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认识厘米人教版教案”。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学生通过实践、交流,总结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能适当估计物体长度 教学过程:
一、通过测量课桌长度,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出示主题图
导语:现在有尺子了,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古时候没有尺子他们用什么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人们用手、脚、胳膊测量物体的长度。
小结:古代的人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去测物体的长度。我们把双臂展开的距离叫做一庹,把一脚的距离叫做一脚,把大拇指到中指之间的距离叫做一拃。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渡语;看,古人多么聪明呀!现在我们也来学学古人,用拃做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吧。(学生进行测量活动)设问:你测量的课桌长是多少?
设问:都是量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大家都想到了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测量结果就不一样。为了测量方便,我们在测量时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板书:认识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
1.为了测量方便人们发明了测量工具—尺子,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预设:尺子上有数线、数字和单位
教师介绍:尺子上一条一条的数线是刻度线,尺子上的数字叫做刻度,0所对的刻度线表示起点。尺子上的字母CM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统一的长度单位。2.认识1厘米
设问: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吗?(学生活动并展示交流)预设: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 3刻度到4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 7刻度到8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小结: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3.建立1厘米长度单位的直观表象
设问:其实1cm不仅存在于尺子上,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1cm,快找一找哪些事物长度大约是1厘米?
预设:大拇指宽度、一角钱的直径等。教师:现在你对1cm的长度有一些印象了吗? 4.认识几厘米
设问:看来同学们都对1cm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吗?两个人找一找说一说。
三、应用“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出示纸条,用尺子量出纸条的长度?并把你测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设问:你量出纸条的长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预设1:把纸条的左端和0刻度对齐,纸条的右端对齐8刻度,所以纸条长8cm; 设问:谁跟他量的不一样? 预设2:左端对齐尺子左端; 预设3:纸条没有和尺子对齐; 预设4:把纸条的左端和1刻度对齐,纸条的右端对齐9刻度,所以纸条长8cm.主设问:这么多种测量的方法,你觉得谁的对?为什么? 设问: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我们是怎么做的?
小结测量方法: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设问: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位同学错在哪了?
小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通常从刻度0开始,再看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有时候也可以从几刻度开始量,读书时用尺子右端对着的刻度减去左端对着的刻度。
四、重点测试练习题 1.做一做 2.P8练习一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3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2、初......
认 识 厘 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
数学 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第2课时教案《认识厘米》教案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
认识厘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1.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表象。 2. 使学生在具体......
认识厘米教案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小朋友们,课桌是我们天天要用的,看,这三个小朋友在测量课桌的长边呢。(播放录音)这里的一拃就是张开大拇指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