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已经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互关系;判断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方法。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以教材为依托,网上素材为背景,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2、能力目标:能判断任意一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来获取新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和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分清每个月、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教学难点是知道大月小月,学会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学法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质疑--讨论--验证--总结--概括--应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说教具、学具:
CAI课件、计算机、表格 、年历卡、计算器、水彩笔等。
四、说课前准备:
课前一周,给学生网址让学生上网查看近五年的年历或收集近五年的年历卡。
教学程序:分三个部分,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巩固新知、应用发展;四小节评价、课外延伸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年月日这节起始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让学生听歌的形式引入课题:老师给你们放一首歌,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学生很快说出是《生日快乐歌》,我接着问:谁来说说你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那谁知道妈妈的生日?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可很少知道父母的生日,在此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教育。紧接着,我又问刚才我们所说的生日话题没有离开一组时间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脱口而出年月日,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听歌和询问学生和他们父母生日导入课题,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既直观又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大月、小月、二月
我用多媒体出示日历、月历、年历卡。让学生认识并分别说说它们三个各自有什么优势。接着每人发一份表格,指导学生把了解到的和观察到的,按表格要求填写并思考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别分是多少天?小组进行进交流。这里我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再进行整理填表,最后进行交流。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冗长的信息海洋里迷航。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填完表格后学生看着表格回答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接着我让学生在表格里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涂上黄色,每月有30天的月份涂上蓝色,涂完后引导学生区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即: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习惯上叫二月为平月,并板书。让学生给大、小月涂上不同的颜色,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大月、小月的排列规律,为下面记忆大月、小月和二月的天数打基础。小组评出探索星,标准是填对表,涂对色的都给。
2、记忆大月、小月和二月
在教学记忆大、小月时,我指导学生看着涂好色的表格找出大月、小月的排列规律,再启发学生用各种方法尝试记忆大月、小月,并在小组内交流记忆的方法。学生交流左拳头记忆法时,老师用课件演示。并加以说明。我在这节课主要介绍四种记忆的方法:一、左拳记忆法;二、书上介绍的歌诀;三、根据大小月的排列总结出: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月;四、只记小月(小月只有 4 个月)。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方法记忆。这样的设计,使导学生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可用的东西来帮助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倾听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学会将机械记忆变为有意义的记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小组评出记忆星,标准是能记忆大小月天数。
为了检查学生大月、小月的记忆情况,我用小游戏进行检测与巩固。大月表示男同学,小月表示女同学,老师说到的月份是大月男同学站起来,说到小月女同学站起来。用这种游戏式的方式来巩固新知识,能够营造和谐的、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3、接下来是认识平年、闰年。
我用谈话的`方式问学生:知道了每月的天数,一年有多少天呢?你能自己动笔算一算吗?算完后进行交流。老师这里不做统一的计算方法,只要学生能算出来就行。算完老师引导总结:习惯上我们把有 365 天的年份叫平年,有 366 天的年份叫闰年,板书。
接下来我出示1980--2009年2月份的天数表的课件。我问:你看着这个表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很快说出每四年里就有一年是闰年。我接着问:闰年的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用计算器算一算,算完闰年,你再算算平年,小组内讨论交流。通过验证,学生自主发现,是闰年的公历年份都能被4整除,老师小结板书,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学生通过观察、借助计算器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充分探索,验证,达到自主构建新知的目的。接着,我用课件出示几幅有纪念意义的画面:让学生猜出时间,并进行判断时平年还是闰年。老师给答对的学生奖励智慧星。这里让学生经历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使学生受到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紧接着,我巧设疑点,出示一份1900年2月份的月卡,告诉学生由于淘气的小猫在上面踩了一脚,盖住了后面的日期,你能判断出这年2月有28天,还是29天吗?学生在判断时,肯定会说是闰年,因为1900除以4没有余数。这时我不急于否定,而是出示一份完好的1900年2月份的月卡:你们看到底有多少天?学生看到这一年二月只有28天,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发现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不可行,他们都会迫切希望找到解决新的问题方法。此时我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900与1949、2001、2003、2008的区别,发现1900是整百数,初步感知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只有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接下来,我让学生再尝试用1900除以400。同时引导学体会第一句定论为什么要用一般这个词,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紧接着是进行整百年份的判断练习,在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判断的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这个结论。老师给判断对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三)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以及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去,我们习惯是老师出题,学生在下面做,做完指名回答,这只能了解到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这里我一改以前的做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源共享。我指导学生进入在线测试的试题,请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名字建立一个word文档,并选择4小题复制到自己的文档,进行答题。最后把自己的文档放到答案文件夹里。剩下的回家做,方法同样。这样老师能在同一时间内了解所有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进行个别辅导。
接着介绍小知识:闰年的由来。这里的设计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进行一步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再让学生说20年后的展望。请学生说说自己20年后的今天在做什么。这样设计利于激励学生从小学会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小节评价、课外延伸
(1)小节评价。根据你获得星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表现,寻找自己在这节课上的闪光点,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2)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学校论坛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对现在用的年历的修改意见。这个作业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即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华,是有关知识要点的结晶。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如下的教学板书。这样设计,系统性强,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
一年12个月平年365
闰年366天
第2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第33页的“做一做”。教学目的 :
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3、进行学法指导,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具准备:小音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课题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老师送支歌给大家吧!(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二)引入新课
1、这首歌好听吗?喜欢听老师播放的歌曲吗?刚才这首歌唱的谁的生日?(中国)中国的生日是几月几日?(10月1日)你还知道我们的新中国是在哪一年的10月1日成立的吗?(1949年10月1日)
2、请同学们看一下,记录我们新中国成立的这一伟大而神圣的时刻用了哪几个时间单位?(年、月、日)
(三)揭示课题
对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3个新的时间单位。(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一)谈话启迪,生成问题
1、我想,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一年有几个月?(1年12个月)
2、在这12个月中,有着什么样的规律,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大家想知道吗?
3、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观察年历)
1、老师的手机上有好多年历,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年里每个月的天数是多少。(学生听,记录)
2、老师准备了一个统计表,用来记录这2000——2009,10年中的每一个月的天数。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的观察结果。(指名回答)
3、找规律
(1)、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个表,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看看你们会发现什么?(生观察表,找规律)【我发现每年的1、3、5、7、8、10、12这几个月都是31天。】
(2)、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在表中分别点出这几个月,引起学生的注意)
(3)、很好!每年的1、3、5、7、8、10、12这几个月都是31天。还有吗?
【我发现每年的4、6、9、11这几个月都是30天。】
(4)、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不错!每年的4、6、9、11这几个月都是30天。
(5)、再找一找看!
【我发现二月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很好!二月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6)、经过同学们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1、3、5、7、8、10、12这几个月每年都是31天,这样的月份我们把它叫做大月,4、6、9、11这几个月每年都是30天,这样的月份我们把它叫做小月,而2月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人们把2月为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2月为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7)、你知道大月、小月的来历吗?放音乐
【各月天数的来历。传说在公元46年,古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由于他是七月出生的,就把所有的单数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定为大月,每月31天;把所有的双数月二、四、六、八、十、十二月定为小月,每月30天。这样,大小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记住。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减去一天。减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从二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只剩下29天了。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恺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恺撒有同样的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还将双数月十月和十二月也改为大月,单数月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而八月份多出的一天也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去,于是2月又少了1天。从此,2月份只剩下28天了,只有闰年的时候才有29天。】
(三)、认识平年、闰年
1、、请同学们看一下,在统计表中,哪几年是平年?为什么? 哪几年是闰年?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每四年里有几个平年、几个闰年? 再看一看相邻的两个闰年相差了几年?
3、看来,这些年份都和哪一个数字有关?
4、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请每位同学将你所观察的这一年除以4,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平年和闰年除以4之后有什么不同!
【平年除以4有余数,闰年除以4没有余数。】
5、其他小组的同学找到的规律也是这样的吗?嗯,真不错!你们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6、“通常: 除以4有余数的年份是平年,除以4没有余数的年份是闰年”。
7、那么,同学们以后在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除了看它的二月是28天还是29天外,还可以用我们刚刚发现的除以4的方法来判断。同学们能不能用除以4的方法来判断一下你出生的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8、同学们已经知道自己出生的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了,老师有一位朋友,它也想知道自己出生的那年是什么年,大家愿不愿意帮他呢?(1900年)
9、我们就用同学们刚才发现的除以4的方法去判断了一下,1900÷4=475 1900除以4之后有余数吗?(没有)没有余数就应该是什么年?(闰年)
10、是这样的吗?老师帮你们看一看年历,这一年2月有28天,这一年应该是什么年?(平年)
11、说明1900年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判断行不行?(不行)对啦,不行。请同学们看一下,1900年是一个整百的年份,当我们遇到整百年份的时候就要把刚才的方法改一改了。
12、“整百年份”除以400有余数的年份是平年,除以400没有余数的年份是闰年”
13、遇到整百年份的时候,我们就要把除以4的方法改成除以多少?(400)同学们能判断整百的年份了吗?
(1)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年进行判断。
2100
2400(闰)
1800
1600(闰)
2000(闰)
(2)、张红出生于1996年2月29日,到2005年3月他一共过了(2)个生日。
14、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去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为什么闰年要比平年多一天?(想)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平年和闰年是怎么来的。【播放音乐】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叫做一回归年,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因此,公历规定有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日,比回归年短0.2422日,四年共短0.9688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这一年有366日,就是闰年。但四年增加一日比四个回归年又多0.0312日,400年后将多3.12日,故在400年中少设3个闰年,也就是在400年中只设97个闰年,这样公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就相近似了。由此规定: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1900年、2100年就不是闰年。含义: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即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2。能被400整除。】
15、听过这个小知识,同学们明白了吗?
(四)、计算全年的天数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年有多少天?(365天)闰年有多少天?(366天)不过,老师在计算的时候是把12个月的天数直接加起来的,大家观察一下,看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 】
2、还有别的方法吗?(若没有)
【没有啦?没关系,同学们下去之后再想想,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
(五)、学习年月日歌诀
1、学习了这么久,大家都累了,不如我们来轻松一下,我们来学一首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你知道这里的腊是哪个月吗?腊是指农历的十二月,这里指公历的十二月。
2、我们还可以用数拳头的方法来记忆大小月。
(六)、巩固练习:
1、同学们学得都很好,今天来了几位朋友,它们每位说了一句话,它们谁说得对不对,请你当小当官,你高兴吗?(1)、在公历年份中,是4的倍数的年份都是闰年。(错)(2)、一年12个月,不是大月就是小月。(错)(3)、平年全年的天数比闰年全年天数少一天。(对)(4)、闰年中前半年与后半年的天数相等。(错)(5)、闰年有366天。(对)
(6)、爸爸4月31去杭州出差。(错)
(7)、2100÷4=525 所以2100年是闰年。(错)(8)、4月和5月一共有61天。(对)
2、猜一猜,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她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7和8月或12、1月)
3、我是小侦探。
故事发生在前不外,有一个罪范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办理日期为2001年2月29日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境,尽管他经过整容,变换了模样,还是被检查证件的警察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捉拿归案,这是为什么呢?
(七)课堂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老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既然同学们在这节课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下面,老师就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自己制作一份2006年的年历。老师相信:同学们下去后一定会制作出一个非常完美的属于自己的年历。老师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并创造出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
第3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04年日历。
2、揭示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
第4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7、18页。【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并记忆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全年以及每个月的天数。
2.在观察年历的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系统掌握有关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记住大月和小月各是哪几个月。【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同学们,一年中哪一天是你最开心?学生回答。预设:(1)生日
(2)其他。师:“是的,一年中有很多令我们难忘的日子,但有一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特殊的一天。那就是你的——生日。师:这是一张2012年的年历,你能在年历上找到你的生日吗?把你的生日圈出来,看看这一天是星期几?
学生在
第5篇:《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4-46页例题以及相应的想想做做。教材简析:
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知识之一。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把学生已有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一是通过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生日的活动,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基础。二是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年历卡,发现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并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每个月的天数,引出“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再让学生在前面的表格上把大月涂上黄色,把小月涂上蓝色,凸现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规律,并利用规律记忆。三是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