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_霸王别姬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4:13: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霸王别姬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霸王别姬分析”。

“霸王别姬”经典叙事解读(2007-04-05 16:47:46)转载▼

战争是男人们搏杀的角斗场,是英雄成就威名的舞台,战场上有鼓角争鸣,有热血冷尸。在铁马冰河风卷残旗的战场上,人们触摸到的是男性的阳刚之美。司马迁《项羽本纪》的独特就在于不仅尽情鼓荡项羽作为英雄的风云之气,还在战争间隙演绎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浪漫风情。

“霸王别姬”这节文字可谓千回万转,荡气回肠。这位纵横驰骋的西楚霸王,曾经是何等风彩。江东起事,怒杀宋义,巨鹿鏖兵,分封诸王,彭城大捷„„何等威武!项羽就是这样一个充溢“生命强力”的人。“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9页)项羽一开始就不循规蹈矩,粗豪横野本性初露端倪。项羽在人群中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也”,也足见他的强悍与暴戾。项羽相貌魁伟,力能扛鼎,勇冠三军,他似乎就是一个战争天才,战争是他生命中最为耀眼的一部分。司马迁用笔极写项羽的勇猛无比,在战场上,项羽的嗔目与怒叱就足以令敌将心裂胆寒,“羽叱楼烦,楼烦‘目不能视,手不能发’;羽叱杨喜,杨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羽之威猛可想像于千百世之下。”(同上,第635页)司马迁在战争叙事中彰显了一种刚烈强悍的生命之美。我们称项羽为“战神”恐不为过,如果用西方的观念解读项羽其人,可以发现在他身上扬溢着狂放的“酒神精神”。尼采说“酒神祭之作为一种满溢的生命感知和力量感,在其中连痛苦也起着一种兴奋剂的作用,它的心理学给了我理解悲剧情感的钥匙„„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尼采《悲剧的诞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34页)项羽就是一个具有强烈“生命意志”的人,在战场上他把内心深层积聚的熔浆和狂热尽情喷发出来。

然而,如今四面楚歌,英雄末路,只是美人和骏马还在身旁。此时项羽心情用朱熹的话说就是“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3页)胸中愁闷,以洒浇之,佳人依伴,霸王不禁悲慨放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吴见思评曰:“‘可奈何’、‘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同上,第633页)“霸王别姬”的女主角虞姬的身世,在司马迁笔下语焉不详,只知道她“常幸从”,项王在帐中夜饮,“歌数阙,美人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载虞姬和歌云:“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同上,第634页)此诗虽殆出于后人依托,但也颇能状出当时之情态。至于虞姬的结局,司马迁没有交待,在后人的“补白式重构”中,虞姬为了不牵累项羽,拔霸王之剑自刎而死,美人最后死在了英雄的怀抱里!战场上像战神一样勇猛刚毅的霸王,面对虞美人,也情不能自已,“泣数行下”,这是项羽仅有的一次落泪,这是英雄之泪,也是儿女之泪。也只有当着自己心爱的女人,项羽才会示人以铁血柔情的一面。诚如钱穆所说:“临终慷慨,此情此义亦可长留天地间,获后世之同情矣。”(同上,第643页)

“霸王别姬”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经典叙事,是因为司马迁在此经典叙事中演绎了“战争与爱情”,“英雄与美女”,“生存与死亡”这样三对文学母题。战争是男人的事业,但司马迁却没有让女人从战争中走开;英雄是阳刚崇高的代名词,美女则是阴柔美丽的化身;只要有生命就会有死亡,死亡是任何生命体的宿命。战争成就英雄,战争也意味着死亡;美女象征爱情,美女倾慕英雄;英雄是战争的主人,生存或是死亡在英雄身上相距也只有一步之遥。这样三组相辅相成阴阳相济的文学母题,在“霸王别姬”这个经典叙事中浑然一体,它的出现在中国叙事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段文字向来被视为风云气兼儿女情的不朽之笔,它为后世确立了可供借鉴的范式。

然而这段令百世而下犹感愤不已的不朽文字,却不是真正的“实录”。钱钟书引周亮工曰:“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同上,第634页)换句话说,这是司马迁对项羽爱之太深惋之太切,“笔补造化”,对项羽的最后一战做出的“风云儿女式”的战争浪漫想像。司马迁在尊重历史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对细节经常作合理想像,这早已被学人所指出,“通过想像对历史基本事实在细节上作一些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离开了想像,也便没有了描写具体性,所以这种情形却反而给《史记》的人物传记增添了无限的文学的光彩,可以更好地具体揭示出特定的人物的性格特征、面貌和心理。”(郭双成《史记人物传记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284页)钱钟书先生说得更为简炼精辟:“史家追叙真人真事,必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6页)司马迁“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让铁血英雄示人以荡气回肠的儿女情思,为阴森冷酷的战争涂上了一层浪漫色彩。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史迁写项羽与虞姬的笔墨侧重点并非他们私人空间的缠绵悱恻的情事,《史记》写霸王别姬也是为了更好地刻画项羽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形象。李长之说“这真是一个天马横空的人物,„„到了失败的时候,他爱的只有美人与名马,他会对美人和名马唱歌,慷慨悲泣,一洒英雄之泪。„„他爱的名马,他送了好汉;他自己的头颅,也送给老朋友。他是自杀,他不能受辱。这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起事时,才二十四岁,到拔剑自刎时,也才三十一岁。他所代表的是狂飙式的青年精神,他处处要冲开形式。他是浪漫精神的绝好典型。他的魄力和豪气就是培养司马迁的精神的氛围,他的人格就是司马迁在精神上最有着共鸣的!”(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14页)司马迁在 “霸王别姬”中的战争叙事,彰显的就是他血管中与项羽相通的浪漫精神,“霸王别姬”也更多地成为司马迁关于战争的浪漫想像。

我们纵览《史记》,发现写男女之事的笔墨并不少,但像项羽与虞姬这样纯洁、美丽、悲凉、凄婉的却是绝无仅有。褒姒、妲姬的叙事成了后世“女人是祸水”的经典个案,齐襄公与鲁桓公夫人则是违反人伦的兄妹私通,秦始皇之母与嫪毐之间纯粹是猥亵的相互肉欲满足,夫差与西施只是以腐其心志为目标的“美人计”的双方当事人„„能称为佳话的要算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了,太史公不拘泥于史家笔法,着力渲染了一个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除了“文君私奔”,这些男女情事大多与政治与权谋相关联,真正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爱情的恐怕只有“霸王别姬”这一个案例了。后来小说的“英雄儿女”叙事模式不能说没有受到“霸王别姬”经典情节的影响,可以说,《史记》虽然不是小说,但它却开创了后世小说铁血英雄加柔情美女的叙事先河。

一部《史记》就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组千载而下犹令人神动的英雄图谱,而其中的“霸王别姬”就是司马迁倾情演绎的一曲“风云儿女”之歌,司马迁以其超凡的叙事策略,为后人建构了一个永不剥蚀的经典叙事。吴见思对此倾慕不已。“项羽力拔山气盖世,何等英雄,何等力量,太史公亦以全神付之,成此英雄力量之文。”(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史记研究集成·史记集评》,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太史公以其不群之气,旷代之识,终成此雄视千古之文章。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这是一个太复杂的故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霸 王 别 姬 》讲 的 是 楚 汉 相 争 的 故 事 。楚 霸 王 ,何 许 人 也 ? 那 是 天下无敌的盖世英雄, 扫......

霸王别姬

院系:油气资源学院班级:地质1002班姓名:曹宗学号:201011030206《霸王别姬》影评这学期的选修课不加思索的就选了《电影名片欣赏》,而且第一节课老师就把“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没......

霸王别姬

电影大师分析论文学院:姓名:学号:论文题目:霸王别姬分析论文任课教师:成绩:时间:_________________要求:1、必须有摘要(摘要不能少于40字)2、正文全部用宋体、小四号字3、行距1.5倍4、......

霸王别姬

戏梦人生终虚幻—浅析《霸王别姬》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戏梦人生终虚幻——浅析《霸王别姬》摘要:苦痛,像是长在心里的器官,与生俱来,拔不掉,割不断,一生都跟随着痴情的人,去承受磨难百......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艺术人生以前对于写影评,我没如何考虑过。对于电影的赏析,我更多的是享受其中的故事精彩,不懂得也没注意到电影中除了故事还有其他的元素,通过了本门课程,我知道了从......

下载霸王别姬word格式文档
下载霸王别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