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的第一堂新课,学生感觉新鲜。通过第一节准备课后,学生对新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初步认识,事先在心理和知识上有所准备,拿到新教材更有趣味,教师要因势利导。但第一课的史实比较遥远和神秘,在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各类班级的学生程度差异明显,一些同学不能适应,要引起高度重视。
【教材定位】
万事开头难,作为教材的开篇,是整个专题以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本课主要讲述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不仅鲜明地反应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地域特色,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生活还存在影响,老师要联系现实,要力求规范和透彻地讲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为今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并理解三者之间的渊源继承关系。
2.学生能分析历史材料,并能从材料中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学生通过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学习,生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注:教学目标设置实行的是组合化)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引认]
一、夏商政治形式
复习中国古代朝代歌。(注:在准备课上提供中国古代朝代歌,让学生记忆)展示材料(注:有多媒体设备的用课件展示,没有的用纸质展示)
材料一: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注:最好不用朝代表,人民版教材明确没有采用夏商周段代工程的成果。)
[新课开始]
我们学习历史,要注意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我们课本第一段可以用如下知识结构归纳。展示结构图
时间:
条件:
国家的出现地域:
特征:
学生看书归纳。形成知识结构图。
(注:学生看书包括正文与副文。要求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对学生问题进行简要解答。)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至三自然段。了解古代神话传说有其真实的一面,不能一概抹煞。从第三自然段中归纳当时的国家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
展示图片一
图一(甲骨文中的“王”)
这是甲骨文中的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王)这个字形是上面大于下面,你想到什么?(权力)王拥有财物,还拥有权力。当王年老或死了的时候,对其拥有权力怎么办?展示材料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大同”时期与“小康”时期王位分别是怎样继承的?(大同时期,王位实行禅让制,小康时期,王位实行世袭制。)
材料还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由公有制到私有制。)
不同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对王权继承进行了新的“选择”。
夏朝时的社会情况除材料反映的情况外,在夏朝时,还发生战争、内乱等,夏朝存在了四百多年,后为商汤所灭。
商朝的社会情况怎样?教师归纳讲解。
商朝社会的情况: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酷的政治压迫;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特别是此时的国王,每天的事都通过占卜来确定,课本第6页上《殷商涂朱牛骨刻辞》就是一个占卜的记载。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成为中国早期社会的特点之一。
二、西周分封制。
商朝存在了六百多年,经过牧野之战,商军大败,周武王率军占领朝歌,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展示图片二、三
图二:商朝疆域图图三:周朝疆域图
比较两幅图可知,周朝领土空前扩大。
为了吸取不被边疆民族政权进攻灭亡的教训,为了管理不断扩大的的土地,周武王等统治者出了一个新的“选择”。
展示材料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说明什么制度?(分封制)其目的是什么?(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其主要对象是什么?(王族)
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王族(重视血缘关系)。所以《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除王族之外还有功臣、先代贵族。展示图片四。
图片四:西周分封形势图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怎样?
展示材料
材料四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谰《中国通史》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据材料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定期朝贡;随从作战。)
诸侯履行义务,这对周朝起了什么积极作用?分封制实行初期,起到了稳定当下政治秩序的作用,还有利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诸侯有义务,也有权利。其权利情况如何?
展示材料
材料五属国(诸侯国)逐渐树立了自己的权力基础:他们在自己的统治范围不仅是周王的联盟,还成为世代相传的行政长官。他们建立了地区性的官僚、军队和税收制度,不断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自己的权威。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问题:
1、从材料看诸侯有哪些权利?(拥有土地和人民,王位世袭;具有一定的独立主权。)
为了表示其独立性,2、从国家管理上看,在西周时期形成了高度集权吗?为什么?(没有。地方具有独立性。)
3、据材料,说明西周在国家权利分配上的特点是什么?(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国家,即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这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又一个特点之一。由于没有形成集中的主权,诸侯在封国内有独立的主权,许多受封的人,也封地为氏,如本人的潘氏,就是因封地在潘地,因地得姓。随着实力的强大,逐渐地不再承认周天子的统治,分封制的弊端逐渐瓦解。
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到公元前256年,东周最后一个天子被秦所灭。
归纳分封制的知识结构。
目的:
对象:
分封制内容:
作用:
瓦解:
三、西周宗法制。
夏朝时,实行王位世袭制,商朝时具体表现为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这往往产生*。如何保证王位正常世袭,我们的祖先又进行了“选择”
展示材料
材料六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问题:
1、材料中的“立天子”与“立诸侯”具体指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确定王位候选人。防止内部纷争,巩固统治秩序)
2、如何区别嫡子与庶子?(嫡子为正妻所生儿子,庶子为妾所生儿子。)
展示材料
材料七(情境创设)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是二夫人(妾)所生;二儿子是大夫人(妻)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是大夫人之子。
问题: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个别小组,学生发言。)
结论:最终的结果是,周天子依据宗法制的原则,选择了二儿子为继承人。
要想成为周天子的继承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妻所生的年纪最大的儿子。)符合这些条件的儿子就被称为嫡长子,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阅读教材,理解大宗与小宗的内涵,结合课本内容,师生共同绘制宗法制示意图。展示图片五:
图五:宗法制示意图(大小宗关系)
展示图片五:
图六宗法制下的等级制
图片显示的内容是什么?等级制。
大小宗关系和等级制是宗法制的主要内容。这种制度有何影响?
展示材料
材料八: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意为成),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大传》
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春节、清明传统节日活动和日常人际关系),说明宗法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作用是重视亲情,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巩固分封。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通过上述分析,说说什么是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等级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这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又一个特点表现。
归纳宗法制的知识结构。
目的核心
宗法制内容
作用
含义
四、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展示图片七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里表
宗法制分封制
核心体现
即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其实,分封制与宗法制之外,还有一个维护工具——礼乐制度,这个制度的有关知识,请同学年课外阅读有关内容。
(注:扩展学生知识,这为将来学习文化部分打下基础,同时便于理解课后材料题。)
【课堂小结】
夏商周三代制度演变表
夏朝
商朝
西周春秋战国
世袭制
确立
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宗法制
逐渐形成发展完备
动摇破坏
分封制
逐渐形成发展完备
逐渐解体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不是断裂的,而是有继承关系的,正如孔子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周朝的礼仪借鉴了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正是由于西周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制度,在我国夏商周时期,西周是最强大繁荣的。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些都属于政治制度。你们能否归纳:什么是政治制度?(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本课的标题是什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你如何理解“中国早期”的时间范围?(上限——国家形成;下限——秦统一以前。这个时期就是许多史书说的先秦时期。)结合前面的提示,说一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后作业】课本中的《自我测评》与《材料阅读与思考》
【拓展探究】
主题:我们的姓氏来历。
活动内容:了解自己姓氏来历的过程。
活动形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准备课上进行了学习分组划分)。通过访问调查、络或图书馆搜集资料等方式,写出本小组成员姓氏来历的经过。
(注意:对文史知识内容的考查,是近年高考的一个发展趋势。)
【课外阅读】
文章题目:1.任世江:西周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2.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三大制度
3.姓氏来历类型简介
博客:高中历史学习室
(http://czls855.blog.163.com/blog/)
(教师选择文章,或写作文章,建立辅导型博客,供高一农村学生课外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慢慢指导学生养成自己寻找资料的习惯。)
【板书设计】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时间:约五千年前
条件:农耕经济发展
地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特征:贫富分化、金属器具、文字、城、礼制
权力:王、禅让
国家的出现
世袭制的出现:夏启
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
商: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夏商
分封制:目的、对象、义务、作用、权利与瓦解
宗法制:目的、核心、内容、作用、含义
两者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西周【教学反思】
略
【设计说明】
本设计注意重点知识的完备性,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注意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学生水平设计时,是以中上生水平设计的,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取舍,特别是其中的材料。对特别差的学生,可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对条件差的学校,可以将重要的材料编入学案,进行使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先秦的政治制度和礼乐文化1.先秦的历史分期(BC21世纪—BC221年)(板书)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传说中的皇帝、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两代的政治形式,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理解宗法制的内容及其与分封制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2、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