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有感
学习是我的乐趣之一,在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朱永新老师的名著《新教育》。这是本很贴近我工作实际的书,可以说是工具书,又是教育理论著作,很有指导意义,所以就特别专心,并写下了读后感,以促使自己的思想在教育理论领域里得到提升。
朱永新教授说,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不行不行你真笨”,这样,再行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了自信。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潜能在有效开发并结出硕果之时,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朱教授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认为这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认。他反对所谓的“蜡烛精神”,不是将教师的精神与身体透支殆尽,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得到呵护。甚至,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哪来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哪来学生潜力的开发?
朱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让
1师生拥有智慧是智者之言,也是新教育实验走向真正成功的内在归依。
以下是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和大家共勉。
他说:多少回,我无法抑制我的泪水。当我们的魔鬼团队以田野作业的方式,布道于穷乡僻壤,我的眼泪为他们欢腾的理想为他们憔悴的容颜而流。当绛县的蒙学孩童以惊奇惴惴的眼神,遥望那天际苍穹,我的眼泪为他们农历的天空
为他们润泽的童年而流。
他还说:我一直在说,新教育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新教育是你的,是我的,是每个需要新教育的孩子们的。至于我,最多只是一
个在时代急促的呼吸声中,大着胆子,跑出来喊了一嗓子的家伙。因为有孩子,因为有你们,我微弱的声音才能在中国教育的沉疴里激荡。他勉励着我们:
我们已经赢得世人垂注的目光,我们已经获得或浓或淡的掌声。那目光,是期
许,那掌声,是勉励。我们不能停,不能歇,我们的脚步只能向前,我们的选
择只能是跌倒后马上爬起,接着往前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你的肩
头,也在我的肩头。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
由渺小而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粱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从柴米油盐
放大到家国天下,感谢你,感谢他,感谢我,感谢每一个醉心于新教育的同仁,放逐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注入了意义,使我们琐碎的人生
变得贵重,让我们的生命从此荡漾着爱,诚恳,付出,以及智慧。
我一定要用新教育的九大定律中的第二大定律提醒自己。“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当然也是适时地)对他说:‘你行,你
行,你真行。他往往就能做的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
本学期,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如何表扬学生。
第2篇:读《新教育》有感
由《新教育》想到的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天已有十年,从当初的心怀梦想与激情到如今的平平淡淡。在教育的路途上时常在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永保内心的激情?今天,我有幸读了中心校推荐的《新教育》一书,心里豁然开朗。这本书,我正在读,然而仅仅读了一遍,便让我爱不释手。
是啊,教育是什么?我曾经以为教育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做好自己的工作,按部就班。当学生犯错时,我会严厉的批评他们,我总是高高在上,用自己的要求来影响着他们的童年。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
我们的教育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朱永新教授谈道:“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如果孩子的今天是失魂落魄,是萎靡不振,是痛苦难熬,是得过且过。那还有什么健康?还有什么快乐?还有什么自信?还有什么向上可言?还有什么理想?还有什么未来?
读到这里,我的心也随之凝重起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我们给了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是自信的?是快乐的?是难以忘怀的?是忧郁的?是自卑的?我不敢想象。
本周,我校对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状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班存在百分之十五的学生不喜欢我所任教的学科,不喜欢我布置的作业。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表示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原因是“害怕说错,老师批评,同学笑话”。此时,我想到了平时严厉的自我,我想到了课堂上的那种沉默„„是我们,是我们教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不自信!是我们没有真正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新教育》一书中还讲到了“潜力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会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自信。”
此时,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她——她是一个学校老师和同学都知道的女孩。因为在她那个班里,只有她一个女生是经常不完成作业,做任何事情都很拖拉。也许是长期以来的惰性,让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每况愈下。今年我刚接手了这个班,对此也有了些了解。我一直在观察她,准备找个机会和她谈谈。
那个星期一的早晨,升旗仪式正在举行,我站在队前,一眼便发现了低着头的她。好奇心使我走进队伍中,我发现她的右脸有五个血红的指印!升旗仪式结束后,找到了她。她哭了,哭得很伤心。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她说话。还没等我开口,她说话了:“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到商店里去拿人家的东西!我爸爸星期天狠狠地打了我,我以后再也不会了!”原来这女孩是因为到人家商店里拿东西被她父亲知道了,被打了。我听说这孩子的家境比较贫寒,就连开学的作业本费用——几十元钱,还是老师垫付的。平时,带着煎饼来上学,哪里来的零花钱。
我轻轻地摸着她的脸,让她看着我,我说:“老师相信你,你是个好女孩,你一定会 改的!„„”停了停,我又说:“你知道吗?老师一直在观察你。你第一课的描红作业写得真漂亮!第一篇的作文草稿你交得最及时!还有你的读书笔记,每天一篇,虽然篇幅写得短了一些,但你读的那些文章真的很有趣,也很有道理!老师发现其实你真的很棒!”我注视着她,她开始不好意思起来,小声地说:“老师,我其实很懒的,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我„„”“没关系,你不是做得很好吗,慢慢来,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本学期,不妨给自己制定个目标及学习的计划,让老师和同学们与你合作,和你一起去完成,好吗?”她笑了笑,点了点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过去了几周。这几周中,我每天都在关注她。早晨不迟到了,作业书写认真多了,家庭作业每个星期中只有一次或两次没完成,要求背诵的课文她也会背了,更大的变化是她爱笑了,敢大声回答问题,敢大声说话了„„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轻松了许多,但更多的是充满对未来的期待。我相信只要让她找回自信,也就找回了那个本应该阳光灿烂的她!我期待着,我努力着„„
看到她的进步,我的内心在充满愧疚的同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尘封的理想。有那么一大群新教育人正在努力拼搏,那一次次体验,一次次成长,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无数的事实告诉我,坚守理想的人会收获生命的奇迹。让我们用心灵与学生共舞,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读书心得:
由《新教育》想到的时集镇蒋沟小学 马英语
第3篇:读《新教育》有感
《新教育》读后感
寒假里,我阅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这之前我对“新教育”的了解只是偶尔在网站上一瞥而过的“新教育在线论坛”并不以为是。通过这次阅读,我知道了,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它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它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了解了它的精神,知道了它的“学理基础”,学习了它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九大定律”等,“新教育”的确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和落实“新教育”的和理念。
一、落实自己的“专业发展”
在新教育中提出“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要努力地区促进每一个人过一
第4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梦溪小学——茆广艳
我从上班至今已有十年多,从当初毕业时的心怀梦想与激情到如今的平平淡淡,在这过程中时常在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永保内心的激情?最近,我有幸读了《朱永新说教育》一书,心里豁然开朗起来。以下内容是我从书中认识到的以及我今后教育的方向。
我曾经以为教育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做好自己的工作,按部就班。当学生犯错时,我会严厉的批评他们,我总是高高在上,用自己的要求来影响着他们的童年。就如朱永新教授所说:“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
那么,教育是什么?朱永新教授谈道:“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古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