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_中国美术史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0:59: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美术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美术史全”。

一、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意义

1、了解华夏民族关于“美”的历程、美的信仰、美的起源

2、以史为鉴,借古开今 从传统中去继承、去借鉴,才能有所创造和超越

3、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 生活品位 生活情趣

4、增强对艺术品、文物的保护意识 二 谢赫《画品》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绘画品评论著,由南朝齐梁间画家、理论家谢赫撰写。

《画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六法”的提出,“传移模写”——临摹和复制;“骨法用笔” ——笔法;“应物象形”——造型;“随类赋彩”——色彩;“经营位置”——构图。“气韵生动”是指生动地反映人物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并以此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六法”的提出对后来的绘画创作实践及绘画理论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后人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高下的标准,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三 石窟 甘肃敦煌石窟

是敦煌郡内诸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建窟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价值最高。开凿于公元2世纪左右。历经北魏-元等多个朝代。现存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躯,壁画45000余平方米。壁画题材内容丰富,包括佛像、菩萨像、伎乐、飞天、供养人像以及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等。其中讲述佛祖释迦牟尼前世和一生善施乐助、舍己为人、拯救生灵的本生和佛传故事。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现存洞窟53个,现存造像51000余尊。初建于北魏中期,由皇室直接经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年(公元494年)由平城迁都洛阳,于是龙门继云冈之后而成为皇室贵族开窟造像的活动中心。位于河南洛阳之南的龙门山。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造像均有明显汉化。四 唐代人物

阎立本,出身贵族,其父、兄皆擅长绘画、工艺、建筑。阎立本秉承家学,尤善绘画,是初唐极受重视的宫廷画家。

他工于写真,多以政治历史事件及帝王、功臣、贵族为题材,其绘画可谓是对唐王朝的颂歌。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有宋摹本传世。

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

创造出“莼菜条”式的描法,用笔波折起伏、错落有致,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八十一神仙卷

张萱,以善画仕女、婴儿而名冠当时。所作仕女容貌艳丽,体态丰肥。作品多以贵族游乐生活为题材,其作品《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均存北宋宣和画院摹本。

周昉,擅长仕女画、肖像画、宗教画;肖像画能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情;风格称为“周家样”; 代表作《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皆有后代摹本传世。

五 五代山水

五代山水画出现了南北二派

北方山水画派以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为代表

南方山水画派以董源(潇湘图卷)、巨然(层岩丛树图)为代表

六 赵孟頫

赵孟頫——“古意论”、“书画同源”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古意论

赵孟頫强调作画要有“贵有古意”,主张摆脱近世(指南宋院体)画的作风,提倡继承晋唐、北宋的传统,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艺术境界,反对宋代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曾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成为元初画坛审美趋向。书画同源

赵孟頫最早提出了“书画同源”之说。他在《枯木竹石图》上题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这是从宋代文人开始的,将书法笔法和写意画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它由赵孟頫明确加以提倡和总结,得到了元代文人们的积极响应。七 元四家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五十岁左右始画山水,近受赵孟頫的影响,远师董、巨,兼及荆浩、关仝、李成诸名家,晚年变法后自成一家,作品多描绘虞山、富春等地的江南自然景色。以笔墨皴写为结构,再敷以淡赭色点染山石、树干,呈现出苍劲古朴之气,为元末山水大家黄公望所专长。富春山居图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嘉兴人。性情孤峭,志行高洁,家植梅花,以梅自比,故又号梅花道人、梅花和尚、梅道人等。因其房附近有一大橡树,又称其家为“橡林精舍”。

他工书画、诗文,长于山水,兼擅竹石。他博学经史、理学,精通佛、道学说,一生以布衣自居。他既不做官,也不卖画,喜结交高人逸士,以卖卜为生。渔父图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家为江南巨富,家中藏有历代书画文物,并建园林“清秘阁”收藏书画文物于其中。倪瓒少时衣食无忧,唯读书、弹琴、研习书画、结交高人隐士,过着“闭门读史书,出门求友生”的生活。同时他也喜爱参禅问道,无意于仕途,不与达官贵人往来,到晚年,变卖家产,浪迹于太湖一带,达二十年之久。雨后空林图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又自称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外孙。在赵氏文人画理论影响下,改造董巨画法,自成一家。他画山水在元季四家中面貌最多,对吴门画派有影响。王蒙的作品在元季四家中最为深秀繁复,其独创的笔法称牛毛皴、解索皴,其景物可游可居,笔趣也是最富于变化。与倪为两个极端。青卞隐居图 八 董其昌

晚明“松江派”大家——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是明末著名的书画大家、诗人、美术理论家和鉴藏家。

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中提出南北宗论

董其昌其他画学思想

1、“变古”说,以“天地为师”

2、以“淡” 为宗

“以天真幽淡为宗”,“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

3、绘画与自然的关系

“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

4、“寄画于乐”

“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人往往多寿;至于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遂无生机也”。董其昌书学理论“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 《白居易琵琶行》 《画旨》 山水图卷 九 四僧

弘仁(1610—1663),原名江韬,字六奇,为僧后号渐江,安徽歙县人。明灭亡入武夷山为僧,后曾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后回故乡,住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经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他的绘画早年学孙无修,中年师从萧云从,尤多取法于倪云林,构图洗练,用笔方硬简洁。另外重视师法自然,少荒寒之境,而多清新之意。尤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性情”,与石涛、梅清等人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在安徽,从学者甚众,形成“新安派”。西岩松雪图

髡残(1612—1673),俗姓刘、又号石溪等,湖南醴陵人。明朝灭亡后,曾参加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1651的落发为僧。四十三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居牛首山幽栖寺。其人品与画品为众多名士所钦佩,如钱谦益、周亮工、顾炎武、龚贤等人,程正揆(清溪道人)与他交谊尤深,时人并称为“二溪”,他与石涛并称“二石”。兼擅花卉、人物,尤精于山水。宗法黄公望、王蒙,以秃笔渴墨,描绘繁复景致,风格浑厚凝重。

山水图

朱耷(1626—1705年),江西南昌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十九岁遭国破家亡之痛,二十三岁为僧,法名传綮(qìng),字刃庵,号雪个、个山、个驴、驴屋、八大山人等。

一生经历坎坷,画史上称其是“墨点无多泪点”的画家,在诗文书画作品中常以“隐晦’的方式发泄内心积郁。

笔墨特色:(1)惜墨如金——少(2)线条圆润——圆(3)淡雅空疏——空(4)干净无尘——净(5)形象奇特——奇

水木清华图

石涛(1641—1707),原名朱若极,明靖江王赞仪十世孙,出家后法名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广西全州人。他早年云游四方,晚年居扬州。擅山水、兰竹,也能画人物。其作品运笔灵活,善用墨法,构图新奇,强调师法自然,曾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在“四僧”中以奔放恣肆见长。石涛还是中国画史上极为重要的理论阐述者,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以“一画”的命题把山水画理论提高到哲理的高度。十 八怪

郑燮的“三真”、“三绝”

真气、真意、真趣

诗绝、书绝、画绝

郑板桥尤长墨竹,多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又经过了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幻化,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对于前人成法,他主张“学一半,撇一半”,不泥古人,自探灵妙。在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表达了关心“民间疾苦声”的抱负。

金农(1687—1764)被称为“八怪”之首,字寿门,号冬心等,浙江仁和人,久居扬州,被举博学鸿词,考试落选而返,在扬州以卖字画,兼售古董为生。

金农修养广博,工诗文,精鉴赏,善篆刻,长漆书,五十岁后作画,四君子、蔬果、山水、人马、佛像、肖像无不擅长,“涉笔皆古,脱尽画家习气”。

艺术特色:造意新奇、构境别致,笔墨朴秀,巧拙互用,耐人寻味。

花鸟、山水多意境隽永,有生活情趣、人物肖像则形象古朴稚拙,放笔写意,开一生面。

中国美术史

史前美术一、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其艺术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二、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zhiyu人制作的石墨装饰品。......

中国美术史

古老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富有创造力的民族,远古的先民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就在劳动工具——石器上倾注自己的审美热情。可以说中国美术的历史就此开始。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

中国美术史

名词解释1.顾恺之顾恺之:他的绘画理论和绘画风格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审美精神而成为那个时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求形似,而是主张“......

中国美术史

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饕餮纹:......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的美术一、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

下载中国美术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美术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