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世界区域地理大容量复习》听课体会
《世界区域地理大容量复习》听课体会
听了这节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
优点:
1、教学目标切合实际,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精巧,环环相扣。
2、能将图、文、声、像等各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完成了特定的教学任务,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3、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培养。
课堂上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情景创设,理解点拨到位,并有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和强化,符合教学规律。提问具有思维含量和针对性,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
5、讲练结合,相得益彰,体现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不足:
1、本节课稍显不足的是,课堂互动的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稍显沉闷。教师要给出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的对教材进行整合,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
第2篇:世界区域地理(六个国家)复习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六个国家)复习教案
广水市骆店镇中心中学 李清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这六个国家的区域特征。
2、这些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等自然环境因素。
3、这六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1、这六个国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2、读图识记各个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城市、工业中心等等。教学过程
一、日本
读图识别日本周围的海域、国家及日本国土的组成:
1、日本周围有哪些海域?
2、日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最大的是哪一个?
3、日本的邻国
4、日本的工业中心为什么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濑户内海沿岸?
二、印度
1、印度的三大地形及分布特点、最大河流。
2、邻国
南亚最大的国家、邻近的海洋
3、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造成的灾害。
5、印度的城市与工业中心分布有什么特点?
6、印度的软件外包。
三、俄罗斯
1、地形特点 四周濒临的海洋
北部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北波罗的海,西面里海、黑海。
2、交通
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建在南部?
3、气候
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寒带气候,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四、美国
1、地形、地势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大)东部:较为低矮的阿巴拉契山地 中部:平原
2、气候: 东部降水多
西部降水少 降水向西减少 北部:冬季寒潮 夏季中东部暖热
3、河流
密西西比河来自东西两侧山地,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五大湖提供灌溉
4、人口
移民国家,50个州,本土48个(北温带),海外两个:阿拉斯加(少部分在寒带)、夏威夷(热带)
所以美国跨寒、温、热三带。
5、农业
机械化、地区专业化。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6、工业城市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五大湖沿岸。
五、巴西
1、混血人
2、地形
3、气候
4、河流
亚马孙河:长度世界第三,流域面积最广
5、城市:
最大:圣保罗 首都:巴西利亚 人口和城市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
六、澳大利亚
1、地形:东西高,中部低
2、位置:南半球,独占一个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围,从大陆分离早,物种进化缓慢。
3、城市、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 最大:悉尼 首都:堪培拉
4、气候 半环状
5、称号
第3篇:世界区域地理课件
世界区域地理课件
导语:世界区域地理课件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世界区域地理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世界区域地理课件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 位置范围
⑵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 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
第4篇:区域地理复习——日本教案
区域地理复习————日本
教学目的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点;
2、通过对日本的地形及纬度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分析其气候的成因;
3、通过对日本的气候和地形的学习,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其气候成因的分析,了解日本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
3、日本气候类型与中国同纬度相比有何不同?
4、日本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日本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危害。
教学难点
1、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2、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3、日本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如人口老龄化和资源贫乏的解决等。
教学方法
1、讲授
2、对比分析
3、案例分析
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