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邓小平理论感想”。
邓小平理论读后感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在党章中规定这一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指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它贯穿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一理论活的灵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阶段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行,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也只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才能纠正超越革全发展阶段的“左的思想”,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的正确认识,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号召全党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基本任务。”可见邓小平理论已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1
我们对“解放思想”这个概念也很熟悉了,但熟悉不等于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理解。如,现在还有的同志在报告或文章中说:“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这种说法在五六十年代本也无可厚非,但在邓小平同志已经给解放思想作了明确界定,邓小平理论已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今天,再说“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则是不妥的,至少表明这部分同志还不了解“解放思想”的真正含义。邓小平同志说得很明确:“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也指出:“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这些论述说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就其本质而言两者是完全一致的。常识告诉我们,对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对本质上完全是一致的两个侧面,是不能表述为“既要……又要……”的,否则会引起思想混乱。
除了学习理论,还要学习其他知识,特别是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各种新知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领导干部如果胸无点墨,知识面过窄,那要么不会讲新话、出思路,要么乱发言、瞎指挥,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学习科技、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代性思维所要求的。
我们强调党的每位成员在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时,要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不要也不应该考虑个人得失。但必须指出,这仅是就党员、领导干部个体角度而言的。若从组织角度来讲,一味地提这种要求,是既不合情理也不合逻辑的。要求人们在说真话、办实事时非得立下“五不怕”的决心,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人家是在执行执政党的思想路线,干嘛要他们受打击、挫伤,遭离婚、坐牢、杀头。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五不怕”者绝非占多数。而一旦政治生活不正常,“五不怕”者就真要倒大霉了。例如,1957年的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动等等,便是明证。所以在现代意境下,增强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光指望个体的觉悟、素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关于制度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过去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是决定因素”。事实上,只有经由民主程序确立的制度才是决定因素,这是由它的社会认同性所决定的。它具有稳定性、长期性,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有利于维护党内生活的正常秩序,使民主不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这样的制度具有全局性、刚性,因为它一经制定并通过就是客观的东西,是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它对全局都起作用,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它还具有根本性,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载体和保证;同时还是国法的保障。邓小平同志说:“国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党规党法健全并得到遵守和执行,就能确保以法治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争取取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精神支柱。树立信心,明确责任,确立科技兴国战略,谋求祖国的更大发展。
浅析对新时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考——读《邓小平理论》有感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理论读后感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
《邓小平文选》读后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单指邓小平理论,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它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并逐步加深发展的,可以说,每一个理......
邓小平,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的另一位历史巨人,于1997年2月19日离开了他所至爱的中国人民。每读邓小平的著作,先不论其它,总有一种日益强烈的感受:文风非常地朴实,然而,内在于朴实之......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