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案例认识角”。
认 识 角
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
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 学具准备:小棒、吸管、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做手工主题图)师:小明和小红正在上手工课呢!小朋友们,图中有哪些你们认识过的图形?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师:那你们会摆三角形吗? 生:会!
师:那就请你们拿出三根小棒,在课桌上摆一个三角形。师:摆好了吗? 生:摆好了!
师:那现在请你们任意拿走一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
师:现在请你们看看桌面上剩下的图形,你们认识吗? 生(摇着头):不认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认识的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1.找角、指角、建立表象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上有角吗?它们的角藏在哪里? 请同学上台来指一指。
预设:学生可能会直接指在纸工袋上某个角的顶点处。
谈话:角不仅仅是一个点,它是这样的。(示范指出纸工袋上的一个角,纠正学生认知经验的片面性。)师:你找到的角是怎样的?谁愿意再来指一指?
学生介绍:某材料的面上有角。课件相机标注相应的角,呈现了各种不同形态、位置、大小的角。2. 动态演示、抽象符号
谈话: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角“请”下来。((用课件隐去物体,抽象出数学上的角。)在数学中,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还会给角加上一个弯弯的线来表示这是一个角。这就是数学上的角,数学上,角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二)深入理解、建立概念 1.摸一摸、加强感性体验
(1)谈话引导:我们看到的角是这样的,大家想不想摸一摸角呢?出示三角尺,开展摸角的活动(2)小组活动:
①先找到一个角,看一看、指一指:角在哪里。
②再摸一摸,说一说:摸角时,有什么感受?可以边摸边说。预设ⅰ:学生摸到角的顶点处,会感到:扎手、疼痛、尖尖的,等等。
应对措施:启发:摸到哪儿是尖尖的?摸到哪里扎手、疼痛?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吗?我们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这里是尖尖的”。
进一步引导(摸“边”进行动作暗示):摸角时,除了尖尖的感觉,谁还有别的发现吗? 预设ⅱ:学生摸到角的边,会感到:直直的、平平的、滑滑的,等等。
应对措施:摸到哪里是直直的?同学们,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这里是直直的”。小结(动作引导):摸角时,感觉这里是尖尖的,这里是直直的。
③小组交流:摸一摸三角尺上的其他角,说说“尖尖的地方在哪儿?”“直直的地方在哪儿?
2.画一画,认知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刚才我们摸了三角尺上的角。现在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黑板上画一个角,好吗? 生:好。(伸出手)
师:首先我们要先画一个点。然后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看清楚了,这条线是怎样的呢? 生:直直的。
师:说的真好。我们顺着这个点往这再画一条线,这条线也是――――直直的。
师:最后,还要在这两条直直的线之间画上角的符号弧线。在数学中,角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好听的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这个尖尖的点叫作角的顶点。一起说“顶点”。这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一起说“边”。这条直直的线也叫作角的边。一起说“边”。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呢?有几条边呢? 生:一个顶点。(板书:一个顶点)
生:两条边。(板书:两条边)
师:也就是说,角是有„„.。(补充板书:角有„„..和„„„)师(指着图中的角):谁能上来任选一个角说一说这角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到图前边指边说。
三、多层练评、内化新知 1.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师:你们都认识角了吗,你能判断出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是角的做出“√”的手势,不是角的做出“×”然后说说为什么不是。2. 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师:角很顽皮,它不仅会隐藏在一些物体里,更喜欢隐藏在一些图形里,你们想把它找出来吗? 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找到它,然后在书上填一填。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1:第一个图形有3个角,第二个图形有3个角,第三个图形有4个角,第四个图形有5个角。有部分学生高高举起小手,要发表不同意见。
生2:第一个图形有1个角,第三个图形有2个角.因为它们有的边不直!师:哦!你观察的真仔细!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四、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操作、观察。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各个部分的名称。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个角呢? 生(兴奋地):想!
师:请你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好吗? 生:(用小棒,吸管,纸做角)
师: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师:(取出活动角)课前,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这个角很特别,是一个活动角,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师动手将角逐渐拉大),这个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角变大了。
师:再看,(师动手将角逐渐合拢)这个角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角又变小了。师:原来,角是—— 生:有大有小的!(师随之板书:角有大小)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把刚才用小棒(吸管、纸)做的角变大(变小).多次操作后。
师:通过游戏,你觉得怎样做角会变大,怎样做角又会变小呢?
生1:我觉得我把角的边打开大些,角就变大了,把角的边往里收一点角就变小了。师:说的很好!还有谁愿意说一说。
生2:把吸管打开角变大,把吸管合起来角就变小了。
生3:用纸折角的时候,多折一些就可以使角变大,少折一些可以使角小。
师:看来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是经常可见的,比如:扇子,剪刀(课件演示)。
师:老师现在要当魔术师了,请大家睁大眼睛——(师把手中的角的两边逐渐边长)生:哇!边变长了。
师:是的,角的边变长了。那角的大小怎样!生(一部分):变大了!生(另一部分):没变!
师:呀!有不同意见!那请各自说说理由吧!生1:角的边变长了,角就变大了。
生2:角的边变长了,但角张开的还是那么大,角的大小没变!生3:边变长!角却没变大!
师:争论的真激烈呀!各有各的理!学习就是这样,真理越辨越明呀!其实,正如刚才同学所说,角的大小跟变得长短是——(生:没关系的),跟角张开的大小——(生:有关。)(师随之板书:在“角有大小”下板书“跟角张开的大小有关”)
2.练习,比较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雪知道小朋友们学新知识,也来了。(ppt出示三个钟面)师:你们能回答小雪的问题吗?
生1:从左边看,第三个钟面上的角最大,第二个钟面上的角最小。师:老师这儿也有两个角,你能看出他们谁大谁小吗? 生:(意见不一)
师:看来,只用眼睛看,还不能确定他们的大小,能不能想个办法? 生:(交流讨论)
师:谁能到前面来个大家请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边演示边说。其他同学请仔细看。师:同学们看明白了吗?他的方法好不好? 生:明白了。好。
师:其实在很久以前,数学家就发现了这个方法,并给它命名,叫重叠法。你们太了不起了。
五、拓展练习:
师:瞧,谁又回来了——小雪 师:这次,它带来了一个相当难的题。
学生数角——汇报讨论
六、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依靠集体的力量这么难的题都解决了!那回想一下我们今天学的知识,现在老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角,你会如何介绍你自己呢? 学生思考。师:想好了吗? 生:想好了。
生1:我的名字叫做角。一个顶点,两条边。我有大和小。
师:真不错!有的同学不好意思和大家说,那就请你和同桌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爱学习的小雪把它编的角的介绍和大家分享,大家想看吗? 生:想!师出示:
学生齐读。
师: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了!
《认识角》教学实录及评析字号: 小中大发布: 2009-04-23 14:08:27 查看( 418 ) / 评分( 0 / 0 ) / 我要评论(0) 个人分类: 教学设计 枣庄市山亭区实验小学刘敏教学内容:北......
《认识角》教学设计 东平中心小学——温淑印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认识角》教学设计与说课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67-68页《认识角》。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和无关,会初步比较角......
《认识角》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北京有一位数学名师叫吴正宪,她每次上完数学课,学生们都不愿意下课,希望老师能再上一节课。究竟是什么魔力让她的课堂深受孩子们的......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四册P73—76内容 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