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 皖江城市带后劲飙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 皖江城市带后劲飙升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意义重大。至此,安徽新一轮振兴大幕拉开。
皖江“带”来憧憬
皖江城市带走入国家战略“视野”并非偶然,它是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安徽寻找“入长”切入点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吕连生教授见证了“皖江城市带”从破题到诞生的过程。他介绍说,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是高层领导首次提出“泛长三角”概念。
同年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阐述了“泛长三角”。此后,安徽就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抓好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谋划。
随着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优势在减弱,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愈加迫切。而广大中西部地区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以安徽为例,专家测算,当地生产成本相比东部沿海要低30%至40%,企业在沿海地区生产亏10%,转移到安徽生产可能赚20%至30%。
“在此背景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这是国家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吕连生分析说。
“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已形成趋势并具备一定规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吕连生介绍说,奇瑞的蓬勃发展,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而来;芜湖机械工业园内,来自浙江省玉环县的机械加工企业集群式转移过来;总部设在上海的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江森自控公司落户芜湖,与奇瑞共同组建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上海焦化年产20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落户巢湖市无为县„„
皖江“底气”很足
“皖江规划”顺利“出炉”的背后,是安徽“底气”盈足———具有区位、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内需拉动等综合性比较优势。”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说。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都在长三角经济区辐射半径内。目前,皖江城市带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带”上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也只需3个多小时。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安徽省政府驻沪办主任高洪博士介绍说,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这一“带”是较早对外开放的地区,民营经济不断成长,加工制造业优势明显,现代农业潜力巨大,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65个省级开发区。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
近年苏浙企业大量涌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皖江城市带”投资创业。据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介绍,目前在皖浙商人数超过50万。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到芜湖投资的企业有180多家,像上海新纽投资公司、上海龙云集团等都发展非常好。上海绿地去年进入芜湖市,在当地摘牌了2500亩土地;上海世贸集团投资20多亿元建设滨江集团,一期已经完成。
“飞地”概念可“拿来”
根据规划,示范区将设置两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也提到要设置一些合作共建的“飞地”。对此,安徽省省长王三运表示,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集中区,这是一个突出亮点,其目的就是打造一个集约平台,包括项目、产业、功能、要素等多个方面的集中、集约和集成。
王三运举例说,目前很多地方已经有成熟经验的“飞地经济”概念,皖江示范区也可以“拿来”使用。一些沿海地区感到自己的一些产业难以割舍,不愿意成建制转过来,就可以委托皖江示范区来开发,可以是独立开发、联合开发或者委托性开发。“我们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这是我们建设集中加工区的一个新的重要想法。”
目前,安徽宣城等地已和沪浙一些区县共同设立了开发区,形成了园中园、托管园、共建园等合作模式。其中,共建园是目前主流的合作方式,双方利益主要通过总部经济和GDP、税收两块实现。
但一个关键的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让产业输出地有积极性,比如,产业转移到安徽某地,则GDP权重全部纳入当地统计,并不计入输出地GDP总额中。对此,安徽方面提出了建议,如“允许GDP统计数据在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分解”。据悉,更为具体的思路正在研究之中。
记者从宣城市发改委了解到,去年初宣城探索“飞地经济”。目前,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玉环机电工业园已开工建设,有22个项目签订框架协议,3家企业已开工建设。上海淀山湖工业城、温州瑞安工业园已签订协议。浙商资本工业园框架协议正在洽谈。可以说,“飞地经济”有了实质性突破。
争相投资这片热土
“皖江规划”的出台,让长三角企业心潮澎湃。
上海企业家张胜利到合肥投资已经8年,“起初公司在合肥只有1.73亿元,今年超过了30亿元,明年将达到50亿元。”张胜利说,前不久在沪召开的沪皖项目对接会上,他们公司又与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签约投资落户园区项目。“皖江城市带受到国家重视,我们投资更有信心了。”
据了解,此届沪皖企业对接会上共签约8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08亿元。其中,上海胜华电缆集团签订的滨湖物流仓储总部经济产业园项目投资额高达35亿元。
据安徽省政府人士介绍,沪皖产业合作已建立起联动长效机制,双方互通产业发展信息,搭建产业合作对接平台。在近两年内,两地企业间项目对接超过110项,协议投资额达1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万余沪商在皖创业投资,累计投资额过千亿元。
“皖江规划”出台后,在国家层面肯定会有相关优惠政策。王三运表示,从安徽来讲,将会从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提供一些方便和优惠条件,优惠政策正在进行深入论证当中。
长三角一些企业已经把目光聚焦皖江城市带。上海市商会副会长、普陀区工商联主席汤亮告诉记者,近期他将组织几批会员赴当地考察。浙江金大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拯救汽车服务公司等长三角众多企业跃跃欲试。前几天,马鞍山、芜湖等地的领导,专程来到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洽谈项目合作。
皖江城市带必将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投资热土!
链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 其一,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具体地说,一方面,......
关于定远县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一、认真领会规划思路,从长远入手现阶段我国已迎来了都市经济圈快速发展的时期,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简称长三角,是我......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全面履行教师职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
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座谈会发言材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省大规模承接长三角辐射开拓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