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奥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奥秒
问题背景: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有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对数学不感兴趣。因而在学习了比例尺这一单元后,我想借助比例尺与分数应用题、比之间的联系,编一道一题多解的应用题,以此为契机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与奥妙无穷,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决问题过程: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比例尺是1:3000000,求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请同学们先自己做,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看哪个小组用的解题方法多?学生先是自己冥思苦想,继而小组成员热烈讨论,最后小组代表积极发的言,最终经过全班同学通过的有以下5种方法: 第一种:根据比例尺的定义用方程解。解: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4:x=1:3000000 x=4X3000000 x=12000000 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种方法是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的方程,同学们都能列出。第二种方法:把1:3000000写作:1/3000000,这样单位“1“就是实际距离,根据分数应用题的意义列式为: 4÷1/3000000=4x3000000=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种方法是把比例尺这个比转化为分数,进行及计算。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想出来,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下游的学生能够理解这种算法。第三种:根据比例的分配,列式为: 4÷1X3000000=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是六年级上册学习的内容,有部分学生想不到,只要小组交流时有学生提出这一方法,大部分学生立刻能理解的。
第四种: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也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与除法是有联系的),根据除数(实际距离)=被除数(图上距离)÷商(比例尺),列式为: 4÷1/30000000=4x3000000=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列式一样,但式子意义讲解不同。这一方法想出来的学生比较少,衔接有点复杂,但不难理解。第五种:把数值比例尺转化为线段比例尺。
3000000厘米=30千米(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30X4=120千米。
这一方法是发散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想出来的方法。
这节课不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交流都十分热烈,不时迸发出来的方法,让学生感到惊奇,同学的讲解又让他们产生了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学生在一次次的惊奇与恍然大悟中体悟到了数学的无穷奥妙。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我听到他们又开始讨论那种方法容易理解,那种方法计算简洁。
课下反思:我真没想到“一题多解”学生们分析的这么深刻,我觉得这道题的设计有以下意义:
1、复习了旧的知识(分数应用题、比、比例分配、除法),巩固了新知识(比例尺)。
2、学生们搭建起了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比例尺就是比,比可以转化成分数,也可以转化成除法)
3、锻炼了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5、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探究的意义,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想出这么多解题方法,合作探究,使每个小组的同学群策群力,达到了事办功倍的效果。
6、最大的意义是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奥妙,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觉得我这节课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之处是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自觉地学习。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得益于我平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做学习的主人。今后我将继续在教学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尤其是教学反思我将坚持不懈地写下去,把教学中的灵感、好的教字方法以及不足都记录下来,做为今后教学的经验。
一题多解,曲径通幽......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一题多解竞赛(说明:本卷共10题,每题必须要用两种方法解答,满分100分) 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8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2、白塔村计......
一题多解班级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一件商品,原价是300元。现在打九折销售,降价几元?方法一: 方法二:2.小明读一本300页故事书,第一周看了21,第二周看了,两周共看了几页......
六年级数学(一题多解)练习成绩____________ (1)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8小时行了全程的,按此速度,再行几小时才到达乙地?(2) 修一条长千米的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
一题多解培养思维能力一道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因此,要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例1甲、乙两人要运240吨货物,甲单独运8小时能运完,乙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