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人民版必修1(材料)_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8:01: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人民版必修1(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一、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课的知识目标主要有“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征”。从能力目标上看,本课的能力要求是“了解”和“认识”,前者属于识记层次,后者属于理解层次。另外,认识还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2、能力培养:

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通过对分封制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深入了解,达到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宗法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根据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回归历史,掌握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的内容。学会融会贯通。

3、思想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了解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统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其作为统治者的地位。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无论哪个制度,其实都是统治者压迫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三、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1)分封制(2)宗法制

2、难点

本课是高一历史的第一节课,容量是以前所学课文的三倍以上,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讲述三节课以上的内容,又需要学生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西周的礼乐制度的联系

探究两个主要问题:

⑴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明确三个主要概念:

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教学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掌握朝代更迭的顺序,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帮助。

导入新课前,列出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参照课文的课前提示,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所在。

“早期政治制度”中“早期”的含义指的是“先秦时期”实际指的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了国家才有政治,中国国家是如何出现的,由此导入新课:“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明确这段时期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是:生产力的进步带动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阶级、权利等相关信息特征的出现,为国家的出现,也为由“家天下”到“公天下”的出现埋下伏笔,而这也是《礼记》中的由“大同时代”向“小康”时代的过渡时期。

简要介绍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及夏商周的朝代变迁的历程

重点讲解下两个问题:

1、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2)主要内容:

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对象是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②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3)特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4)作用: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通过分封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因此得到了加强。

提问学生:分封存在的隐患,为后面的“礼崩乐坏”提供一定的背景。

2、宗法制(1)核心内容:

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2)特点:

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因此,诸侯(小宗)永远要服从天子(大宗),而卿大夫(小宗)永远要服从诸侯(大宗)。

宗法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它试图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3)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宗法制度一方面用血缘关系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血缘关系限制人们的社会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利用各种材料使学生理解宗法制,以及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的影响

介绍礼乐秩序,使学生明白

礼、乐的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西周通过礼乐制度来维持和加强社会等级秩序,小结:围绕课前提示进行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

1、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3、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位于最北和最东面的是

A.鲁、卫

B.齐、楚

C.卫、晋

D.燕、齐

4、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情境创设: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

问题: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阅读理解

1、材料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2(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1概括出诸侯的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3)材料2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2

用心

爱心

专心(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材料一: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之典。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楚王问鼎”的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 课后作业:

1西周的统治与前两代相比有何异同点?

2、什么是分封制?

3、什么是宗法制?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课文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些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本课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本课难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教学内容: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

概况、背景

二、夏商政治文化: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目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内容:对象、义务

发展历程:开始 推广 衰落

影响

2、宗法制:含义、特点、与分封制的关系、衰弱、影响

3、礼乐秩序:含义、目的、特点、实质、发展历程

四、春秋战国的政治制度;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五)小结:

1、几种重要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夏商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六)随堂检测:

一、练一练:

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B)

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B)

A、夏民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3、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B)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

用心

爱心

专心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D)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二、考一考:

1、阅读下列材料: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请思考:上文反映出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後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 请思考: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参考:

1、变化:“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保护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诞生。

原因: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

2、(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用心

爱心

专心(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用心

爱心专心 7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案3(人民版必修1)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2、......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先秦的政治制度和礼乐文化1.先秦的历史分期(BC21世纪—BC221年)(板书)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传说中的皇帝、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课稿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00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人民版必修1(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5)人民版必修1(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