2个反应进行分类。举例:2CuO + C
2Cu + CO2↑ 3CO+Fe2O3 2Fe+3CO2
(3)总结分析,讲授新课。通过分析,我们发现2个反应中有一个共同点:反应中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另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反应中,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所以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的一类反应。
(4)复习元素化合价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面请同学们分析刚才那2个氧化还原反应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并交流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5)总结分析。在上述2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而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在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得出结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6)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的一类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现在又说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那是不是说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举例分析:2Na+Cl
2=
2NaCl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找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并标出升降情况。
(7)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反应中,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在这个反应中,并没有物质得到氧或失去氧,所以,我们可以说并不是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我们把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否则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四大反应类型分类标准为: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升降呢?
从微观的原子来分析一下。我们以2Na+Cl2=2NaCl和H2+Cl2 = 2 H Cl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
从NaCl和H Cl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9)四大基本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要求学生分析,画交叉示意图。
1、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说,有单质参加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说,有单质生成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但是,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石墨变金刚石,氧气变臭氧。(10)引入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相关概率及其相关关系。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解说口诀。
5、随堂练习:几个课本或习题上的题练习。
6、内容回顾与总结(1)氧化还原反应定义衍变(2)相关概念及关系
7、布置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崇信一中薛军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分析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2.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讨论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规律 过程与方法1.复习巩......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学习过化学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