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马说教学教案”。
23课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读通课文。通过让学生在听读、速读、自读等形式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疏通文意。
3、读出感情。让学生整体感知,在读中体悟作者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学法、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教学重点
有步骤的诵读训练。教学难点
在读中体悟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2、请写出4个含“马”字的成语。【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仰人翻
马革裹尸
马失前蹄
马首是瞻】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①、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一起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xiàn)
外见:从外表上显现出来。③、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
4、有节奏、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配有蒋大为的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的“马”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骏马。
2、学生说关于“马”的成语或是诗词名句、俗语谚语
3、教师简单讲《伯乐相马》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留下了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二、教师展示并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生介绍作者,教师做补充
四、教师介绍“说”及标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性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相当于杂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却是人才问题。)
五、教学
(一)、读通课文
1、听读课文,要求:听读音、节奏,悟语速。(在课本上作出标注字音与停顿)
2、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速读(不读错音、破句),音准通畅、声音洪亮,有感情地朗读(轻重缓急)。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4、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5、学生齐读。
6、全体学生再读课文,教师以问题推究课文文理。
(1)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二)、读懂课文:
1、结合注释与自己的预习,小组讨论,互相帮助,疏通文意。(温馨提示:注意依字译句和译文的方法)
2、勾画并质疑,提出组内的疑难词句,班内共同解决。
强调:1—2组负责第一段,3—4组负责第二段,5—6组负责第三段
3、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点拨。(三)、读出情感
1、默读课文,请勾画出表达韩愈情感的语句?
2、作者为什么有如此情感?
3、思考:①、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②、“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千里马——人才
伯 乐——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③、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六、教师小结
七、课堂检测 背诵课文
八、作业
1、写出含“马”的成语10个。
2、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以《假如我是千里马》或《我也是千里马》为题,写出你心中的想法。
《马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词语,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马说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3.培养振兴民族,奋发有为的高尚情操。二、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马......
周课时:第二周4-6课时总课时:第8-10课时 教学内容:马说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4、......
马说一.学习目标1.能准确通畅地朗读课文,结合页下注释理解文意; 2.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3.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二.你能讲出几......
《马说》微型课教案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蔡寨中学的语文教师胡艳梅我今天讲的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课文《马说》。 【教学设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