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_发展乡土文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8:57: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乡土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展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乡土文化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予以分析,为其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土文化、职高政治、教学

乡土文化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总和的一种意识形态。乡土文化中不仅民族智慧和民族情感,又兼又人文性、知识性和伦理性。新大纲中指出“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人文性教育的要求,通过教学中的乡土文化熏染,培养学生对家乡上虞和的热爱,唤起国家的政治自豪感。乡土文化实际也是职高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

一、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1)上虞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的国家,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之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虞是中华孝德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孝贤辈出。乡土文化与职高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实际是对上虞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对上虞传统的语言文化、乡土的亲和感,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和价值。

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同时,接触自然、历史、艺术等等方面,有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政治素养。发扬乡土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实现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传承发扬传统乡土文化的双赢。

(2)职高教育现状的需要 现阶段,大多数职高学生是由中学毕业后上职高。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双差生,成绩和品行较差。政治课堂教学往往单一地依赖于教材,忽略乡土文化,偏离实际,学生久而久之会有厌学、叛逆情绪。政治科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上虞乡土文化中孝德文化渗透到教育中,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让学生带有家乡文化中灵气与“地气”,对家乡产生的热爱之情和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3)塑造学生世界观、提高实践能力的契机

学生生活在“德孝“的文化之乡,通过乡土文化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利用乡土对学生“近、熟、亲”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自身周围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生通过政治课堂教学对家乡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使学生培养关注家乡、周围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进一步政治教学目标中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采访,加强学校、学生和社会环境的接触,开拓了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在调查、采访中,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这些实践经验都是书本、教材中的理论获取不到的。

二、在职高政治教学中运用乡土文化(1)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 乡土文化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家乡文化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课堂将更富有亲切感和趣味性。在传授政治知识和素养的同时,有意识地、有目的和乡土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中。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和好奇心往往是求知欲的开始。在课堂教学前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古迹来历或古老歌谣讲起,能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对政治和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展课堂小活动,如讲述上虞的的轶事、古迹,或者让学生唱一首上虞民歌等等。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的乡土文化,表达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2)开展乡土文化课外活动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人们也慢慢认识到课外活动实际也是文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去探究、发现乡土文化的精华,既是新课改的精神,又对构建开放性政治课堂教学和开放式课堂的探索。职高学生精力充沛,对外界的一事一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这类走出校园的课外活动。在快乐中开阔视野,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自然和谐,激发对家乡的热爱,继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落户上虞,教师可以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用自身行动行孝,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和父母长辈谈心,崇尚孝德,践行孝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上虞历史名胜古迹,了解“孝德”的历史传说,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课堂和书本外的生活知识或采访调查乡土自然生态环境,或研究上虞的饮食文化等等。让同学们亲身感悟和体验乡土文化的灿烂辉煌,写出心得体会。此外,在课外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手抄报、歌舞表演、调查结论分析、演讲等方式来分享和交流自己对家乡历史、政治的认识。

当然,开展课外文化探究活动不仅讲究活动的开放性,也要以当地的环境条件为参考,以实际的客观现实为前提,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从物质文化条件出发,在活动中突出乡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3)研究上虞的特色文化

北大教授钱理群呼吁“认识你的脚下的土地”,正是认识家乡、爱家乡的情感中升华对一个国家的热爱,爱家、爱家乡、爱祖国这是政治教学的目的。上虞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孝德”文化,自虞舜以来,孝德文化代代相传,孝贤人物群星璀璨。上虞有文献史料记载的孝贤名人就有50多位。民间流传“一帝三娥”故事在海内外美誉度都很高。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探究心,引导学生研究家乡历史和文化。上虞的历史名人身上有着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这些伟人贤圣的优秀品质对他们的教育影响也很大。

引导研究上虞的特色文化,用乡土文化培植和熏陶学生的情感,不仅拓宽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注重能激发学生对乡土人文的热爱,了解家乡的大自然和历史,还使学生在研究的上虞文化的同时培养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联系当今政治经济感受时代变迁,从而能领悟到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无形中加强自我的道德政治素养。

(4)多手段多角度展现乡土文化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信息无疑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方式。乡土文化也不是单一的历史,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家乡的地理地形、风俗节日、生产生活经验。教育学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我们就生活在乡土

文化中,学生最为熟悉的也是家乡,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环境谈政治理论知识,学生更为容易接受,学到的知识很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现阶段,上虞地区的教学设备水平普遍有多媒体平台,特别是电子教材和多媒体影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平台采用音、影、画全方位的展现,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为乡土文化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很多便利。多媒体平台可以带学生感受远古上虞文化的发源,拉进时空的距离,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会更大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在利用这一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和资源丰富,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多元的上虞乡土文化风情,打破政治课堂教学沉闷、死板的理论的课堂气氛,创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来,了解家乡、国家的政治文化动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媒体的课堂展现多彩的乡土文化,分享家乡、社会、国家的最新讯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有自己正确的政治信仰。

所谓“文史不分家”,其实每个学科都是紧密相连的,乡土文化与政治课堂教学也是同理。源远流长并一直变化的“乡土大世界”为政治课堂教学提供新鲜和活力。因此,作为职高的教师更应长远地立足乡土文化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是德育的形象化,克服空洞的理论传授,带领学生走出教材、校园,走进家乡、社会大课堂,探索新型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康喜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政治教育实效[J].甘肃教育,2014(9).[2] 徐水群.融入乡土文化 激活课堂教学[J].福建教学研究,2013(7).[3] 郭子龙.积极运用乡土文化服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师道:教研,2011(10).

乡土文化

学乡土文化 建精神家园山东省嘉祥县第四中学 张忠先摘 要:挖掘乡土人文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游览乡土人文景观,拓展传统文化内涵;收集地方俗语、谚语等,丰富语言材料。有效地开......

乡土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孩子拥有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但是农村小孩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他们......

乡土文化

创特色校园 亮校园特色——浅谈如何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乡土文化,是人民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精神与财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的精神之......

绍兴乡土文化

绍兴乡土文化一.跟着课本游绍兴镜湖嵇山我家园,禹陵兰亭耀江南。青史刻进石板路,烟云吹满乌蓬船。解读鲁迅 走进《故乡》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活动举例:访草园 探三味 参观鲁迅少年......

挖掘乡土音乐文化

挖掘乡土音乐文化展现民间音乐风采记《走进台州》音乐研讨会暨台州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由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路桥教育局承办的“《走进台州》音乐研讨会暨台州市小学......

下载乡土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土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