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边角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角边角教案教学设计”。
13.2.4 角边角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角边角”的基本事实并熟记。2、能熟练运用“角边角”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3、树立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学情分析:角边角是在学习了边角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类比边角边的学习,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结论。进一步规范几何语言和推理过程的书写,逐步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角边角”的基本事实,并能用它证明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角边角”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我的三角形教具不小心弄坏了,你们能帮老师做一个一样的教具吗?(能)怎么做?
二、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师:虽然,这个三角形被撕坏了,但是还有一些元素是完整的.(两个角,一条边)我测量出了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60°、80°,这条边的长度是18cm。我知道了这三个条件,怎样画三角形?(撕坏的三角形贴在黑板上)生:展开讨论(讨论时边说边画)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边画边说作法)
(1)先画一条线段等于18cm(2)分别以这两个端点为顶点,以这条边为角的一边,在这条边的同侧画60°、80°角。这两条边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
师:大家开始制作吧,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展示给大家。(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制作好的三角形)师:大家画的三角形一模一样吗? 生:一样。(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
师:所画的三角形都全等.和我原来的教具一样吗?谁来验证一下.生:上台验证(完全重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师:通过刚才的动手制作,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总结
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强调这三个条件:两角及其夹边。
师:一起为大家伟大的发现鼓掌吧。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三角形全等的第二个判定方法——角边角
3、展示目标
4、几何语言表示(学生上台展示)
5、同桌两人小组检查导学案上的设疑导学部分.及时纠错.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问题
1、已知,如图,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B∥DC,AB=CD,∠B=∠D.求证:△ABE≌△CDF.问题
2、为了测量河宽AB,小军从河岸的A点沿着和AB垂直的方向走到C点,并在AC的中点E处立一根标杆,然后从C点沿着与AC垂直的方向走到D点,使D,E,B恰好在一条直线上.于是小军说:“CD的长就是河的宽.”你能说出这个道理吗?
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上台讲解
4、学生演板
5、学生纠错
6、点评、总结
四、测评反馈
1、如图1,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D≌△ACD,是。
2、如图 2,AB=AC,∠B=∠C, 那么△ABE 和△ACD全等吗?为什么?
3、如图3,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BE∥DF,∠A=∠F, AB=FD.求证:AE=FC。
五、拓展延伸
课间,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突然争论起来,他们都说自己比对方长得高。这时数学老师走过来,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不要争了,其实你们一样高,瞧瞧地上,你俩影子一样长!”你知道数学老师为什么能从他们的影长相等就断定他们的身高相同吗?你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假定太阳光线是平行的)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体会。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68页第1、2题;
2、完成练习册62页10题。
13.4 角边角——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9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从叠合的方法入手探索出角边角定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角边角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3......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边角教学设计雷州市客路中学 蔡焕磊一、学情分析,“SAS”定理,已了解了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及性质,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判定方法“SSS”掌握了全等三角......
初二上册第一章第3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角边角的探究及简单应用》“微课堂”教学设计一、目标设计1.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林东六中初二数学备课组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ASA和AAS”条件。2.能初步应用ASA和AAS”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数学思考1.使学生经历探......
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湖滨九年制学校王兆明一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二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