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发展典型经验_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6:30: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教育改革发展典型经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

传承文化遗产 深化多方合作 服务区域经济 “政、企、校、所”共建陶瓷学院之办学体制的探索与实践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湖南陶瓷产业生产历史悠久,为我国对外贸易和世界文化交流谱写了辉煌的历史,被列为湖南省十大标志性产业之一。醴陵的陶瓷产业是湖南陶瓷产业的“领头雁”,素有中国“瓷城”的美誉。但如今,醴陵的陶瓷产业却遭遇到发展“瓶颈”。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面对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醴陵陶瓷产业人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发展壮大醴陵陶瓷支柱产业,振兴区域经济,必须把人才培养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解决。为此,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与醴陵市政府、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内主要企业、醴陵釉下五彩瓷国瓷研究所共建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醴陵陶瓷学院”,探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学校紧密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该项目获批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学院领导及相关部门反复研讨,梳理思路与问题,明确具体目标,找出具体关键问题,制定了详实的实施计划,运行一年以来取得的主要经验如下:

第一,创新了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成立了由醴陵市政府、华联瓷业等醴陵陶瓷产业园内主要企业、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和学院共建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醴陵陶瓷学院”,初步探索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科研院所、企业、学校紧密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与醴陵市政府在土地、职教经费安排、招生宣传、学生奖助学金,科研院所和企业在设备投入、共同培养学生、接纳学生就业、共同开展研发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2011年12月16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醴陵陶瓷学院董事会在醴陵市成立。该董事会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和我院组成,明确组织机构与各方职能与责任,制定了《董事会工作章程》等相关制度与文件,实现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在该办学模式下,醴陵市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在土地、职教经费安排、招生宣传、学生奖助学金上给予支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动力机制建设,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新机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了参与各方面的“多赢”目标。

以醴陵陶瓷产业园内主要企业为代表的陶瓷企业对陶瓷学院进行了必要的设备、资金和新工艺、新技术的投入,与陶瓷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配合陶瓷学院实施“1+2”教学组织方式,与陶瓷学院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与陶瓷学院进行“订单”人才培养合作,承担了陶瓷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项目实训、双师素质教师培训、接纳学生就业。同时,陶瓷学院为企业培训职工,参与企业的技术更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投入方面主要承担了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生助学金以及为鼓励本地生源的其他奖励基金的资金任务。企业奖学、助学金的设立,帮助贫困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让优秀学生产生企业文化认同感,进而也激励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到企业的“用人订单”中来,最终实现“优单输出”。这样的良性循环模式,企业在本合作模式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利益,必然强化其与学院长期合作的动机与动力,进而为更深层次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作为本模式中的核心者——办学主体,从政策争取、资金投入、教书育人、实训拓展等多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观念,以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寻求合作对象,在产学研合作中面向市场准确定位,坚持以“三个适应”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即专业设置适应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需要,教学内容适应于职业岗位需要,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于企业行业用人需求。通过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集中一切力量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尤其是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形成对合作企业的人才、技术“小高地”,以“研”为纽带,将“产”“学”紧密结合起来,带动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2012年5月18日,我院与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议仪式正式签约。本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轮训、专业建设、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合作申报、新产品开发、专利技术转让、合作建设湖南省“绝缘子材料研发中心”以及在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学院教学实习实训和科研试验基地等方面达成了全面的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签署将对陶瓷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作为合作方中的另一员——科研机构,以醴陵釉下五彩瓷国瓷研究所为代表,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提供“研”的纽带作用,与学院、企业一起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共同研究确定教学计划与安排,这样不仅强化了为合作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也提高了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为科研所的技术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本合作模式各个环节更加有效、紧密地结合起来。陶瓷学院与湖南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12年“国瓷杯”陶瓷创新设计大赛于2012年5月份在醴陵举行。本次大赛以“传承与创新” 为主题,意在通过创意设计引领陶瓷设计领域的新理念、新品位,让陶瓷不只是陶瓷,赋予陶瓷作品一定的时代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时代审美感,增强它的艺术感染力。本次大赛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国内日用陶瓷与陈设陶瓷的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当代陶瓷产区在产品造型和花面上的创新设计水平,树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陶瓷设计新理念,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优秀设计师、业内知名院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对陶瓷学院的一次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

第二,建立了基于职业活动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为相关院校同类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到醴陵市50多家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岗位群知识能力要求进行了调研,与湖南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醴陵骨干陶瓷企业就陶瓷行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技能考核标准设置进行了研讨,研究制定了陶瓷工程、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训标准,建立了兼职教师库。

(1)、完善了基于职业活动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项目课程体系 依托醴陵陶瓷产业的优势,在董事会的指导下,与湖南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华联瓷业集团等董事会成员单位合作,共同分析陶瓷产业人才需求,明确陶瓷学院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为陶瓷造型设计师、陶瓷艺术装饰美工、陶瓷雕塑师、釉下五彩工艺师。进而对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与企业专家一起对工作过程分析和项目课程工作遴选,将企业设计生产标准融入项目导向的核心项目课程,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课程标准。

(2)、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

利用董事会成员单位在生产技术与工艺方面的优势,与其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等专业教学资源。同时,将企业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项目、生产资料素材、技术、管理文件等逐一收集,补充实训教学和双证书教学资源库。

根据陶瓷工艺生产过程,与董事会成员单位合作开发了基于3Ds max的陶瓷成型三维制作软件和在线案例演示教学平台,共建专业教学网站和课程,包含项目发布、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成果验收及项目展示的适时互动网络系统。

(3)、建立了兼职教师库

为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国家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并建成兼职教师库和校企人员交流平台,实现师资共享。现在,陶瓷学院专兼职教师质高量增,已达25名,其中教授5人,省以上艺术大师6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主持的省级以上项目30多项,获奖产品20多项。

第三,“工作室+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相关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作用。教育教学中贯彻“手脑并用、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在湖南醴陵陶瓷研究院引入了企业规范的管理模式,健全设计工作室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了真实项目来源网络,按照“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实训指导个性化”的原则,与董事会成员单位共同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完善了“工作室+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工作室+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对接陶瓷产业,与企业合作完善“工作室+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的设计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成立项目工作组,按照企业项目设计的规范流程和管理模式组织设计创意与方案推敲,形成若干个满足企业要求的提案。企业采纳提案后,项目工作组全程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市场推广。通过不断践行“项目制作——企业采纳——市场推广”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符合湖南陶瓷设计产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建立项目实训管理机制,践行真实项目教学

通过校企共同监督,系部、专业、工作室及项目组的共同管理,形成企业规范化管理的真实工作环境。与董事会成员单位保持良好的项目合作联系,通过师生项目组完成大量的真实项目,形成良性循环的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企业化管理的小型艺术陶瓷公司,提供了若干个创业平台,建立作品应用推广奖励机制,扩展与企业技术服务合作,扩宽真实项目来源网络,使学生提前进入创业阶段和就业角色。

第四、筹建了全国首个研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南醴陵陶瓷研究院,已开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准备将实验室建成湖南陶瓷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中心和推广中心,充分服务于区域经济。

2011年7月,与醴陵市政府、相关企业一起建立了的全国首个研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釉下五彩瓷的醴陵陶瓷研究院。该研究院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陶瓷学院为依托,传承文化遗产,与企业合作开展了技术培训、研发、推广、咨询服务,为醴陵陶瓷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撑,也使陶瓷艺术设计及其他相关专业充分融入产业,获得更为丰富行业发展动态、技术进步等资讯,促进了专业发展。近一年来,为醴陵市陶瓷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新技术培训1500人次,技能培训1300人次,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项目实施1年来,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完善实习实训基地设施、不断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二○一二年七月十五日

关于征集江西教育改革发展典型经验(案例)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集福建省教育改革发展 典型经验(案例)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高等院校,省属中职学校,省教育厅直属单位(学校),福......

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我们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下辖5镇11乡,148个村,耕地面积318万亩。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马铃薯最佳生产区,特......

发展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典型经验

发展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典型经验及政策规定(县委组织部整理)2013年12月目录一、山东省外1、经验做法——苏州市等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处 朱小明处长(0512)68075911 ***......

借鉴典型经验 促进小城镇发展

借鉴典型经验 促进小城镇发展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总结交流几年来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的经验,明确下一步我国在新形势......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典型经验材料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加快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步伐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县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解决"入园难"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

下载教育改革发展典型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改革发展典型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