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经验体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椎间孔镜经验学习心得”。
椎间孔镜手术的并发症一:写在前面1:大环境:所有的外科医生都希望能对患者产生症状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来解除患者的病痛。但外科医生不是神仙,有时手术效果达不到他们或患者的期望。在目前国内医疗环境下,如果手术达不到预期效果,就会被称作“并发症”,甚至被称作“误诊误治”,很可能会变成一起医疗纠纷,造成赔付和名誉损失。在这样环境下,外科医生被迫成为“必须保证每个手术效果的神医”。这种尴尬的处境是国内每一个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虽然“一个非预期的手术效果是否是并发症?副作用?医源性或不明原因损害?”并不是我下面要讨论的内容,但鉴于目前国内医疗环境,还是要给那些即将开展脊柱微创手术,或者正在开展手术的医生一些建议,:术前沟通,取得病人和家属对手术的充分认可和理解非常重要;给出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补救措施并取得认同;同时对慢性痛患者的精神社会因素要有充分了解。这就要求作椎间孔镜手术的医生自己要对该手术“完全的理解”,首先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理解微创手术的基本原则,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的局限性和缺点,要接受并理解微创手术的局限性。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优秀的脊柱外科医生和软组织外科医生对微创脊柱手术,甚至对椎间盘疾病进行手术干预持反对意见,有的批评很激烈。我们接受这种批评,但只要我们熟悉解剖,充分理解椎间孔镜技术,并接受它的“局限性”,了解它的缺点,椎间孔镜手术所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值得每一位脊柱外科,疼痛科,神经外科医生去努力做的。2:三宗罪(1)诊断错误,或漏诊,选择患者错误;(2)盲目扩大适应症,选择错误手术方式。(3)手术部位错误。以上三条是椎间孔镜医生必须避免的,在早期的包括显微通道和显微内镜手术中,节段错误时有发生,虽然椎间孔镜手术是在X光机监控下完成,但节段错误或部位错误依然存在,这种错误完全由“粗心大意”导致,是不能原谅的。3:原则上所有脊柱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在椎间孔镜手术中都有可能发生,都应一并作为该手术的并发症来加以关注,本论述参阅以往椎间孔镜专家有关论著结合自身手术经验仅提供“椎间孔镜手术”最常见,和特有的并发症加以描述,希望给临床手术医生开拓视野,增长对椎间孔镜手术的深入理解。4:详细讨论并发症并不是吓唬缺少经验的椎间孔镜医生。相反,了解这些并发症会缩短他们成熟的历程,使他们更精准的掌握和理解椎间孔镜技术。
二:并发症及应对1:“灾难性”并发症。该节讲述的并发症是指一旦发生就会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以及手术无法完成,补救措施繁杂难行。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终身残疾的一类并发症。此类并发症大多是因手术医生操作不当,粗心大意引发,应严格杜绝其发生。共包括血管损伤事件、内脏损伤性事件、神经损坏事件三种。1.(1):血管损伤严重的血管损伤来源于椎间孔附近的腰动脉及其分支、椎体前缘的大血管损伤。在椎间孔入路时腰动脉及分支损伤常常在椎间孔成型过程中,环锯和魔钻位置靠近椎间孔上部椎体后缘,有报道此处出血可达到6000毫升以上。一旦出血不止,手术将无法进行,镜下止血困难,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需要输血抢救治疗。笔者术中遇到此类情况(后有图片说明),即刻终止手术,改平卧位,局部打腹带强力加压包扎,输液观察,病人无异常,两天后改椎板间入路手术。有报道病人出血量超过6000毫升,进行输血治疗并请血管外科行腰动脉分支栓塞治疗才得以脱险。无论是经椎间孔入路还是椎板间孔入路穿刺过程中,或者试图取出更多椎间盘组织时器械穿破椎间盘前缘,都会造成腹腔大血管损伤。如果影像发现器械已突破前缘,病人又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即表示大血管损伤。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手术,改平卧位,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请普外科,血管外科会诊行剖腹探查血管修复手术。1:(2):脏器损伤器械一旦突破椎间盘前缘进入腹腔,就会损伤腹腔脏器,在既往的病历报道中有结肠损伤,并引发椎间盘感染,椎旁脓肿;有等离子激光电极穿破腹腔,引起肠穿孔坏死,不得不行肠切除的病历;有损伤对侧输尿管的病历报告。损伤腹腔脏器一般不会造成手术中即时症状,严重病情出现在术后几天或者几十年内。之所以把它也列为“灾难性”并发症,主要是这种损害对病人来说太过严重,容易造成终生残疾。器械之所以会突破椎间盘前缘,大都是操作不熟练,粗心大意,透视少;在两级穿刺针或套管出现“卡顿”时,不能及时发现,使前级针或者套管跟随后级前行;侧路穿刺背倾角太大甚至超过60度;抓钳用力过猛突然深入。脏器损伤一旦发现就要多学科会诊及时处理。1:(3):神经损伤:列入“灾难性”神经损伤的主要时神经根断裂和马尾神经损害。神经根断裂来自抓钳、篮钳,环锯;马尾神经严重损伤来源于通道和其它器械的反复长久挤压。有报道显示神经根断裂发生率居高不下,马尾神经损害导致会阴麻痹,大小便功能、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时有发生。1:(4):灾难性并发症重点在于预防,操作谨慎;多透视;椎间孔入路时不要在椎间孔上三分之一并靠近椎体位置操作;器械卡顿时,退出重新进入;保持对前一级针或套管深度的高度敏感;任何对硬膜囊的挤压都是不明智的,症状往往是术后的麻木和瘫痪。以上几点是笔者对初学者的建议。“灾难性并发症”不能发生,也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每一位见识过它狰狞面孔的医生都会终生难忘。让我们时刻记住美国脊柱微创大师,显微通道手术先驱约翰.马库奇在他的论述中这样的描述“颈椎间盘手术时,没有比撕裂椎动脉时引起手术室内的紧张慌乱更可怕的了。”
2:意外并发症。本节讨论的并发症之所以被叫做“意外”,是因为他们的发生总是“在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出现”,处理不当会造成更加严重伤害。截止目前,笔者了解和亲身经历的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手术器械断裂、椎管内高压综合症。〔2〕:(1):手术器械断裂有文献可查的椎间孔镜手术中发生在病人身体内的器械断裂有导丝断裂、等离子电极断裂、咬钳断裂。(发生在病人体外造成重大损失的有内镜断裂,光导纤维断裂。不作为并发症论,)导丝断裂皆因导管、魔钻、环锯与导丝形成夹角,挟持导丝前行,要么导丝危险的进入更远处组织内,要么导丝发生弯曲断裂;反复使用受损过的导丝也是发生断裂的原因。咬钳断裂往往发生在试图利用扭转力取出较大组织块,或者用咬钳咬除增生骨块时。导丝和咬钳断裂常能及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利用椎间孔镜取出。如果断针游走较远,无法用椎间孔镜取出,则考虑多学科会诊,开放手术取出。等离子电极在反复应用或者深入较硬组织内旋转时其头端会发生断裂。有趣的是大部分电极断裂都不能被及时发现,往往是术后因为断裂在体内的电极产生了症状时才被发现。所以在决定结束手术前检查电极是否完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细节。因为电极断裂只要及时发现,都能在镜下取出,而一旦在“成为产生症状的异物”被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一件“医疗纠纷”了。(镜体和光导断裂发生在病人体外,造成医院自身重大经济损失。椎间孔镜器械时是精密贵重医疗器械,使用者一定要好好爱护。不作为并发症论。)〔2〕:(2):椎管内高压综合症椎间孔镜手术是用生理盐水作为媒介的全内镜手术,大量有压力的生理盐水灌洗手术视野,可以止血并冲出碎裂组织,保证镜下手术野的清晰。当冲入盐水压力过高、手术时间拉得过长、硬膜外腔显露多、特别是硬膜囊不完整时,盐水会顺椎管向头端渗入,引起颈髓受压,从而产生椎管内高压综合症。笔者遇到过两例,参考其它文献,该并发症的表现是病人突然诉说颈部不适,不能耐受,头颈部疼痛,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烦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冲水,观察病人情况,对症处理,如果病情改善可以考虑继续完成手术。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就要果断终止手术,改变体位,对症处理。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到,都能化险为夷。孔镜手术中出现椎管内高压到情况多发生在俯卧位、椎板间入路、术中硬膜有破裂、反复利用水压止血这几种情况下。关于冲水的压力,参考既往文献,尚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专家主张水袋放置在距离椎管水平1.5米高处。有部分专家在研究电子控水装置,尚无结果,不实用,不再论述。
我院成功实施经椎间孔内窥镜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的症候群。部分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可好转,约15-20%的患者要接受手术......
椎间孔镜手术的缺点主要是显露的范围相对比较小,对于病灶比较大的,需要广泛显露和松解的,或者是需要做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椎间孔镜手术并不方便,另外这个操作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操......
椎间孔镜简介椎间孔镜与脊柱内窥镜类似,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
5.3m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技术简介:1998年美国Anthony Yeung医生(美国微创学主席)首创YESS技术;2002年德国Hoogland教授(欧洲微创学前任主席)在YESS技术基础上提出THESSYS......
椎间孔镜椎间孔镜技术只需要0.5厘米的皮肤切口、不切断肌纤维、采取经安全三角区的穿刺途径直达椎间盘突出部位,镜下准确摘除突出髓核。椎间孔镜避免了传统后路镜手术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