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棉花姑娘详细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执教:付玉娟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长效发展:融读书、写字习惯的培养;夯实识字、写字之基石;辅游戏、体验等手段;引入情、入境地朗读;撷重点词句的训练;促语文素养的积淀。展务实、本位的教学风格。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蚜、盼、治、啄、斑”七个生字,会写“帮、星”两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
3、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形式的短语。
4、认识蚜虫,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并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与第六自然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棉花姑娘生病时及病好后的样子。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图片;
【教学预设】
一、激趣揭题,拉近距离。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吗?
2、(出示棉花图片)棉花是一种农作物,可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把它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揭示课题:棉花姑娘)
3、这位新朋友的名字里还藏着两个字宝宝,是谁呢?学习“姑娘”两个字:指导轻声,认识形声字,说说记字方法。
4、齐读课题。请全班同学热情地和棉花姑娘打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题目是人们阅读文本的第一视觉停驻点,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审题。此环节将引导学生读课题和学习生字词有机结合起来,并让学生饶有兴致地与棉花姑娘打招呼,巧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奏好教学乐章的“前奏”。虽着眼于小,却成就于大。]
二、趣味识字,整体感知。
1、棉花姑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137页,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标出小节序号。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啊,把生字宝宝都吸引来了。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师: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跳到课文里去了。师生合作读课文。朗读接力赛。这个游戏必须由读的最认真听的最专心的同学来完成。
4、课文写了棉花姑娘一件什么事呢?谁能把这么长的课文读短了? 多媒体出示句子:
棉花姑娘(),她请()、()、()为她治病,但是他们都帮不上
忙,最后,()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认读生字的过程游戏化——“生字与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迎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欲望。师生合作读后用填充式句式练说文章大意,既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又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表达得到有效的初步训练。]
三、捕捉关键,个性解读。
1、师:到底是谁让棉花姑娘生病的?
2、蚜虫自述(大家好,我是蚜虫)。小朋友们见过蚜虫吗?看,它来了!(出示蚜虫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蚜虫怎么样?(引出“可恶”)
3、感情朗读第一句。
出示短语“可恶的蚜虫”,学生试读。再出示第一段第一句。指导朗读。
师:闭眼想象,你现在就是棉花姑娘,许多蚜虫在你身上爬来爬去,你会有什么感觉?这个时候,你最希望什么?(引出“盼望”)
4、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名读第二句。
5、小朋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特别盼望什么?
说话训练:我多么盼望()!
6、感情朗读全段。师:现在请大家捧起书,一起读读课本第一自然段。(齐读)你们不仅是善良的孩子,还读懂了棉花姑娘的心。棉花姑娘盼呀盼呀,都盼到谁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让学生用文中人物的视角去感受,去体验,在“物我相融”的情境中,进行朗读指导,自然是水到渠成。]
四、品读感悟,积淀语言。
1、师:有了七星瓢虫的帮助,棉花姑娘的病全好了。师范读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棉花图片)
2、感悟心情。
采访棉花姑娘:你的病好了,身上的蚜虫没了,你现在的心情如何?(指名读)
3、积累短语。
练习读短语: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
练习运用: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4、师:是啊,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是多么高兴啊!快乐是可以相互分享的,快来把快乐传递给自己的伙伴,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此环节的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信息,在生活中寻找“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事物,并通过课件展示、想象体悟朗读等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体会感情,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实现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五、创设情境,指导书写。
1、小朋友笑得多开心呀!可是,棉花姑娘又愁眉苦脸了,原来呀,她要给动物
医生写一封感谢信,可是她被两个字难倒了,你们能帮帮她吗?
2、出示信的内容,指名读。
3、仔细观察他们住在田字格当中的什么位置,等下可以教教棉花姑娘。
4、生提醒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5、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6、展评学生的作业,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摒弃传统、枯燥的写字指导模式,让学生帮助棉花姑娘写好感谢信,能有效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积极性。在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识字和写字的规律,写字前关注学生的写字状态,采用引诵写字歌谣的方法,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我会读:熟读课文,读好动物朋友的话。
2、我会找:搜集有关益鸟、益虫的资料。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把搜集、处理信息的指导不失时机地引进课堂。可以说教材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提供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关注学生的长效发展。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
【板书设计】:
棉花姑娘(燕 子 图)(啄木鸟图)
(青蛙图)(七星瓢虫图)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一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学生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常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包含了生字教学和课文学习两部分。生字教学时,通过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等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写生字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卡片,看清字形,然后范写,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学习形式不断变化,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较好。
在学习课文的环节中,我是先进行生字教学,然后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放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朗读。课文里角色较多,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师生对读、个别读读。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老师读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课文,体会棉花姑娘病愈后开心的心情和美丽的样子。并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让学生充分地说,再在课本上填空,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到拓展。
在本节课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如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生成的应变引导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工夫,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3 棉花姑娘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师:瞧!她是谁呀?生:棉花姑娘(“花”和“娘”要读轻声。)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3、学习生字“棉”二、学习课文第1节过渡:可是,这么漂亮......
30 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2)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过程与方法(1)结合课文插图及孩子生病的体验,帮助孩子理解......
棉花姑娘一、谜语揭题 1.猜谜语: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棉花)2.正音:棉花(齐读2遍) 板书:棉花你看!这朵棉花多可爱呀!我们可以说:“一朵棉花”......
《棉花姑娘》教案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1 《棉花姑娘》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七个生字,会写“只、星”两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五、六自然段 3、了解蚜......
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图片、课题卡片)你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像一个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