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国富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富论读书笔记”。
杨永武2011335800332公共管理类(3)班
国富论
(英)亚当•斯密 著
简介:亚当斯密1723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父亲做个律师,并担任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哥卡第城的海关监察,母亲是当地一位地主的女儿。斯密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修完了道德哲学、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多门课程。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斯密进入爱丁堡大学任教。1767年斯密辞去家庭教师的职务,回到他的故乡,闭门谢客,潜心著作。历经六年的刻苦创作,斯密完成《国富论》的第一稿。之后三年,又进行重新修订,终于在1776年将该著作正式出版。
《国富论》一经出版边备受推崇,一书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主要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包括中农主义的许多重要的经济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描述,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也因此成为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章,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章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是什么性质。第5章即最后一章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章论劳动生产了改进的原因,以及劳动产品自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们地顺序﹔讨论的市财富的性质、积蓄和用途:第三章讨论的是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以罗马帝国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章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章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的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被他或隐或显得提及:
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第一篇第一章以指针业为例,来说明分工带来的增长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工厂制度的诞生。
3.劳动价值观。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论述商品的真实价值和名义价值时,提出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到,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从劳动分工完全确立以来,个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给予自己,最大部分却给别人。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付多少劳动,换言之,就是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够支付或购买个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认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农制度和重商制度)的理论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他极力倡导贸易自由。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施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该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
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斯密主张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的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当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的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详述了“为社会事业提供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
8.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斯密否认了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货币的做法。,他认为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取得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无害,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的全体利益考虑,“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们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必须重自己的私有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交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
9.赋税的四原则:一公平,二稳定,三征税便利,四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对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一个自行调节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就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要生产这种商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供应的短缺,而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价格降低“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性与公利性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如果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
本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的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
读完《国富论》,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地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为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
国富论读书笔记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下面是关于国富论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读书笔记——亚当·斯密《国富论》《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此书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
《国富论》读书笔记————————连广顺9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朱镕基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当时对总理所谈到的内容几乎不懂,只听懂他说要......
国富论读书笔记《国富论》是1972年12月1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读书笔记相关内容,欢迎查看!【国富论读书笔记篇一】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都是为本国......
国富论读书笔记2篇国富论读书笔记(一)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都是为本国国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这部分产品换取外国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响一国成员数量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