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教案4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面朝大海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信阳师院
数学一班 刘慧娟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所创造的美好意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感觉。
2.欣赏诗歌轻松流畅、自然淳朴的语言美和积极欢快、和乐天真的情感美。
一、导入
有一个风靡全国的游戏,它既可增长见识,又可开发想象力。现在就让我们的脑细胞动起来,一起来猜猜看每组四个词语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1.巧克力、红玫瑰、浪漫、烛光晚餐(猜三字)答案:情人节 2.鱼、玫瑰、荆柯、仙人掌(猜一字)答案:刺 3.茶、环保、邮局、翡翠(猜两字)答案:绿色
4.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猜两字)答案:幸福
这是属于一位诗人的答案,也许在有些同学看来,这几个词联想不到幸福。
那么哪些事物可以让你联想到幸福呢?能不能把你感受到幸福的那个场景描述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你的幸福。
你认为幸福是„„(学生讨论,发言)的确,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关注的话题,而且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去表达。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与幸福有关的诗。
二、海子简介(展示幻灯片)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1977年年仅15岁时便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至中国政法大学,开始 时在校刊工作,后转至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自杀时他身边带有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在遗书中写到:“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年仅25岁。死后留下了近两百万字的作品,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诗是《春天,十个海子》。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
海子在冰冷的铁轨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为什么要自杀,这是每一个直面海子的人都有的生命追问,多少年过去了,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它却吸引我们更加虔诚地去走近海子,走进他的诗歌。
三、感知诗歌
(一)听朗诵,整体感知诗歌
经过聆听与朗读,相信大家对这首诗有了初步的领会。
(二)接下去,同学们去思考一下:海子向我们所展示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幸福观呢?(安排学生讨论,自己总结答案)
明确:(1)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
(2)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3)隐逸诗人般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分析:大家想一想,比尔盖茨会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
明确:不会的,因为他永远也不必为吃喝犯愁,只有那些自食其力的人才会去关心粮食和蔬菜。
那奥巴马会不会去喂马,劈柴?萨达姆又能不能去周游世界? 明确:也不会,因为奥巴马太忙,而萨达姆失去了自由。看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能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
(四)好,请大家把第一节品读一遍。想一想,“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面朝大海”是否意味着背对尘世,背对众人。在这样的地方拥有一所房子,是否意味着诗人渴望脱离尘世,谢绝宾客,过上隐逸诗人般的生活。
(五)好,谈到这里,我不禁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海子的这种幸福观和常人相同吗? 明确:不同。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渴望的是腰缠万贯,很多人追求的是高官厚禄。而海子却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不是政治观念中的权力与业绩,更不是世俗感官的享受与满足。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平凡生活。它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能及。
当然,也正因为海子的幸福观和常人的不同,他才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急于把自己所悟到的这种幸福告诉别人,因而,诗中说:“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这样,诗歌就顺理成章的推进到第二节,下面,请大家把第二节朗读一遍。
(六)请大家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安排学生讨论,自己总结答案)
至此,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海子的幸福观。下面请大家把这首诗再次品读一遍。
(七)请问,这首诗是不是以幸福来贯穿全篇的?
明确:是的。每节都是围绕幸福写的,全诗一共出现了四次幸福。那这四个幸福的涵义是否相同?
前三个相同,都是诗人海子所向往的生活方式。第四个不同,它是指“尘世”中的幸福。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海子在第一节虚构的是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而这里却是指“尘世”中的幸福,这二者显然不同,那它具体是指什么呢? 明确: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八)海子在祝愿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也渴望过上这种生活呢?(安排学生讨论)明确:不希望。诗人在最后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只愿”在情感上是前三个“愿你”的逆向发展,是出人意料的一转。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诗人在这里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是你们的,他人的,我海子仍旧偏安一隅,独守清高,决不堕入尘世,成为俗人。因而,在诗人看来,一切芸芸众生都是“陌生人”。
(九)请问:陌生人在这里是指什么人?
明确:和他思想观念不同的人。可不可以是他的亲人?完全可能。
谈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作为尘世中的一个人,海子是否真的能够脱离尘世,去“面朝大海”,在“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里过上遗世独立的生活? 明确:“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中是无法找到的,他只能是诗人所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只能留存于他的幻想之中。因而,诗人所渴望的幸福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用诗中的话说,那就是“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在诗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请大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因为大家知道,中国有句名言:是《明日歌》中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西方也有句名言,那是梭罗说的“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不会来临”。
“从明天起”其实意味着永远也不能起,可见,诗人在这四个字中浓缩了万般酸辛,可以说是字字滴血。谈到这,我想大家都能想象,海子绝对是一个陷落于痛苦之中而无力自拔的人。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海子迷恋的是荒凉的泥土,他所寻求的幸福就是关心大地,回到泥土中去,实质上代表的是“农业文明”。而现实中,人们对农业文明是越来越不屑,因此,海子的诗多是在痛苦中发出无奈的呻吟,多是对农业文明的哀歌。
四、小结
其实,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揭开诗人为何而死之谜。面对渐渐失落的农业文明,海子痛心疾首,可他无法改变现实,于是他就在25岁风华正茂的岁月里,即1989年3月26日,选择了卧轨自杀。在他看来火车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物,让他从身上碾过,那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殉葬。但是,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理性的看待他的死,决不能爱屋及乌,连同他的死一道崇拜他的诗是不对的,因为他的死而否定或者是误解他的诗也同样不对。
最后,我想请每人都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心得。我先开个头: 海子是一个诗坛高手,却不是一个生活高手。他为写诗而痛苦,我们却应该为读懂了他的诗而快乐。(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
五、欣赏歌曲
这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歌手胡畔的演绎之下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得走进海子的心灵世界。一起来听,一起来唱响这首生命的歌曲吧。
六、作业
七、教后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日期:2012-07-11 作者:雍容 来源:文汇报上届学生入学正是福建省加入新课标伊始,选用的人教版教材收录了海子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谷歌搜索键入这八个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渝北职教 付洪燕上课班级:13汽车营销01 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感受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2.通过传情达意的朗读,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激发读诗......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教学目标】1、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2、结合海子生平,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感受诗人追求精神生活的崇高美。【教学重、难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体验美好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前者为重点,后者为难点。 教学要点: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是诗人真诚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文本解读】 1、作者简介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