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等量代换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下等量代换教案”。
等量代换教案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听过)你们觉得曹冲聪明吗?
(聪明)那他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
(学生述说)
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用石头的重量来代换了大象的重量。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叫做等量代换,也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等量代换)
二、新课讲授
1、我们先来水果店看一看吧,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说)我们先来称一下西瓜,把西瓜放到什么秤上?(天平秤)那这个平表示什么呢?
(两边重量相等,左右平衡)
我们数学当中也有这样的平衡,比如1+1=2,等式左边和右边也是相等的。
那这样还平衡吗?重量还相等吗?哪边重了?
(不平衡了,重量也不相等了)刚才我们解决了小男孩的问题,称出了一个西瓜等于3千克。从图中知道,小女孩想知道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那我们还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苹果的重量)
现在水果店叔叔又告我们4个苹果是1千克,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小女孩找出答案吗?
(生汇报:因为1个西瓜=3千克,1千克=4个苹果,所以4个1千克需要12个苹果。)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3×4=12个)这个3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 谁再能来说一说?
你们的想法和他们一样吗?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总结:同学们,你们找找看这两个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把西瓜这边的三千克用苹果来代替,就运用了等量代换。而这个砝码千克就是我们解决这种问题的中间量,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个中间量,把它换掉,就能轻松的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了。
2、同学们真棒啊,这么快就帮小女孩找到了答案,这时候,一只小猴子带着一篮草莓来了,它说天气太热,它想吃西瓜,它想拿草莓和叔叔换西瓜,叔叔同意了。用天平秤称了一下,发现5颗草莓等于一个苹果,同学们能帮帮小猴子算一下,它要多少颗苹果换一个西瓜? 同桌讨论,然后汇报。
(生汇报:因为5颗草莓=1个苹果,1个西瓜=12个苹果,所以1个西瓜就是12个5颗草莓,也就是需要60颗草莓。)
你能用算式表示一下吗?
(板书:20×3=60颗)
20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谁能再来说一说?
还有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把你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那这个问题中,哪个是中间量?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啊!这么快就学会利用等量代换来解决问题了。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解决了水果店里的问题,我们再去农场看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玩什么呢?
(跷跷板)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那些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只羊的重量=1头猪的重量;4头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2头牛与几只羊一样重? 这里的中间量是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1)1头牛的重量=4头猪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8头猪的重量。
1头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8头猪的重量=16只羊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16只羊的重量;(2)1头猪的重量=2头绵羊的重量,4头猪的重量=8头绵羊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8头绵羊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16头绵羊的重量。
这里我们把中间量4头猪用羊代换掉了,就很快的可以解决问题了。
2、练习二十四第4题
好,我们继续逛农场,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1只鹅与2只鸭一样重,2只鹅比4只鸡重)那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
我们最先要做的是什么啊?哪个是中间量
让学生小组讨论,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想的方法多? 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从第一幅图可以看出,2只鹅的重量与4只鸭的重量相等,而2只鹅的重量﹥4只鸡的重量,所以4只鸭的重量﹥4只鸡的重量,因此1只鸭比1只鸡重一些。
第二种,从第二幅图可以看出,1只鹅的重量﹥2只鸡的重量,而1只鹅的重量=2只鸭的重量,所以2只鸭的重量﹥2只鸡的重量,因此1只鸭比1只鸡重一些。
3、练习二十四第3题
游完了农场,大家的肚子都有些饿了,我们去吃肯德基好吗?
课件:肯德基爷爷说了,想吃肯德基还得先解决问题:6包薯条换2个鸡腿,9个鸡腿换3个汉堡。那6个汉堡可以换多少包薯条啊?
这里的中间量是什么?我们要这么把9个鸡腿用几包薯条来换呢?
4、练习二十四第5题
(1)上面这么多问题都难不倒大家,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出示:
△+□=240
△=□+□+□
△=?
□=? 你们能求出△和□各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求的?先算那个图形?为什么?
(学生汇报并用课件展示)
(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2)还难不倒你们,再难一点。△+△+△+○+○=41 △+△+△+○+○+△+△=59 △=
○=(提示:这里有什么是一样的?哪个可以把它换掉?)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后思考题: 出示:○+□=91
△+□=63
△+○=46 ○=
△=
□=
《等量代换》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知等量关系,初步感悟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进一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2页例2,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知等量关系,初步感悟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用等量......
等量代换的教案设计《等量代换》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中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10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2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分析等活动,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