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经验解析[优秀]_中国发展经验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0:13: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发展经验解析[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发展经验”。

《中国发展经验解析》论文

学号:

中国发展经验简析

回首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突飞猛进的成就,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加以总结,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为未来发展寻找出路。这学期选修的中国发展经验课程,老师们主要以农业为视角,详细介绍了中国发展尤其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现状、不足与解决措施,下面我就主要从农业的角度谈谈我对中国发展经验的一些浅见。

一.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农业要保证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其次,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和社会稳定.因为,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很重要的是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中国稳定不稳定,也看这80%稳定不稳定.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得不到加强,它将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回顾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凡是农业发展的快,农村发展的好,农民收入提高幅度大的时期,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反之,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建设进步缓慢,农民增收幅度不大,那么整个国民经济就发展的缓慢甚至出现倒退,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七八亿农民的国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村扶贫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收入迅速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而与之相对的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4:

1、1985年的1.7:1,扩大到2004年的3.23:1。表面上看,城乡居民和农民收入是 3:1。但这种差距不足以表明中国社会城乡居民的真实距离。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住房、公费医疗和实物收入等,再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要用于第二年再生产资料,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如果考虑到城市社会福利方面因素的差异,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6倍左右。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依然

没有明显缩小的迹象。改革前我国基尼系数小于0.2,此后逐渐扩大,现在已超过0.4这一国际警戒线。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基尼系数才开始下降,目前我国正处于向人均GDP1500美元迈进的进程中,处于倒U曲线的上升阶段,基尼系数仍有扩大的可能;尽管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将伴随着工业化的全过程,是世界性的普遍事实,但根据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收入的正常差距为

1.5—2倍,大部分国家在1.7倍左右。我国人均GDP2003年已经突破1000美元,这说明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超过了国际标准。

巨大的收入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农民的福利水平,同时,农民在人数上是一个巨大群体,有着极大的潜在市场,农民收入偏低严重制约着扩大内需。从另一方面来说,城乡收入差距巨大也不利于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项十分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的任务。

提高农民收入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第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降低农民的经营成本,提高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第二,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要按照市场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努力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力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群。第三,积极扩大农民工就业。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要在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事业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农民工。

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收入公平,尤其是机会公平,为农村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农民生活的改善提供支持。

三.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加强农业制度创新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业,小岗村那十八个鲜红的手印见证了这段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至1984年的8146亿斤。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利益的内在推动,使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农民作为一个极富创造力的群体,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许多改革政策和措施来自于农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是党和政府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创造的产物。无论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兴起,村民自治的推行,还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股份合作制的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都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大胆试,大胆闯出来的。毋庸置疑,农民的首创精神应得到尊重、维护和倡导。

四,重视农业安全,提高农业安全性与自主性

农业安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确保农产品对人体无害,确保农产品的绿色环保。另一方面指如何确保我国农业的独立自主,防止我国大宗农产品被国际垄断巨头控制,维护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粮食稳定供应。

农产品安全生产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农产品安全生产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激素和抗生素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是保证农业丰收和农产品优质的重要手段。但是,片面地追求产量,不科学地使用农药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就会严重污染食物,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食物、含“瘦肉精”的猪肉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农产品的进出口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安全要求也很高,特别是与农产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农药和保鲜剂残留标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因残留超标遭到退货、索赔事件已发生多起。2001年日本以我国大葱、香菇等农产品中有害物残留超标为由,对从我国进口的大葱进行严格限制,使山东菜农遭受惨重损失。2002年从浙江出口到欧盟的虾仁被检测出氯霉素超标,致使中国水产品全面被禁。

农产品安全生产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过去,由于盲目垦耕、滥施化肥农药,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生态的失衡。如施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加剧了农业病虫灾害,20世纪90年代的棉铃虫暴发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无污染、安全、有营养的农产品品质好,虽然价格高,但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要求。目前,超市中优质果品比一般果品价格高1~2成甚至更高。二是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的成本低于常规的农产品。因为,生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要求所用的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数量大大少于常规生产,它更强调在生产的每个关键点的控制,肥料上用有机肥来调节地力,病虫害的防治强调生态控制,畜禽水产品生产注重免疫机制,实施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使单位产品的管理成本低于常规农业生产。

农产品安全生产有益于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以化学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生产技术系统,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业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因此,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实施将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外大型粮食集团就没有停止过试图对我国农业进行掌控,以孟山都为主要代表的国际垄断集团长期以试验、援助等名义把他们的粮食种子种植在我国土地上,最初大多是免费的,产量也较高,但一旦对这种种子产生依赖,想要通过直接从作物上提取种子继续长期使用,问题就产生了。农民自己提取的种子产量连年下降,而此时的土

地又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这时候,就只剩下最后一条道路了,就是向孟山都买种子,而且是长期买种子,这样孟山都就通过最初的小恩小惠,扎下了长期的市场,从而容易对我国农业形成长期垄断,我国农民被迫成为孟山都的长期客户。

令人费解但不得不引起警惕的是,近年来,高盛等金融机构在我国大举收购养猪场等养殖场所。是什么驱动着高盛来中国养猪?背后肯定有巨大的利润链条。回想起07年时猪肉价格的暴涨,不能不让我们对于高盛等金融机构在其中的因素心存芥蒂。加快保护我国农业自主性势在必行。

五.关注农村基层民主,维护农民政治权利

农村基层民主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启动的,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农村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及村务和政务公开,即“四个民主、两个公开”。

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等,一并列入农村六大制度建设,是对十七大关于基层民主建设新要求的贯彻,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农村的具体化。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实行村务公开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运作。凡是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凡是涉及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全公开、真公开、实公开、早公开,真正解决问题,真正使群众满意。同时,各地农村都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把村务事项从办理结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延伸。

加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民“一事一议”正在逐渐成为各村商议筹资筹劳、兴修水利、维护公路等公益事业的主要方式。因此,不仅要明确村级民主决策的形式,而且要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的程序。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必须按照决策程序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行民主决策,而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同时,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以上就是我对于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和未来道路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有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指正。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

2016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解析201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影响和众多复杂因素叠加情况下,我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发展承受一定压......

中国五金模具发展走势解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中国五金模具发展走势解析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我国,我国五金企业的本土优势正在受到挑战。我国五金模具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企业......

中国卷烟品牌发展态势解析

中国卷烟品牌发展态势解析发布时间:2007-08-03近年来,中国烟草坚持“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围绕提高总体竞争实力的战略性目标,积极实施卷烟品牌整合扩张战略,着......

中国卫生陶瓷行业发展现状解析

中国卫生陶瓷行业发展现状解析卫生陶瓷是卫生间、厨房和试验室等场所用的带釉陶瓷制品,也称卫生洁具。按制品材质有熟料陶、精陶、半瓷和瓷四种,其中以瓷制材料的性能为最好......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建设中国现代农业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建设中国现代农业 摘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他们发展现代农业......

下载中国发展经验解析[优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发展经验解析[优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