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寸虫评课稿
一寸虫评课稿
《一寸虫》是有国际知名杰出设计家、艺术家、图画作家(美国)李欧李奥尼创作的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讲述了草丛中一条迷人可爱的一寸虫如何运用智慧来求得生存。在这个故事中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绘本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还巧妙地将测量的数学内容自然地浸透到故事情境中。《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提到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汤含倩老师的大班科学绘本《一寸虫》就是完全将绘本故事与多元课程结合在一起,故事线索紧紧相连,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掌握了逻辑技能,测量技能。汤老师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到了一寸有多长,同时通过绘本让幼儿掌握到如何测量。这一节课不光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测量方式,老师还准备了“一寸虫”的教具,让幼儿通过操作,更好的掌握到测量的技巧。汤老师的`活动利用绘本不时为线索,让孩子们带着疑问去操作,从操作中寻找答案。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了发展,感受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更大的感触是,绘本阅读不光是一种语言教学的方式,它也可以与各领域结合。选择一本绘本故事,教师能轻松的传授给孩子一些知识点,方便简洁,而且富有趣味性。汤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处理和挖掘,我个人感受颇深,绘本不再是引子或是开头的序曲,而是贯穿整个活动,蕴含情感元素的认知活动,对孩子的而言,徜徉在这么一本童趣有意义的绘本中学习测量是多么幸福而巧妙的事!
第2篇:《节节虫》评课稿
《节节虫》评课稿
王老师的课体现了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成果。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始终在尝试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制作的方法。
课的开始是尝试连接纸条,发现连接中的问题,探究连接的方法,从而对于难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在玩中发现,感悟方法。接下来尝试用纸杯连接,进一步探究方法,探究中发现问题:杯子摞在了一起;杯子连不住掉下来。学生在探究中解决了问题:可以给绳子打结;可以不同方向来穿杯子;可以在杯子中间加圆片隔开。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感悟探究出的方法。因此,解决难点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掌握的很好,导的很有“度”:导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向——指导学生努力的方向、目标;导境——创设让学生自主活动的教学情境;导法——整个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自己尝试、探究、交流。教师的“导”贯穿并“隐藏”于整个活动过程,对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掌舵作用。
第3篇:大班数学教案 一寸虫
大班数学教案 一寸虫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2.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3.(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寸虫”,是故事中的主角,让我们一起来听这个故事吧!
二、阅读故事,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尝试简单的测量方法。
(1)讲述故事第一段:一寸虫是森林里的小不点儿,谁也不把它当回事,它总是独自慢慢地向前爬着。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虫说:“请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错了我可要吃掉你。”(
第4篇:一寸虫读后感600字
一寸虫读后感600字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寸虫读后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星期三上午,老师带着我们读了《一寸虫》,它是一个绘本故事。
主人公是一只弱小不堪一击的小虫。它只有一寸长,也就2。5厘米,全身呈碧绿色,好似一块祖母绿宝石,可爱又迷人;它是吃树叶的,害处很小,最多把树叶咬了一个洞就饱了。在中国它有很多名字,分别有:尺蠖(huo)、弓腰虫、“吊死鬼”。“吊死鬼”,听起来十分吓人吧!它可不是吊死了的鬼,而是农民给它起的名字,因为它长大后就会吐丝,它把丝吐在树叶或树枝上,然后在空中荡过来又荡回去,所以被人称为“吊死鬼”。
这本书由美国作家李欧。李奥尼写的,杨茂秀翻译的。这本书的
第5篇:大班数学《一寸虫》说课稿
大班数学《一寸虫》说课稿
一、说教材及设计思路
《一寸虫》是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讲述了草丛中一条可爱的一寸虫如何运用智慧来求得生存。在这个故事中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绘本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还将测量的数学内容自然地浸透到故事情境中。《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那么一寸虫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虫,孩子对它的体态动作非常感兴趣,因此运用《一寸虫》这个绘本故事开展数学测量方面的学习,既迎合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让孩子了解到智慧的力量,感受一寸虫的机智和勇敢,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将活动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目标:了
第6篇:中班语言教案一寸虫
中班语言教案一寸虫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一寸虫,欢迎来参考!
活动准备
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
活动目标
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
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3.(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寸虫”,是故事中的主角,让我们一起来听这个故事吧!
二、阅读故事,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尝试简单的测量方法。
(1)讲述故事第一段:一寸虫是森林里的小不点儿,谁也不把它当回事,它总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