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富论的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作,亚当•斯密堪称经济学的鼻祖,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他对经济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也为后世经济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富论》一书是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影响,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为《国富论》是一篇经济学领域的宏篇巨作,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大名著之一。每个人读它,都有不同的见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敢说我对《国富论》了解至深,研究之透。而且仅仅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我也只能初略的浅识一下这本书。
本书一共分为五大篇,五篇里面又分了一些更细致的章节。这五篇分别为: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第二篇论资财的发行及其蓄积和用途。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其中,我对第一章感受颇深,所以,我就主要讨论一下第一篇的大致内容。
第一篇题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共有为十个章节。具体而言,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其实简而言之,就分为三个部分:分工、商品价格和工资地润地租。
其一,分工。在《国富论》的第一篇第一章里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导致国际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劳动生产力的最大的提高以及生产中技能、熟巧和判断力的进一步的完善看来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的程度必然总是要受到交换能力的大小,换句话说,要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原文开头对制造业的分工进行了分析,就有这样一段话:
一般人认为,分工最完全的制造业,乃是一些极不重要的制造业。不重要制造业的分工,实际上并不比重要制造业的分工更为周密。但是,目的在于供给少数人小量需要的不重要制造业,所雇用的劳动者
人数,必然不多,而从事各部门工作的工人,往往可集合在同一工厂内,使观察者能一览无遗。反之,那些大制造业,要供给大多数人的大量需要,所以,各工作部门都雇有许许多多劳动者,要把这许许多多劳动者集合在一个厂内,势不可能。我们要同时看见一个部门以上的工人,也不可能。象这种大制造业的工作,尽管实际上比小制造业分成多得多的部分,但因为这种划分不能象小制造业的划分那么明显,所以很少人注意到。
我对这段话的大致理解就是小型制造企业的人员少,比如原文举了扣针制造业的例子,每个人都专习一种特殊的技能,一人负责这项工作,一人负责那项工作,再一人负责另外一项工作。由此一来,这种一条龙式的生产方式,就完成了一个扣针的制造。小型企业好分工,分工显而易见,易管理。
大型制造企业因为规模大,人员多,自然分工也多,分工的划分也不如小型制造企业的明显。
原文第一章第四段也提到农业:农业不能像一般制造企业一样,进行明确的分工。畜牧者的业务与种稻者的业务,不能完全分开。锄耕、耙掘、播种和收割,也常由一人兼任。农业上种种劳动,随季节推移而巡回,要指定一个人只从事一种劳动,事实上绝不可能。所以,农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也许就是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
有了分工,当然,在劳动者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就能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亚当斯密指出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时间的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可见,分工在国家经济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经济生产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经济利益和企业的发展前途。
其二,就是商品价格。我们曾经学习过,劳动是衡量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每样东西的真实价格就是任何一个想要得到他的人在获得这件东西时所需付出的劳动和艰辛。亚当斯密的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理论最早的系统的阐述,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书中,作者对这一部分论述很详细,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参透书中的内容的确有些困难,只能大致了解部分,然后对其作出一些现阶
段的思考。
在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这一篇的开头里,作者也举出了一个例子:在初期野蛮社会,一个人在捕杀一头海狸的劳动力能相当于捕杀两头鹿,所以,自然而且要交换一头海狸,需要用两头鹿来交换。越艰苦的劳动,价值就越高。但是在当今进步社会中,亚当斯密将商品价格组成分为了三个部分,我觉得简而言之就是劳动,地租和利润这三个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真实价值,由各自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来衡量。劳动不仅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劳动的那一部分的价值,而且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地租和利润的那些部分的价值。
无论在什么社会,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都可以分解成为这三个部分或其中之一。在进步社会,这三者或多或少的成为绝大部分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在我自己理解之中,商品价格的劳动占的部分很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智力劳动产品也许占商品价格之一的比列更为重要,比如当今的电子产品,专利产品等。
其三,工资利润地租。所谓利润,是从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中扣除来的那一部分,为雇主或资本家所得。地租是为使用土地而赋予土地所有者的价格。丰厚的酬劳是不断增长的国家财富的自然象征。
书中开头这样写到,资本利润的增减,与劳动工资的增减,同样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减。但财富状态对两者的影响却大不相同。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利润是随着社会财富而变动的。原文这样说到:就资本利润说,就连最普通的利润,我们也很少能够确定。利润极易变动,经营某特定行业的人,未必都能够说出他的每年平均利润是多少。他的利润,不但要受他所经营的那些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影响,而且要受他的竞争者和顾客运气的好坏、商品在海陆运输上甚或在堆栈内所可能遭遇的许许多多意外事故的影响。所以,利润率不仅年年变动,日日变动,甚至时时刻刻都在变动。
其实在我看来,利润是波动变化的,我们虽然不能完完全全确定利润是多少,但是可以根据一些情况和货币的利息来对利润进行梗概,大致的了解利润。
书中还提到了当时英国的一些关于利润的社会现象还有很多各个国家经济利润的比较和对此的观点。比如当时亨利八世第三十七年以法令宣布,一切利息不得超过百分之十;爱德华六世,受宗教的影
响,禁止一切利息;荷兰和英格兰的比较等等一系列事件,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赢得利润,所以说利润是极为重要的。
以上只是《国富论》的第一篇,犹如冰山一角。《国富论》的确是经典中的经典,寥寥千字不可能完整的将《国富论》全篇展现,只能写出自己的一点观后心得体会。
读罢这些篇章,令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他所思考的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他结合了历史,阐述着事实,列举了例子,也渗入了个人的思考才成就了这样一本呕心沥血之作。《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由此可见,学者对《国富论》的评价的极高的。
因为我学习的会计学,在宏观看来也是属于经济学的,《国富论》又是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必读之书,利用闲暇时间,我拜读了这篇历史巨著,从而有了初浅的认识和了解。我对亚当斯密是非常崇拜的,对《国富论》也是相当崇敬,我认为这样一本好书是不会在时代的洪流中随波而去,它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存,成为人类历史的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它不愧为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
国富论读书笔记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下面是关于国富论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读书笔记——亚当·斯密《国富论》《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此书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
《国富论》读书笔记————————连广顺9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朱镕基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当时对总理所谈到的内容几乎不懂,只听懂他说要......
国富论读书笔记《国富论》是1972年12月1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读书笔记相关内容,欢迎查看!【国富论读书笔记篇一】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都是为本国......
国富论读书笔记2篇国富论读书笔记(一)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都是为本国国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这部分产品换取外国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响一国成员数量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