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_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1:30: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

第一章 原始美术

(一)原始陶器艺术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

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

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

1、原始陶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内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等

(三)原始雕塑

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第二章 先秦美术

(一)先秦青铜艺术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

2、青铜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3、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动物(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样(底纹或细部)两大类,造型装饰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二)先秦雕塑艺术

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

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与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b、表现于器物的耳、盖、扣、嘴等附件上的立体雕塑。

2、简述先秦时期的雕塑艺术

就制作材料来看,大致可分为青铜雕塑、玉石雕塑、陶雕三类。

青铜雕塑主要指青铜器上的立体雕塑附件,可分为动物形象造型和器物附件立体雕塑。

玉石雕塑历史悠久,商代的成就最为显著,有大型大理石立雕,也有表现动物的小型雕塑

陶塑相对青铜玉石,为数较少,商代中期内容逐渐增加,商代后期以后由于玉石雕塑显著增多,陶塑大为减少。

(三)先秦绘画

1、三幅先秦帛画的名称、内容、性质

《龙凤人物图》长裙细腰女子,双手向前合掌,前上方画一龙一凤。有引魂升天的性质。

《人物御龙图》危冠长袍侧身贵族,驾驭巨龙飞天的景象

《缯书》以文字为主,四周画有神及动物的形象。最为突出的是三头人物形象。

2、战国帛画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

用笔用色等绘画创作实践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墨线勾画人物的技法为后世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章 秦汉美术

(一)秦汉绘画

1、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帛画的主题、特点

主题:乞求灵魂归天;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机的将三部分贯穿起来,罕见的表现手法,画面突出了墓主的高贵身份。

2、西汉长沙马王堆3号墓帛画的绘画技巧

绘画技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应用正侧半侧等多种手法。

3、山东金雀山西汉帛画的绘制方法

灵活运用淡墨线与朱砂线起稿,然后分别用各种色彩平涂。(没骨画法的先驱)

4、秦汉墓室壁画兴起的原因 受壁画盛行风气的影响。

5、汉代墓室壁画的重要代表、主要表现题材 重要代表:河北望都1号东汉墓壁画,汉代帛画主要反映墓主企望升天以及表现死者生前的显赫生活。题材有80多项,如城池幕府,乐舞百戏,庄园生产,孝子列女等等

6、汉代宫廷绘画的主要职能

出于宣传或政治目的7、汉代文人画家代表人物

张衡,刘褒,蔡邕,赵歧等

(二)秦汉雕塑

1、秦代陶塑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点

皆为手塑,风格写实,形象纯朴,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重复,气势雄伟。

2、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的手法及代表性的石雕

手法上采用因材施雕的技巧,代表性的石雕是《马踏匈奴》

3、汉代陶俑的主要分类

王侯兵马俑,民间日用俑

4、汉代青铜塑像的杰出代表作品:《马踏飞燕》

(三)秦汉画像石、画像砖

1、画像石、画像砖的概念

画像石: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

画像砖:秦汉时代的建筑装饰构件

2、秦汉画像石、画像砖的两种制作方法

3、秦汉画像石、画像砖兴盛的原因

兴盛的原因: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奢侈生活或出于辅助政教的需要。

4、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分布地区及艺术表现特征

画像砖西汉以洛阳、郑州为中心,东汉以湖南四川、江浙为多;

画像石大致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的北部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

艺术表现特征。。。

5、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题材与表现内容

a、反映劳动与生活的情景:如农民劳动场面、统治者奢华生活等。

b、反映历史故事与宗教神话传说的(四)秦汉工艺美术

举例说明秦汉金属工艺、漆器工艺与染织刺绣工艺的艺术成就

如有名的“长信宫灯”,将人物造型、通烟、照明灯相结合,是审美与实用完美的统一。

P66未整理。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一)南传佛教美术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的风格特点

源于秣莵罗风格,抽象、脸型短圆、眼球框较大,发型有螺状肉髻、螺发、肉髻三种。

(二)北方佛教美术

北方佛教造像几大石窟的艺术成就及造像风格特征

云冈石窟:造型气势雄伟,内容丰富,继承发展秦汉传统,吸取融合外来精华。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延续,风格汉化,表现手法更加纯熟,精巧。

巩县石窟寺:脸型方圆、体型丰腴,注重内在性情刻画。

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泥塑

南北响堂山、天龙山石窟:脸型圆浑、衣褶贴身、线条柔和、造型写实等

(三)魏晋南北朝绘画

1、魏晋南北朝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风格特点、代表作品

曹不兴(较早的佛像知名画家)卫协(曹不兴之徒,《史记伍子胥图》、《张仪像》等等)

戴逵(三马伯乐图、孔子弟子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陆探微:风格秀骨清像,从师顾恺之

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

将少游、杨子华、曹仲达

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

《女史箴图》:绢本、墨画淡彩,横卷十二段,每段有葴文

《洛神赋图》:以连环画的长卷形式表现曹植《洛神赋》,采用勾染的表现手法

《列女仁智图》:用笔刚劲,强调晕染

3、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发展状况

三水画在晋代成为了独立的画科,南北朝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开启了隋唐山水画的繁荣局面。

(四)绘画理论

1、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几篇画论著作

顾恺之《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谢赫《古画品录》,宗炳《画山水序》,王薇《叙画》

2、山水画形成期宗炳、王微的两篇山水画论著作

宗炳《画山水序》,王薇《叙画》

3、顾恺之的三篇画论及主要论点

a、传神论,b、强调以形写神,c、迁想妙得。

4、谢赫的六法论

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一)隋唐五代人物画

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

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

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

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

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著

3、尉迟乙僧的绘画特点

佛教画为主,西域特征。

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

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风:工整而妍巧,肥硕而浓丽。

周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

风格: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5、孙位及其作品

孙位《高逸图》

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

周文矩:《宫中图卷》《重屏会棋图》等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王齐翰:《勘书图》 卫贤:《高士图》《闸口盘车图》

7、中国人物画的“四家样”及各自的风格

四家样:张僧繇、周肪、吴道子、曹仲达

风格。。?

(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画

1、隋展子虔的代表作品及其在山水画史上的意义

展子虔《游春图》,今存最早的一幅完整的三水画。

2、唐青绿山水画派画家李思训、李昭道及其作品

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父 子

3、唐代水墨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王维、张璪、王洽等等

4、王维的山水画及技法特点

水墨渲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涉古今。南宗画派鼻祖

5、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荆浩、关仝及其作品、风格

荆浩:北方山水,《匡庐图》

关仝:师法荆浩 传《山豀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

6、五代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董源、巨然及其作品、风格

董源:《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夏山图》等,擅长用披麻皴

巨然:董源弟子,其画轻岚淡墨、烟云流动。

(三)隋唐五代山水花鸟鞍马画

1、鞍马题材画家及代表作品

曹霸(作品今皆不存)

陈闳《八公图》

韦无忝(记载《习马图》《散马图》等皆不传世)

韩干《牧马图》《照夜白图》

韦偃《双骑图》

2、画牛名家及存世作品

韩滉《五牛图》、戴蒿《斗牛图》

3、唐代花鸟画代表画家及艺术成就

薛稷:擅长画鹤、殷仲容:擅书画

边鸾:花鸟画祖师

4、五代花鸟画“徐黄异体”指哪两种风格,各自有何特点

黄筌 “黄家富贵”;首创没骨法

徐熙 “徐家野逸”;线条为主 色彩为辅

(四)宗教墓室壁画及石刻线画

唐代宗教壁画和墓室壁画与当时绘画的相互影响。。

(五)隋唐五代雕塑

1、唐代陵墓石雕艺术的代表

唐太宗的昭陵、高宗及武则天的乾陵、武则天母亲的顺陵

2、隋唐重要的雕塑家

韩伯通、宋法智、吴道子、杨惠之、张阿乾、王耐儿等。

3、唐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融会了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的成就,又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域外艺术的养分,雕塑艺术到盛唐时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主要表现在陵墓石雕、宗教雕塑、陶塑等。

宋代画家郭熙受杨惠之启发,创造了塑绘结合的“影壁”艺术。

(六)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唐代陶瓷美术的代表作品

唐三彩:低温釉陶 第六章 宋元美术

(一)宋元山水画

1、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 ?

1.李成:多写寒林平远风光,《读碑窠石图》气象萧疏 烟林清旷

2.范宽《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岭,雄奇壮伟,笔力坚实,山石作“雨点皴” 3.郭熙《早春图》以幽奇神奥取胜,布置巧妙,变化多端。山石如“乱云”。树如“蟹爪”

4.赵伯驹和赵伯骕兄弟:《江山秋色图》《万松金阙图》精工之极,又有士气。

2、郭熙山水画论《林泉高致集》的主要观点

提出“三远”构图置景法;即“高、深、平” 提出山水画价值论

提出山水画学习方法 提出对山水美的观照 提出山水画对修养的积炼和对精神的涵摄作用

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 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鱼隐图》 大斧劈皴、水墨苍劲 刘松年:《四景山水》斯文 细腻

马远《踏歌图》一角构图、人物情节与山水结合 夏圭《山水十二景》善于半边取景

4、两宋其他的山水画家

许道宁、翟院深、王诜等,燕文贵,赵令穰,米芾父子,王希孟

萧照、马和之、江参等

5、元初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画风

《鹊华秋色图》;倡古排宋、清雅朴素、书画结合。

6、赵孟頫倡导的“复古”的含义

提倡古意,力排南宋画风。

7、元四大家的代表作品、风格特征

黄公望《富村山居图》水墨或浅绛设色,表现江浙风光 吴镇《渔夫图》重用墨,多湿染。

倪瓒《渔庄秋霁图》多瘦树平坡 王蒙《青卞隐居图》千岩万壑、茂密高峻,构图多为高、深远

8、元代山水画的其他代表人物

钱选、高克恭、赵雍、曹知白、唐棣、朱德润、盛懋

(二)宋元人物画

1、北宋宗教人物画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艺术特点

武宗元、师法吴道子,《朝元仙仗图》

2、南宋减笔人物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梁楷《布袋和尚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斫竹图》等

3、宋代风俗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张泽瑞《清明上河图》

4、元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

1钱选和赵孟頫古意画风 2张渥的白描人物 3王绎的肖像画

5、元代宗教壁画的代表

佛教的莫高窟3号窟和西藏寺庙壁画 道教的永乐宫壁画

(三)宋元花鸟画

1、宋代画院机构名称《翰林图画院》

2、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作品及风格

《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柳鸦图》 微宗以工整细致色彩绚丽见长,重写实。

3、宋代画院的其他花鸟画家代表人物

赵昌(善用色)易元吉(善画猿)、崔白(多才多艺)、李迪(脱离黄家富贵,向荒疏淡逸方向发展)林椿(工整细腻)

4、宋代文人花鸟画家的代表人物

文同,擅长画竹《墨竹图》、僧仲仁和赵孟坚,都以画梅著称,5、元代花鸟画的两大风格

体院风格花鸟,工笔设色,代表有钱选、赵孟頫、任仁发和王渊。文人花鸟,代表有:李衎、赵孟頫、柯九思、王冕、王渊等。

6、元代擅画竹、梅、墨花墨禽的代表人物

李衎(kàn)画竹、王冕画梅、王渊张中墨画墨梅

(四)宋元雕塑

元代宗教雕塑的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元代雕书最大特点是宗教题材与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趋势。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居庸关过街塔的天王像;杭州飞来峰的摩岩造像;洛阳白马寺十八罗汉像和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像。

(五)宋元工艺美术

1、宋代五大名窑及各自特色

”定、汝、官、哥、钧“是闻名于世的宋代五大名窑。

1汝窑:釉质莹厚滋润,葱绿或深灰色,有印花、刻花。2钧窑:胎骨为羊肝色、厚而不透明,窑变色斑美丽无比。以紫、红、青、白闻名。3定窑:白釉瓷器为主,坚细轻巧、花纹图案风格典雅

4官窑:釉色有月白、粉青、大绿等 哥窑:百圾碎、鱼子纹,釉色有月白、粉青等。

2、元代瓷器产地及各自特点

南方的景德镇、龙泉窑和北方的钧窑

景德镇:白瓷得到发展,釉里红装饰,粗大、厚重、朴俗 龙泉窑:釉色青中带绿、供应出口。钧窑:粗。

第七章 明清美术

(一)明清山水画

1、明代浙派山水画家及作品

明早期山水代表,师承南宋院体。戴进(浙派创始人)《风雨归舟图》《渔舟伯月图》《春山积翠图》《溪堂诗意图》等

吴伟:《踏雪寻梅图》《长江万里图》《雪景山水图》《灞桥风雪图》 等。蓝瑛:《山水册》《秋壑霜林图》《溪山曳杖图》

2、吴门四家的作品及风格特征

明中期,吴派兴起,始创于沈周,成于“文徵zhǐ明”,另有唐寅、仇英等,沈文唐仇合称“吴门四家”

1沈周:早期谨细,师法王蒙,后期粗简,师法吴镇。《吴门十二景》《庐山高图》

2.文徵明:也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等

3唐寅(唐伯虎):题材处理方面更重思想性。《骑驴归思图》《春山伴侣图》 4 仇英:青绿水墨均有,《桃源仙境图》《停琴听阮图》

3、明代后期华亭派的代表人物

明代后期,上海松江一代。代表人物为董其昌:扭转了吴浙两派的颓风。他提倡摹古,师法董源、米芾等

4、董其昌的画风及代表作品

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的表现力。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实,追求画面的含蓄性。

画风有两种格调:一是枯笔水墨,一是没骨或浅绛

《仿米氏水墨山水图》《仿唐代扬升没骨山水图》《秋兴八景图》

5、明代其他著名的山水画家及作品

较有名的还有早期的王履《华山图》、王绂fú《山亭文会图》《凤城饯咏图》,中期的周臣《田家图》培养了唐寅和仇英。

6、清初“四王”、吴历的艺术风格

王时敏:师法董其昌,“画不在形似,而在笔墨之妙”。早期淡雅温润,工整精细,晚年作品较为粗疏,荒率苍莽之气。《夏山飞瀑图》等

王鉴: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浮岚暖翠图》等

王翚huī:对古人激发涉及面最广。作品虽多仿古,却具清丽深秀风致,功力深厚,但有时过于圆熟或刻露。晚年脱落,转有苍茫之致。《溪山渔乐图》

王原祁:王时敏孙子,自称笔端“金刚杵”。擅长枯笔焦墨,层层皴擦,不厌其烦,韵味厚重,“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 吴历:集各家之长,创立自己的面貌,创造了“阳面皴”

7、清代三画僧的艺术风格

弘仁:“敢言天地是吾师”,画布局奇兀,近景大岩壁立,远山缥渺朦胧。

髡kūn残:他的绘画分两部分,即师法前人和师法造化。传统与造化相融合,形成了自身风范。

石涛:大胆的革新与创造精神,力倡革新,打破前人巢臼,扫除当时萎靡之风。

8、“金陵八家”的代表人物 龚贤、樊圻qí、高岑cén、邹喆、吴宏、叶欣、胡慥和谢荪

龚贤成就最高,其风格分为黑龚、白龚两种,“白龚”指其简笔无皴或少皴的作品,“黑龚”即为晚期作品,《溪山无尽图》《挂壁飞泉图》等等。

(二)明清花鸟画

1、明代宫廷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及风格特点 边文进:擅长画果翎毛,取法“黄家”,代表作有《竹鹤图》

林良:擅长水墨花鸟,造型准确,法度森严,用笔粗阔有力,用墨豪放。对文人花鸟画的真正确立起到了开启作用。代表作《雄鹰八哥图》

吕纪:有工笔重彩《桂菊山禽图》 也有水墨淡色写意《残荷鹰鹭图》;

2、吴派文人花鸟画的代表作品

吴派花鸟画反映了文人花鸟(题材和技法)在明代的发展,沈周《枯树八哥图》《墨花图》《慈乌图》

文徵明:兰竹题材较多《墨竹图》《寒香仙伴图》 唐寅《春雨鸣禽图》《墨梅图》

3、明代大写意水墨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与影响 陈淳《葵石图》开启水墨大写意花鸟风格。

徐渭《杂花图卷》真正完成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画家。笔势狂逸,墨汁淋漓,是写意花鸟画成熟的标志。

4、清代恽寿平、朱耷花鸟画的风格特点

恽yùn寿平:或纯色作画,寓色于笔,明丽清润,造意精微;或墨色并用,相映成趣,点染雅淡,疏秀飘逸。朱耷dā:简括、夸张、变形

5、“扬州八怪”的代表性画家与风格

汪士慎、黄慎、金农、李鳝、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

1郑燮xiè:以画竹来表现它的思想情感,提出艺术应心摹手追以气韵为先,代表作有《丛竹图》

2李鳝:用笔奔放自如,在题材、笔墨上,大胆地创新。代表作:《芭蕉睡鹅图》《松石牡丹图》

3.金农:构图别有意境,形象古拙,笔墨凝重,风格高古,擅画竹

4.黄慎:人物为主,山水花鸟为次。5.汪士慎:以画梅著名,密蕊繁枝,清淡秀雅。

6.高翔:也以画梅著名,还能山水肖像 7.李方膺:画梅兰竹菊,落笔磊落飞动,晚年专工画梅,以瘦硬见长。8罗聘:金农弟子,八怪中唯一能画壁画的。见多识广。

6、“海上画派”的代表性画家

海派求变化,喜创新。生机勃勃,不守成规。

三任(仁熊、任薰兄弟,徒弟任颐)、赵之嫌(创立海派基调)、虚谷、吴昌硕。

(三)明清人物画

1、明代浙派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人物

取法南宋院体,笔墨以粗放苍劲为特色,画面注重气势

代表人物有:郭诩,吴伟,戴进(三人均有工整粗放两种风格)

2、唐寅、仇英的人物国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

吴派唐寅:水墨写意和工笔重彩。《秋风纨扇图》(兼工带写)为其水墨作品代表。工笔代表为《孟蜀宫妓图》(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

仇英:也有细工设色和粗简水墨两种画法。工笔重彩《捣衣图》;粗笔水墨《柳下眠琴图》

3、“南陈北崔”的代表人物及画风 陈洪绶:人物成就最为突出。夸大、变形的风格特征,人物奇古艳雅;《仕女图》细秀清淡,具古典之趣。《笼鹅图》;

崔子忠:画风也以高古变形为特色,但比陈洪绶温和。《云中玉女图》《杏园夜宴图》

4、明代肖像画的代表画家及技法特点 丁允鹏:擅人物,早期用笔文秀细腻,晚年变得粗厚苍劲、自成一家。《漉洒图》《洗象图》

曾鲸:受西洋人物画影响,并将其融入传统肖像中而别开生面。《张卿子像》

5、清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

清代人物画家前期以禹之鼎、焦秉贞、改琦、费丹旭等盛名于世,晚期以“三任(仁熊任薰任颐)”为代表。

陈洪绶体系:高古雄伟,笔力劲健(前期高其佩〔创“指头画”〕苏六朋苏长春,晚期“三任”);

仇英体系:精密工丽,灵秀艳逸(禹之鼎〔以白描取胜〕、郎世宁、焦秉贞、冷枚)

(四)明代壁画、版画和年画

1、明代版画的代表作品

较有名的有:西厢记插图、水浒传插图、青楼韵语插图、牡丹亭插图、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jiān谱

2、明代年画的产地及各自的风格特点

天津杨柳青年画:受北京版画和院体画影响,精细生动,设色鲜雅,题词讲究。追求绘画效果,彩色套印与彩绘结合,具有悉尼辉煌效果

苏州桃花坞:受南方版画影响,严谨精致,人物作微笑表情。着重描绘日益繁荣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

山东潍县杨家埠:造型夸张,完整饱满均衡有装饰,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善于表现农村生活风俗和民间戏曲故事。具有很强的民俗特色。

(五)明清雕塑 明清雕塑的特点

其中的仪卫雕刻(如明代石狮形象)与宗教雕塑,特别是在朝廷官府直接控制下所产生的作品,规模大,材料贵重,制作精细,但大多缺乏创造性和生命力。而一些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较密切关系的小型玩赏性雕塑,则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新成就(如天津的“泥人张”)。

(六)明清工艺美术

明式家具的特点与主要产地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线条流利,装饰适度。重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声场中心苏州与广州。第八章 近代美术

(一)近代中国画

1、近代中国画的三大分期? 近代美术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美术的近代化(1911-1927);

2、中西美术混流(1928-1937);

3、现实主义美术鼎盛和向现代转型(1938-1949)近代中国画的三大流派:

1、北京画坛(绘画风气趋于保守,陈师曾);

2、海上画派(继承扬州画派的创新精神,一定程度接受外来文化艺术影响);

3、岭南画派(受外影响,大胆融合西洋画法以革新国画,高氏)。近代中后期杰出国画家有张大千,溥心畲,黄宾虹,齐白石。

2、北京画坛的代表性画家及各自特点

陈师曾:主张中国画革新,率先反对“四王”的复古陋习,努力恢复中国绘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吸收西洋画对景写生之长,形成他开创的写生法。金拱北:博物馆事业奠基人,民国前期画坛上力倡传统的主帅。还有萧俊贤、姚茫父、陈半丁、齐白石等。

3、“画坛三重臣”指哪三位画家及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徐悲鸿:远洋功习油画,回国主要精力放在艺术教育和改良中国画上,浑厚扎实的写实功力,作品蕴含着深刻思想,作品分西洋画和中国画两类,以人物为主,动物风景为次;

刘海粟:创办中国第一所美术学院——上海图画美术院,注重个性发挥,气度豪放、笔势奔逸、敢于创新。

林风眠:认为一年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其绘画感情色彩浓郁,线条流畅奔逸,色墨浓重大胆;方形构图不留白,画面浓重饱满。以富于哲理性的主题和新颖的形式刷新了中国画坛。

(二)近代西洋画

油画在中国近代是如何发展的启蒙时期,出现了李叔同、李铁生等赴日赴欧学习了近代美术的先驱。李叔同成为了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传播西洋美术的第一位启蒙者,启蒙时期的重要画家还有周湘、陈抱一等。

西洋画传入中国后曾兴盛一时,之后开始动摇,期间出现了颜文梁、陈抱

一、潘玉良等西洋化阵地的坚守者。

之后又出现了李毅士、汪亚尘等中西绘画合璧的佼佼者,以及出现了油画民族化的代表唐一禾、董希文、吴作人等。

(三)近代版画的代表画家及风格特点李桦、黄新坡、古元、彦涵、力群、胡一川、江丰、陈烟桥等。

中国近代版画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发展与战争相伴。具有它特殊的意义。

(四)近代雕塑在写实造型方面的突破及代表人物

以20-30年代江小鹣、李金发和40年代的刘开渠、王临乙、滑田友为代表,他们相继出国学习西方雕塑观念和艺术技巧。

20年代上海美专等学校设立雕塑科造就了中国第一批雕塑人才,近代雕塑曙光显现于1929年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展出雕塑作品50多件。具有深远意义。

30年代南京各界成立了孙中山铜像委员会

经过这些先行者的努力,给中国近代雕塑带来了新气象。

| 评论(1)

其他答案 共5条

2010-12-26 17:33 琥珀糖de猫 | 三级

人物动态比例:站7坐5盘3半 连线题(以下为正确答案)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 意大利

《思想者》罗丹 法国

《伏尔加河的纤夫》 列宾 俄罗斯

《圣哲罗姆》 丢勒 德国

《格尔尼卡》毕加索 西班牙

《向日葵》梵高 荷兰 结构主义代表:布鲁纳。4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是属于(界画)5美术的分类(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书法等6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齐白石)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张璪)提出的中国美术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好像是这个题目)4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巴黎圣母院)一.填空题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是_鱼纹_。2.商代青铜器上的主要纹样是__兽面纹_。3.《伯远帖》的作者是_王珣_。

4.“秀骨清像”样式的创造者是南朝画家__陆探微_。5.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_吕彦直_。、填空题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 彩陶 的装饰纹样上。

2、在 峙峪 人和 山顶洞 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 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 画像石 与 画像砖。

5、《 霍去病墓前石刻 》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马踏匈奴 》。

6、六朝三大家指的是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 安济桥(赵州桥)。

8、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 吴道子 和北齐画家 曹仲达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9、唐代画马的名家是 韩干、画牛的名家是 韩滉。

12、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 四君子画 ”。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13、元代肖像画家 王绎,驰名江浙一带,著《 写像秘诀 》一书。

1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 陈淳 和 徐渭。

15、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 曾鲸 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6、“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 金农、高翔、汪士慎 等。

17、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 苏绣、粤绣、蜀绣 和 湘绣。

18、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 赵之谦 和 虚谷。

19、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 张长林。20、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 郑曼陀。

21、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 阶段,调整阶段。

22、欧洲历代油画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达芬奇 《拾穗》的作者是 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莫纳 《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

26、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姿态平等、教材处理变式、教学流程清晰、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32、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60教育必须为 现代化建设 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1、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 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为重点。6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 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63、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6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综合实践 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6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着眼于培养学生 终身 学习的愿望和能力。6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 课程 资源。67、教师的素养包括、知识素养及 思想道德 三个方面。

9、我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总结出来的德育经验是“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68、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思维 能力。69、能力有实际能力和 潜在能力 之分。75、南朝谢赫六法:

1、气韵生动;

2、骨法用笔;

3、应物象形;

4、随类赋彩;

5、经营位置;

6、传移模写。76、德拉克罗瓦是 浪漫 主义画家,列宾是 现实主义画家,普桑是新古典 主义画家,毕家索是 立体 主义画家,夏加尔是 现实 主义画家。77、常用的美术字体有 行楷 美术字、隶书 美术字、魏碑 美术字以及 姚体 美术字。79.江南小型私家园林的代表有苏州的 拙政园 留园,上海的.豫园80.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行书、楷书 和草书

84.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 一书中提出了艺术起源的“劳动说”。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提问者认可] |

0 | 评论

2010-12-25 13:36 qinghua2111 | 四级

再不明白就百度一下:北京美术高考网qinghua211 北京72所美术院校

招生简章,考试内容,考试时间,交通路线,全都有

0 | 评论

2010-12-27 16:55 deer麦兜 | 一级

http://wenku.baidu.com/

0 | 评论

2011-1-9 14:51 shenzongshi199 | 一级

每个学校都不同,0 | 评论

2011-1-11 00:11 June景禾 | 一级

填空选择之类的没法发了,我也是后天就考中外美术史了,以下全是自己总结的心血啊!绝对符合题目要求,虽然少了点,你还是先凑合着看吧……

名词解释:(要点:时间,种类,作者,特点)

司母戊鼎 商代鼎形制的晚期代表作品,现存重量和体量最大的鼎,方形,有两直立耳和四个圆柱足。鼎腹四周饰兽面纹和夔(音同葵)纹,耳饰虎噬人纹,内壁刻有“司母戊”三字,表明制作的目的。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动物装饰纹样,正面兽头,图形以鼻梁为轴向两边展开,环眼,有角和眉,张大的口中露出牙齿。一般有头无身,故名。给人压抑、神秘的感受,体现了一种狞厉之美。它所装饰的礼器给人望而生畏的震慑之感。

彩陶 出现于仰韶文化,主要代表类型有西安的半坡和河南的庙底沟。半坡彩陶以鱼纹最常见,红底黑线,生动悦目。庙底沟纹饰源于植物花朵,多为曲线。彩陶的花纹几乎全部集中在器高的1/2以上部位。马踏匈奴 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墓前主题雕塑。战马用身躯把匈奴士兵压倒在地,巍然挺立,匈奴仰首朝天,企图垂死挣扎。是一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也是汉代艺术质朴、深沉、雄大艺术风格的典范。

唐三彩 低温铅釉陶,采用二次烧成法。产于唐代两京(长安、洛阳)地区。色彩自然协调,釉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青花瓷 盛行于元代,在明清取得独特成就。青花瓷白底蓝花,色调单纯明快。景泰蓝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早期只有蓝色,故名,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铜瓷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春蚕吐丝 起初用来形容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笔法。又称高古游丝描,线条描法形似游丝,表现比较均匀缓慢的节奏。

曹衣出水 起初用来形容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笔法。所画佛像人物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冒出之感,故称。吴带当风 起初用来形容唐代吴道子的画风。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气势很大。

秀骨清像 起初用来形容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的画风,清秀瘦削,表现人物内在的清刚、峭拔、智慧超脱的品质。

芝麻皴 北宋画家范宽所创山水画技法,以质朴有力而转折顿挫的笔墨勾画山峦轮廓,用短条子般的皴笔表现山石的岩层肌理。所表现的雄浑壮观的北方大山,极有气势。简答题:

1、彩陶及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答:彩陶选取细腻的黄土,经过淘洗、揉制拉坯成型,而后在器表施以矿物质颜料的彩绘,最后入窑烧制而成。彩绘原料多用天然的赭石、红土或锰土。先画后烧,使彩陶的纹饰长时间不会剥落。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分为泥模法和蜡模法两种。

泥模法:先用陶泥做一个模,烧成陶制,然后做一个外范和内范,将模去除,在内外范之间的空隙里注铜液,冷凝后去范即可。

蜡模法:先制一蜡模,在蜡模表面用细泥烧淋形成泥壳,再涂耐火材料烘烤使蜡熔化形成腔型,向腔内浇注金属溶液,冷凝即可。

2、写出谢赫六法并简要解释

谢赫,大约活动在齐梁时代,人物画家,著有《画品》。《画品》一书最大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了评定绘画的标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气韵生动是指画人物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2、骨法用笔主要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等。

3、“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

4、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

3、五代宋初山水的特点

五代宋初为中国山水画的第一个高峰,从笔墨技法、题材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分为南、北派。

北方山水画的特点:主轴高山峻岭,长松巨壑,气象宏伟,重线条也重墨色的渲染,代表画家为荆浩、关仝。宋初山水代表人物为李成、范宽。他们继承发扬了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构图,表现了雄浑壮阔的景象。南方山水画派的特点:平远山水,植被丰富,恬静平淡。代表画家为董源,巨然。将笔、墨、皴、染结合为一,传达江南草木华滋,湖光山色的特点,表现了江南地域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象。另外为了适应自己的表现目的而产生的皴法“披麻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简述佛教艺术在中国传播的三个历程及特点

佛教中国化分为三个时期:悲惨世界(南北朝)、虚幻颂歌(前唐)、走向世俗(后唐至宋)。

1、悲惨世界

早期北魏洞窟,带有明显的异域特征。而成熟期的南北朝佛教雕塑形象具体化,佛的身躯愈高大,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飘逸自得,去尽人间烟火,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

2、虚幻颂歌

这一时期的佛像秀骨清像,婉雅俊逸的特征明显消退。形象朴实拙重,更具体化,世俗化;而其精神化的减弱,也使其能作可信赖的引导,更具人性,体现了新时期的精神。此时雕塑艺术从强烈对比的矛盾特性转变为相互互补的和谐特性,绘制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上层贵族的理想蓝图。

3、走向世俗

盛唐身躯高大的神变小,供养人的形象变大,色彩俗艳,装饰意味浓厚。神的形象人间化,比上一时期更写实逼真。已经失去宗教的意义,跳出宗教的艺术范围。

5、扬州画派特点

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扬州画派绘画艺术有如下特点 ①在精神上密切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对统治者憎恶和蔑视,深得人民群众的共鸣。②在题材上除“四君子” 外,还特喜欢画破墙、乞丐、纤夫、葱蒜、鱼虾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③在艺术观上追求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多方面的绘画修养,追求诗、书、画、印的全面创新,且讲究对绘画传统尤其是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大师的辩证学习。

④画风以巧藏拙,苍劲中求柔媚,纵逸中见法度,独抒个性,自成家法。他们的画风有清高避世“率真” 的一面,又有“世俗” 的一面。在强调写意形式中,增加了世俗成分,变革了传统文人画的书卷气,其创新变革的精神,给后人很大启发。

6、中国建筑的特点

(百度+课件)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即“墙倒屋不塌”,有“斗拱”这一独特结构;

2、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

3、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有“侯门深似海”之说,强调均衡对称;

4、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如屋顶房檐,色彩鲜艳,极富衬托性;

5、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6、注意跟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2016/12/28 1.彩陶一般有红陶、黑陶、灰陶三种,代表作品有《舞蹈彩陶盆》和《人面鱼纹盆》。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堪称是仰韶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二) 1、试述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鼎是商青铜器中最尊贵的器物,有的成为政权的象征。商代的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大多庄重威严,装饰华美,......

中国美术史复习重点

2015—2016学年中国美术史考试题型 选择题 10个20分 填空题 10个空10分 名词解释2个20分 论述题2个50分 第一章远古至秦汉美术现存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 马......

中国美术史重点总结

中国美术史重点总结(一) 新时代石器时代美术:1.仰韶文化彩陶 :半坡类型庙底沟马家窑:舞蹈彩纹陶(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1.顾恺之《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2.曹仲达以画“梵像”......

大学《中国美术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三远: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山水画布局中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方法。成为处理全景山水构图的基本程式。郭解释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

下载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