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市42中刘韶君
[教材分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于学生在上节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已经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内容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使本次探究活动放开,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第二课时用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学习,学生对生活中常用透镜及其成像情况已经获得初步、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所以本节内容,学生将以次为基础,带着问题去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学生根据一些感性认识,提出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问题,能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一些初步的猜想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试验等科学实践;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演示:手持一凸透镜,在点燃的蜡烛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墙上成像的变化。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2.学生活动:拿一个凸透镜放在书本上,透过透镜看课本上的字,缓慢提高透镜,观察看到的现象。师:可见,不同的像的成立情况是不同的。所以这节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新课
(一)猜想
师:那么凸透镜成像的不同,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给予一定的评价。
这一部分,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注意物体和像相对于透镜的位置变化。说明:物体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简称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简称像距,用v 表示。
(二)设计实验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很好,现在我们来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1.凸透镜焦距的测定。指名回答,并稍做演示。2.简介装置和做法
(1)装置:蜡烛、光屏、凸透镜、一把刻度尺
说明:研究烛焰所成的像,光屏用来承接烛焰的像,刻度尺用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2)做法:仿照教材那样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让蜡烛从远处慢慢靠近凸透镜,观察成像情况,要求:
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移动蜡烛、光屏时要注意; 调整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师:如何使蜡烛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明确。
说明:便于研究,依次取u=20cm、15cm、10cm、8cm、7cm、3cm、2cm;
态度认真,一丝不苟;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对照学案上的内容,做好观察和记录。
(三)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评估
1.小组汇报u=20cm、15cm、10cm、8cm、7cm时的成像情况,并说说有什么发现。2.当u=3cm、2cm时,说说又有什么发现。
(五)课后活动
分组讨论并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部分。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式学习,鼓励奖信息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学习目标】知道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 出规律的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