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书笔记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书笔记之国富论”。
一个好汉三个帮
——读《国富论》有感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在工商管理的各项课程中,我学习到了管理与分工合作的关系;而在《国富论》一书里,我更深刻地明白了其中的关系和重要性。
《国富论》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系统地描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虽然本书涉及的内容范围广、寓意深刻,但对于接受过高中教育,且主修工商管理的学子来说,是并不晦涩的。亚当·斯密在书中表述了对以劳动分工为前提的货币的产生,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等过程中的观点。关于对作者“市场自由主义”等方面的观点已有颇多讨论,而我最受益的,却是本书前面部分所讲的生产力与劳动分工的关系。
《周礼·天官·冢宰》有言:“各有所职,而百事举。”这说的是,人们分工各司其职,事情就能够更好、更快地被完成。真正的智慧往往不谋而合——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当劳动分工完全确立以后,人们可以拿超出个人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来交换自己所需的他人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这样一来,每一个人都以交换为生,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商人,而社会本身也可以说就此变成了商业社会。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劳动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提升了物物交换的需求,因此促使了货币的产生,从而为接下来的社会生产、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核心是:分工是客观的、必然的发展要求,他从工厂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两个方面来说明了其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国古代前期的劳动人民,就对提高生产力有着向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在今天的我们可以看来,不过是去个普通的超市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为什么古人的生产力却如此低下,连这种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呢?我想,这也许和另一个原因有关吧——“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试想:除去老弱病残,一个家庭的劳动力屈指可数,种田砍柴、烧火做饭,甚至制衣缝裤,都要同样一批人完成。人们彼此近在眼前却不相互往来,每个人一生的吃喝用度,全凭一家人、几亩田地,几十年光阴,能有多少收获呢?这样一来,社会分工不充分,生产效率自然也无法提高,吃上一顿肉也就成为奢望了。
在另一个“石头汤”的故事里,讲述了一位路过贫困村庄的魔术师,利用一个神奇的“石头”,煮了一锅香汤的奇妙:魔术师把石头放入滚烫的锅中,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地说:“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于是有人冲回家拿了一堆洋葱。魔术师又尝了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来。“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
无缺了。”魔术师又建议道。在魔术师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也有人棒了其它材料,不久,汤的香味四溢。当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时,他们就觉得那是天底下最好喝的汤。然而,这真的是因为石头本身有味道吗?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不过是魔术师在路边随手捡到的一颗石头,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真正的原因,是在于人们彼此分工,凑齐原料,从而使石头汤成为色香味俱全的好汤。当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众志成城,“石头”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值得思考的是,当社会分工让某一项工作事务开始走向单一化时,难免会造成工作的枯燥乏味乃至工作效率的降低。但较之于未分工的劳作模式,亚当·斯密所认可的社会分工所为社会带来的好处是可见的。因此,在讲究分工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对工作主体——人的关注。
有人说,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那么,李开复是如何管理这些“天才”的呢?很明显,他做到了合理有度的“分工”:李开复十分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并没有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而是让员工自我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作为管理者,他主要处理对公司的目标合作伙伴的沟通等事务上,让设计师们充分发挥,把分工与合作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分工合作是未来工作的趋势。“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国传统文化早已强调了和谐团队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是否具备一种建立在同心协力、团结协作精神基础之上的优秀的团队文化,可以决定一个团队的兴衰成败;在这样的团队里,会呈现“1加1大于2”的效果,团队成员也会为加入这样的团队感到骄傲自豪。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在《所向披靡》一书中曾提到,世界杯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打进的球”、“好看的球”都是“配合”的结果,是“团队精神”的结果。即使是有名的球星也需要“打配合”。现代管理强调,凡是成功的团队都是和谐的团队,是以共同的价值趋向为基础,以深厚的情感氛围为纽带,以统一的战略目标为动力的,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发无穷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古人有云:学不必博,要之有用。《国富论》虽然是一本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囊括范围极广,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子,在企业战略规划以及其日常管理中,我们也可以学以致用:我们不仅要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待政治及经济等问题,用宏观的、长远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发展,更要学会的是,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最基础的团队分工做起,为接下来的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我和群众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正如卡耐基所说,团队合作是一种共同愿景的潜质,是对组织目标的直接个人修养的潜质。
《国富论》读后感《国富论》,被称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今年寒假,我阅读了斯密先生的《国富论》。先说说这本书产生的时期.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刚刚结束的时候,我们知道英......
国富论读书笔记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下面是关于国富论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读书笔记——亚当·斯密《国富论》《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此书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
《国富论》读书笔记————————连广顺9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朱镕基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当时对总理所谈到的内容几乎不懂,只听懂他说要......
国富论读书笔记《国富论》是1972年12月1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读书笔记相关内容,欢迎查看!【国富论读书笔记篇一】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都是为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