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26 07:14: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认识角》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84—85页内容

陈光凤

2014.5

东山小学

1、认识常见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做角、画角。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等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经历从实际生活、实际操作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学难点:尝试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三角尺、小棒、绳子、长方形纸、扇子、剪刀、钟面、活动角

学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小棒、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角

师:出示主题图,小朋友们正在上美术课,小明和小红这组同桌正在干什么?(剪纸)他们手中有哪些图形?(五角星和三角形)。同学们都提到了一个字——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认识角。(板书)课件出示: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二、多种感官,了解角

1.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角,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角。

2.出示第2幅图,这些物体中也藏着角。

三、认识角

3.出示第3幅图,刚才我们找到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我们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什么样的?

4.出示第4幅图,师直接告诉:通常我们把尖尖的这一点叫作这个角的顶点。从这个角延伸出来的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作这个角的边。通常我们还用一条小小的弧线表示角在哪里.5.请同学用红外线笔完整的指角(先找到顶点,再指延顶点伸出来的两条边)。

6.再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板书:一个顶点

两条边)7.出示第5幅图,同学们学会了找角,那么现在就用小棒试着搭一个角。

8.出示第6幅图,那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判断一下,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说理由,再次强调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形就是角)如果是角,你能用角的标记表示角在哪吗?

四、角的大小

9.刚刚听到有同学说钟面上好像也有角,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拨动钟面,1点时,2点时···5点时)这些都是角吗?它们有什么区别?(越来越大)

10.出示第7幅图,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生自由说说,指名说,哪个大?哪个小?

11.到底如何准确的判断角的大小,我们需要一个小道具——活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就有个活动角。

12.出示第8幅图,判断老师手中的活动角与大屏幕上的角,哪个大?哪个小?指名说,说理由(在比时引导学生注意: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作比较。)

13.其实老师也不知道谁大谁小,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实际的比一比。(引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4.同学运用手中的活动角自由拨角,然后同桌比比。

五、实践活动

15.出示第9幅图,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同学们都学会了,那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折扇慢慢打开,角怎样?剪刀慢慢合拢,角怎样?引导指完整的角(先找顶点再找两条边),再判断角怎么样?(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小)课件演示,请学生也照样子写在书上。

16.出示第10幅图,学生自己找角,同桌交流。指名红外线笔指角,最后揭示答案。

17.出示第11幅图,拿出一张纸,用它折出不同的角。同桌互比角,指名上台演示。找到折出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再作比较。

18.出示第12幅图,总结今天的收获。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说课

东山小学

陈光凤

2014.5

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P84—85的《认识角》。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角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知识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角,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及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而充分运用直观手段,特别是加强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索去掌握和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则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依据这样的教育理念,而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节课要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激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1、创设情境,抽象出角

多媒体出示小明和妈妈一起去买剪刀、三角板、钟的场景。引出——角。出示三角板: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学生触摸角,经历尖尖的感觉、直直平滑的体验,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图,如三角板、剪刀、钟面等,让

学生找出这些实物图中的角,由实物图抽象出平面图形,便于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在自学书本中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同桌互相指指学具中角的各部分名称,可以说学生对角的学习是一种“体验性”的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

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小棒用自己的方法来搭出一个角,学生在操作时我会在旁提醒角的特点及注意点,让学生在做角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角,也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我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比较角的大小等。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利用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拨一拨,观察到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也越小。说明角的大小与角张口的大小有关。学生尝试过后,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角的大小与角张口的大小有关。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这样即便于学生观看,又便于学生理解,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而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实践应用,内化升华。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是书本上想想做做第1、2题,在判断和找的过程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第二层次是书本上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观察打开纸扇和合拢剪刀的过程,再次直观地认识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

第三层次是书本上想想做做第4题,动手操作折一折,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并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角,使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反思

陈光凤

2014.5

东山小学

本节课成功之处:

1.本节课是在校级评比的一节评比课。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两次试一试。例题1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引导学生认识作为图形的角,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这是本课的重点。我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角,采取让学生通过摸角、想象角,找角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角的认知欲望。

2.在“试一试中”主要考察学生对角的认识的理解。教材安排用两根小棒搭成一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边,让学生通过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这里,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教学思路。通过让小组活动做角,激活学生潜在的认知能力和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各小组相互合作,有的小组用两根小棒搭成了一个角,有的小组作出了能活动的角,有的小组利用活动角,等等不一。还有一个小组用两根小棒搭出了四个大小不同的角(这其中已隐含着直角、锐角、钝角认知)

3.例题2感受角的大小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角引入,通过让学生自己造角,玩角,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从而很顺利的让学生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有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一教学难点。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我在黑板上的板书较少,教案的设计衔接有一定的瑕疵。这样,多多少少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反思本课教学,我体会很深的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要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要富有创新意识。要能激发出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

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

第2篇:《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数学思考方面:能在做角和比较角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知。

解决问题方面:在做角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并能够提出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剪刀、扇子、三角尺、小棒、纸、钉子板、橡皮筋、图钉、画在纸上的两个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老师也非常喜欢做手工。大家看,老师现场做一个,好吗?(剪出一个五角星)

2.出示“五角星”问:这是什么图形?问什么叫“五角星”?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哦,原来这就是你们认识的角啊。那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想不想得到老师亲手剪的五角星呢?今天,我们就要在图形王国里进行一个夺星大赛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角

1、(电脑出示:剪刀、扇子、钟面)

提问:(1)角之家正在进行化装舞会,他们都在自己身上化了妆,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2)谁愿意指出剪刀上的角?依次指出扇子、钟面上的角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物体上的角,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为数学上的角,也就是角真正的样子,想知道他是什么样子的吗?

2、(电脑出示角的抽象过程,只留不同形状的角)谈话:上面这些都是角,谁来说说角长什么样子?

(拿出自己的三角尺摸一摸)教师随机板书并画角

师:刚才大家摸到的尖尖的这个地方叫顶点,两边直直的部分叫做角的边,他们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3、板书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表示方法

过渡:小朋友已经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角,新朋友角想来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4、(电脑出示:想想做做,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角家族的成员,那些不是,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5、(电脑出示:67指一指的内容,找一找并标出来)过渡:同学们已经能够找出图形中的角,能不能自己画一个角呢?

(二)画角

1、想一想,需要用什么工具呢?(借助工具自己画一个角)

2、展示并对比,发现问题 3介绍画角方法(电脑出示)

4、独立画角。

(三)做角

谈话:我们的小朋友真厉害,什么都难不倒你们,对角这么熟悉了,其实不仅数学王国中有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也有角,你能找到吗?

1、下面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找到了就把你的贴画贴上去,看谁在2分钟内找的多,(音乐起,学生找角)

2、谈话:接下来我们自己来做角吧!为角的家族多添加一些成员,好吗?请用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材料,比一比那组做得角多(音乐)

(小组汇报自己做角的结果)

谈话: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做的角真有意思,你们瞧!(那一个活动角大小变化)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四)比较角的大小

1、用活动较摆出一个角和同桌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 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口的大小有关

2、老师也有一个大的活动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吗? 师:老师所做的角的边很长,怎样比较呢? 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差别大的角,用眼睛可以看出来

差别小的角用什么方法呢?

重叠法、用活动角比一比

三、总结

1、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请同学们看一些图片(电脑出示图片)

2、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师:生活中处处有角,老师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有心人,发现更多的角。

四、作业

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角

《认识角》教案

学 校:席王中心小学

班 级:二年级一班

教 师: 刘敬娜

第3篇: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角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角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并能正确画角。

2.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现在是哪一个季节?(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松鼠想到山上摘松果吃,可刚出门,就遇到了一群小客人,它们都说自己是角,这下可把小松鼠难住了,它想请教大家,角是什么样的?谁愿意帮助它?

(生: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师:小松鼠还是不明白,谁能画一个给它看看?(生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学设计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一、教学内容:课本23页到2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认识角,知道角的组成。

三、教具准备:课件、红领巾,三角尺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在上个学期我们班的同学都加入了少先队,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那么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谁知道?

2、师:对,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同学们一定要爱护红领巾,保护国旗的一角。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3、师:这个图形为什么叫三角形?

4、师: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角。(板书:认识角)活动二:引导探究

1、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课件出示情境图)

(1)师:这是哪里啊?(幼儿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认识角 教案

认识角 教案(共15篇)由网友 “都灵”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角 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 《认识角》教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图形,你们还记得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出示实体。

这些图形中都包含着最基本的图形——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二、新课

1、认识角

课件出示主题图,找角。

(1)一个角由哪几部分组成组成。(小组讨论)

角是由一个( )和两条( )组成的。

(2)怎样判断图形是不是角呢?角的特点。

角的顶点尖尖的,角的两边直直的,不尖不直不是角。

(3)课堂小练

①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②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角的画“×”。(课件出示)

③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课件出示)

2、角的大小和边的关系

(1)做一个活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认识角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角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