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部音乐教案(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年级音乐教案云盘”。
走进西部音乐教案
(一)一、教材分析:
中国西部民族风情、地理和人文特质,一直都是吸引大众目光的焦点,西部地域蕴涵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西北民歌又是这一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代表种类之一。是中国民歌之魂,是中华民族一块引为自豪的艺术瑰宝。编者选编了西部最具典型的音乐作品,通过开设“走进西部”的栏目,设计了走进西部的途径,试图让学生从青海、甘肃和宁夏的民歌代表作品中,通过听、唱、析、创的过程,去学习和感受西北民歌《送大哥》、《黄河船夫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等传统民歌。通过这一系列代表作的欣赏,让学生学会从音乐中走进西部,去尽情地领略西部音乐的风采。
二、学生分析:
对于民间音乐中民歌学生的熟悉程度和喜爱程度都很有限,而西部民歌离学生的生活又很远,所以老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唱、影、音等多方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教学。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演唱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美好的情感和音乐意境。
三、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西北民歌的兴趣,并能了解这一地区民歌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中各音乐要素的分辨以及作品特征的辨识。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不同风格的西北民歌,让学生在音乐的探索、联想等过程中,感悟和描述所表达的情感。从而热爱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西北民歌。
2、知识与技能(复习与回顾):
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演唱”《送大哥》。
能从歌曲的节拍、速度、唱法、旋律等音乐要素去“赏析”民歌,并能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探索西北民歌形成风格特色的元素。
尝试自己去根据学习到的民歌特点,模仿创作西部风格的民歌(视时间教学)。
3、过程与方法:
听、唱、分析、对比、创作
六、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西部主要包括哪几个省份(西北在地理上分有五个省份,他们是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特征是什么?(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常年少雨,气候干燥,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境内地形以高原为主,如黄土高原大部分、青藏高原东部和内蒙古高原的南部地区。西北地区也是我国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
2.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速度:自由;旋律:上行大跳、下行级进曲折迂回;感觉高亢嘹亮而又缠绵悱恻;唱法:原生态;发声方法:真假声结合。音阶调式:sol、la、do’、re’、sol’;
3.民歌种类:花儿。
a.“花儿”(“花儿”是一种山歌,它原名“少年”,因为歌名、歌词中有大量的花名,20世纪40年代经过文人学士的介绍逐步改名为“花儿”。它流传在以甘肃临夏为中心,横跨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因为它在回、汉、撒拉、保安、东乡、土、裕固、藏等民族中用当地汉语方言传唱,所以它又是一种跨民族的山歌体裁。“花儿”的传唱有两种,一种是在平时劳动和赶路时自吟自唱,一种是在专门的“花儿会”上演唱,花儿会多在风景秀美的名山古刹举行,时间多为五、六月间。届时,花儿会与传统庙会、交易会融为一体,人们在风景优美的山野对歌酬答,充满了欢悦悠闲的生活情趣。)
b.作品分析: 《黄河船夫曲》
速度:自由;旋律:跳进为主;感觉高亢嘹亮而率直;唱法:原生态;发声方法:真声。音阶调式:do、re、fa、sol、la、do’;民歌种类:船夫号子。
c.听腾格尔演唱的改变版《黄河船夫曲》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d.尝试创作(备选环节)根据给定节奏型(也可以自编节奏),用5、6、1、2、4、5创作一个上下句的旋律。选取比较好的作品全班同学集体视唱。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增根据下列节奏用“5、6、1、2、4、5”调式音阶体系创作一个上下句的旋律(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节奏进行修改或者自己重新创造节奏): ×× ×× |× - |×× ×× |× - |
×× ×× |× - |×× ×× |× - ||加强自己对西北民歌的感受。
4.听、唱、析《送大哥》
学生们分析这首歌曲的特点,它用怎样的手法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西北女性细腻的性格。
5.学生课堂知识点 曲目
《上去高山望平川》 :a速度:自由;b旋律:上行大跳;c唱法:下行级进曲折迂回;d发声方法: 感觉高亢嘹亮而又缠绵悱恻, 原生态, 真假声结合;e音阶调式:sol、la、do’、re’、(mi’)、sol’;f民歌种类:花儿。
《黄河船夫曲》:a速度:自由;b旋律:跳进为主;c唱法:感觉高亢嘹亮而直率而沧桑;d发声方法: 原生态 真声为主;e音阶调式: do、re、fa、sol、la、do’;f民歌种类: 船夫号子。
《送大哥》a速度:中速;b旋律:级进为主,感情缠绵委婉。;c唱法:感觉高亢嘹亮而直率而沧桑;d发声方法: 原生态 真声为主;e音阶调式: re、fa、sol、la、do’、re;f民歌种类: 小调。
6.课堂小结:西北民歌以其独有的特色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增添了宝贵财富。现在,我们在学习民间音乐的同时,也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反思: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新课程对歌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因此在《走进西部》一课中,让学生走进西部、了解西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处黄土高原,这一带有着独特的民间音乐风格,不论是喜、怒、哀、乐哪种情感,都有西部劳动人民抒发它们的歌声,她是黄土地的母语,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让学生动起来,参与、体验、感受音乐。
这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磅礴气势。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在欣赏中加强学生的参与与体验,显然,光让学生坐在那里静静地听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音乐中去呢?我想到要让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动起来,怎么动呢?乱动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和着音乐的节拍在音乐中动,并且要让学生在律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在欣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为了使学生体验并感受到黄河船夫与黄河上惊涛骇浪搏击的激烈场面和紧张情绪,在学生们听过歌曲之后,我启发他们结合对歌曲的感受做一个最想做的动作,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划船的动作。于是,在歌曲的伴奏下,大家边听录音边随着音乐的节拍做出划船的动作,体验着黄河船夫的勇敢坚强,感受着在惊涛骇浪中搏击的惊险与激烈。
有研究表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内容如果不加以巩固很快就会遗忘;我们看到的内容,虽然印象深刻,但是时间一长也会逐渐忘记;只有亲身参与,亲自动手操作过的东西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节欣赏课上,学生们听了音乐,看了文字和图片,更重要的是他们边唱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参与到歌曲的表演中去,亲身体验到了歌曲所表现的磅礴气势。我相信,本课的音乐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西北民歌从不了解到逐步了解,从不喜欢到喜欢。让精品贴近学生,让学生喜欢精品,是我这节音乐课最大的收获。
走进西部的音乐教案......
走进西部的音乐教案走进西部的音乐教案教具:钢琴、多媒体投影、白板教材分析:中国西部民族风情、地理和人文特质,一直都是吸引大众目光的焦点,西部地域蕴涵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走进西部》(推荐16篇)由网友“烤羊”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走进西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走进西......
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各地新成就(亮点)【十年成就】民生持续改善——透过数字看发展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我省民生持续改善的10年。10年来,我省共投入扶贫资金1003亿元,解决了142.5万......
关于走进西部复习教案关于走进西部复习教案第十章走进西部复习教案三、工业、城市与交通展示西部地区工业分布图学生活动:(1)找出图中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2)讨论工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