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日期:2012-07-11 作者:雍容 来源:文汇报
上届学生入学正是福建省加入新课标伊始,选用的人教版教材收录了海子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谷歌搜索键入这八个字,将得到6,960,000条结果,这首诗影响之大,受众之广泛,可见一斑。对喜爱新诗的人来说,海子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对他自然并不陌生,但一开始备课我顿感踌躇;因为我所理解的这首诗的含义,和教参的解读有距离;而以学生的年龄和阅历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还很难将诗歌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区别开来。
果然,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的时候,他们普遍地认为这是一首温暖而美好的诗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必说高中生了,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有一部分即由误解达成。因为它仿佛在描绘着一种“简单的幸福”。生活在都市紧张节奏和复杂环境中的现代人们,对“田园牧歌”的理想满是怀旧的冲动,这样的诗句很容易激起共鸣。
我在讲台上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提供给他们我的理解:诗人在诗句中所描述的,其实是他无力达成的梦想。“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恰恰意味着“今天”的不幸和孤独。诗人把祝福留给世界和“陌生人”,却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就在写下这首诗后两个月,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了。
我看得出,学生都很震惊。但我觉得,还是该残忍一点打破幻象,以免若干年后,当他们中有人自己接触和阅读海子的时候,非但震惊,只怕还有受骗的感觉。我也告诉他们,诗歌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语义内涵的丰富性,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它。
到这一届学生的时候,这首诗已然从修订后的课本中消失。我不禁想,是否编者顾虑到“海子之死”这个话题而回避了呢?
后来参加一个新课标学习研讨,其间听外省来的一位老师讲作文教学,并展示了一篇满分作文,作者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赞美海子,如何将精神置于物质之上,最终以死亡来对抗“浅薄的世俗”。我感到这孩子也许受到了骆一禾《海子生涯》等文章的影响,而这位老师的评点中对他对海子的解读赞赏有加。我再次心情矛盾。我们推崇海子诗歌的成就,也不必回避海子的死亡。当然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不妨点到即止,但如果学生愤世嫉俗地歌颂这种极端的死亡方式,他就理当知道更残酷的真相:海子不仅仅是作为诗歌的“殉道者”死去,他死前留下的日记显示,因练气功产生了“心眼通天耳通”(其实是幻听幻视)而精神崩溃,是导致
他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理想主义总能受到揄扬,但错误和荒诞的部分却必须剥离。朱大可先生《先知之门》里说:“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我就难以苟同。
更不能同意直接输灌给学生。
高中生还不是成年人,却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课本还是老师,都只能授予知识,却不能直接取代他们思考。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生活样貌,应提供给他们各种信息和角度,适度引导,最终让他们自己进行取舍和判断。
其实无论课本的选材,还是老师的引导,都无须急于灌输一种“观念”,提供一种“训诫”,得出一个“结论”。我曾读过一份资料,是美国中学对《项链》的课堂实录。我们让学生去批判女主人公的“虚荣”,他们留下若干开放性的问题:“玛蒂尔德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你认为,这样最终是毁了她还是拯救了她?”“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结果又能怎样?根据故事提供的她的感情和行为,请你思考一下,她的未来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联系生活:今天,当人们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之后将会追求什么呢?你认为追求身份地位有价值吗?”等等,都要求学生“引用证据证明并支持你的观点”。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直面生活的机会,培养他们自己思考的能力——这才是
一种迫切需要的能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渝北职教 付洪燕上课班级:13汽车营销01 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感受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2.通过传情达意的朗读,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激发读诗......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教学目标】1、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2、结合海子生平,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感受诗人追求精神生活的崇高美。【教学重、难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 教学目标:体验美好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前者为重点,后者为难点。 教学要点: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诗情温暖美好,是诗人真诚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文本解读】 1、作者简介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信阳师院数学一班 刘慧娟【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所创造的美好意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感觉。 2.欣赏诗歌轻松流畅、自然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