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发展分析论文
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发展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的发展做出分析研究,针对现阶段发展的现状,总结发展创新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新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其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该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1.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将会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农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先进理念提升等等各个部分组成的。想要完美地调整农业结构,必须要时刻把农业与工业和市场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产品流入市场的生产线,让农户与市场,农户与加工商的利益相互依存,最终实现产业链的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必定会带动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2.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来改变城乡经济差距巨大的情况,在近几年看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缩小城乡的经济发展差距的任务还是很重,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严重拉低省市经济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现在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村普遍存在的农业发展没有规模化,系统化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必须走农业发展产业化的道路,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1.主要组织形式。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以下四种:第一种:龙头企业加农户型。这种模式简单来讲就是企业与农民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同时也是风险承担的共同体。这种模式主要是以龙头企业向外联系市场,向内联系农产品基地,利用龙头企业的强大实力扩大市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基地规模,利用其规模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但是在这种模式中农民是非常依赖企业的,所以难以保证企业会一直站在农民的利益角度经营。第二种:市场加农户型。这种模式就是农民与市场直接交流,避免了中间其他企业或者个人介入的机会,让农户有直接与市场主体谈判的机会,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链条,很好地解决了农户有产品难卖的难题。第三种:企业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农户型。这种模式是农民合作的经济组织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重要因素帮助农民生产,同时入股企业的方式与企业联合经营的模式来解决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问题。这种模式是相对比较先进的,它增加了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第四种:企业加中介组织加农户型。这种模式以农业中介组织为依托,企业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服务,销售各个环节与农户形成普遍联系的网状关系。帮助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但是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一旦中介组织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都将会瘫痪。2.经营业绩。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58957万吨,实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粮食产量九连增。同时,在示范园区建设中,我国以实现农民提高收入为中心目标,重点发展和优先安排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和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及基地建设,提升规模化发展层次及水平,农业规模经营已经初步显现,为延伸产业链经营,扩大市场延伸奠定了夯实的基础。3.主要存在问题。首先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程度是非常低的,这也是一直我国农业发展进步小的瓶颈问题,我国大多数农户还是选择分散,独立经营的模式。没有形成大规模农业生产,所以很难实现农业的大规模机械化。造成农户个人面对强大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农民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失。其次,目前我国针对于农产品经营规模大,在市场影响力大,对于农户生产效应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数量非常少,而且对于产品的加工也大多数都是粗加工,精细加工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相对与国外的农产品大企业来讲,不仅数目不占优势,而且经营规模也有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也会逐渐跟不上海外市场的需求,逐渐与世界市场产生差距。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创新举措
1.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在这个科技主导的时代,无论什么产业想要健康成长,都需要科技的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不例外。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促进科技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逐步把农业发展建设成为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模式,逐渐把这种新的思想观念深入到农民的思想中,增加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这个词也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包括旅游业,再加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游客也更加希望去到生态观光的'地区游玩。而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发挥农村的地理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型产业。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利用上当地发展农业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该地区农业发展所应用的特有的生活活动吸引游客先来观光,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龙头产业带动型产业中,主要是指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般都是公司和农户建立合作的关系,来建立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在实际的发展中,龙头企业的科技一般较为发达,资金雄厚,对于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是一种基本的保障,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龙头产业的壮大发展,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新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具体表现。我们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具体模式的探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并且通过对这些模式的不断创新,来加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加快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也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霞.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01).
[2]陈剑.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0(01).
第2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企业发展情况】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红军四渡赤水河畔川南名镇二郎镇,与国酒茅台,中国名酒郎酒共享得天独厚的酿酒地理资源。公司成立于1980年,2007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组建为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建设成为一个集酱香、浓香、五粮兼香型白酒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古蔺县继郎酒、仙潭之后的第三大酱酒生产酒类企业。
公司(二郎)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拥有资产1.96亿元,年产白酒4000余吨,其中酱香型白酒2000余吨,浓香型及五粮型白酒2000余吨;(永乐酱酒园区)为积极响应四川省“打造中国名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助推中国美酒之乡古蔺县的开发进程,扩大红军杯酒业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目前良好的发展平台,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2010年投资在永乐镇酱酒工业园区征地200余亩,分两期就本企业的产能、安全、技术、设备、环保等方面的需要分两期进行扩能改造,争取公司年产量达到10000余吨生产能力。
【原料生产基地情况】
为助推泸州酒业发展,加大力度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我公司已申报成功由县政府农业部门组织建立的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认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本企业原材料生产基地,拥有小麦生产基地6万亩,高粱生产基地3万亩,确保了我们企业的原材料质量,从而保证了我们的产品质量。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情况】
我们企业实行“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性互动能力,引导农民调优粮食结构,种植市场适销的高粱产品,极大地提高了高粱的商品率,集中连片订单种植,实现规模效益,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和带动农户就业增收情况】
我公司通过合约确定农户为原料生产户,速度建立生产基地,保障了加工原料供给,推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服务的五统方式。对加工原料实行定价收购,通过定价保障农民利益,我们对加工原料实行保护价收购,在市场低迷时保护农民利益,从而实现加工原料的稳定供给,确保企业稳定发展。我们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保障了生产加工原料的稳定供给。当订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按订单价格收购,当订单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企业就按市场价格收购,使农民即有了最低保障又得到即得利益,大大
提高了粮食订单的履约率。我公司发展的9万亩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了农户约7万户,使得农户增收300多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户就业率。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我公司一直坚持“强化管理、狠抓质量、打造品牌、服务客户”的方针,生产上紧紧围绕质量为中心工作。
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公司加大了对安全方面的考核力度;加大了对违规违章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现场开取“违规罚款单”制度;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班组,做到了领导强化,任务细化,措施硬化,工作深化,促进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我们把安全工作切实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每个车间设臵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奖惩与安全责任人的考核结果直接挂勾,凡是安全工作不到位的,一律不得参加年终个人评先,安全责任的落实保障了本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生产上我们坚持进行了每月三至四次的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消防安全、安全保卫等方面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改进意见,督促整改,提高了各部门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的预防风险,消除隐患,确保了安全形势稳定。
公司始终坚持清洁化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体系,注重管理团队的优化培育,管理能力的训练。科学的管理体系,优秀的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为红军杯酒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业态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经营管理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管理和技术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公司的整个制度体系得到进一
步健全完善,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制约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8月获得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制度的强力推行,员工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对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护环境情况】
为保护环境,我公司永乐酱酒基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储存量1200立方米,处理量500吨/日的污水处理站,投资2000万元建设完成了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并且具有清洁燃煤技术的2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
【社会公益】
红军杯酒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为了回报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厚爱,多年来先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600余人就业,永乐建成以后将解决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供应酒糟和曲草给当地养牛场,扶助了农民致富,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在帮扶特殊教育学校、敬老院等各类弱势群体,支持贫困学生上学,捐助栋梁工程,救济冰雪、地震灾区等公益事业中共计捐款80余万元。
【存在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我们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二、产业的链条不长,两头发展不够,特别是连接农户的机制上,还没有解决好利益分配机制。
三、龙头企业资金,仍然紧张,对龙头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四、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编低,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外部环境支持体系。为此我公司建议:
一、加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基地建设
加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紧密型,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关键。要在继续落实对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贴息等政策的同时,尽快研究扶持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的政策,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增加对基地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检测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二、探讨支持龙头企业的有效形式
目前,金融部门都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专门政策,并安排了专门的扶持资金,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企业还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要积极探讨支持龙头企业的有效形式运作机制,形成支持产业化经营的合力。
三、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要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开展合作,创新研发的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龙头企业
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给予加大。
四、搭建形式的综合服务平台
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融通、基地建设等方面各有优势,要组织开展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接活动,促进龙头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深入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贯机制
现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在规范定单形式,稳定合同形式,鼓励合作与服从形式的同时,对那些同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真正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同农户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
古蔺县红军杯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5月15日
第3篇: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版)
农业产业化极影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十企业十农户),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