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
3.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课文的第二部分(特别是2、3、4自然段),了解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教学难点是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三.教学模式:
1.主体模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辅助模式:课后练习1、2、3。
四.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是为三年级学生所设计。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要让学生确实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除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以外,还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直观条件,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可采用谈话、激趣、演示、活动、练习朗读、背诵等方式交*学习课文。
1.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所以对于海底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制作课件,通过计算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请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丽与神奇,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可以了解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于是,我就设计“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3.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情的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请学生感悟到语言中的优美。
七.教学过程设计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导入:(大海、海底的画面。)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海有70。8%的面积被海水覆盖着,大海是生命的摇篮,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风平浪静。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时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海底世界。(出示课题:海底世界。)
生动形象,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的优美的音乐,老师充满深情的导言,一下吸引住学生,把学生带到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
(二)整体感知课文: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完后指名发言。
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1)默读,用“——”画出有关句子。
(2)结合所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学生自学,师行间巡视。指名汇报补充朗读体会。(出示深水中闪烁的星星画面。)再次朗读体会。
深水中的闪烁画面,对学生来说非常神奇,展示给学生这个画面,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
过渡:宁静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1)两个人对读第3 自然段,想一想对方读的和你的理解一样不一样?注意读的时候声音要小一点,不要打拢其他组的同学。
(2)指名朗读,根据你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谈谈他读的怎么样?(重点体会窃窃私语)
(3)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师读,学生模拟各种声音。读完以后追问:感觉怎么样?
(4)激发想象: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声音吗?按照书上的句式有感情地说一说:
有的像()一样()。
过渡:没想到动物们还能用语言交流呢!焦老师还知道鲸群能象合唱队一样唱歌呢。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汇报,师板书。海参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
(3)放其它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课件。
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很有趣。展示给学生的实景画面,让学生看到它们活动的方式,学生同样兴味盎然。
(4)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爬行
游
反推力
巴
(5)老师读第一句,再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读完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6)试背这个自然段。指一名同学背。
(7)你还搜集了海底的动物有哪些活动方式,能给大家用简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说一说吗?
4.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指名分别读第5、6自然段。
5.小结:(放课件)正象同学们读的那样,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各种种样的动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伴着这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景色优美的海底世界,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更令人感受到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学生此时朗读更会有深刻的感受。
(四)(放海水污染的课件)现在,大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海底世界遭到了破坏,此时,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五)业:为了保护美丽的海底世界,请同不们设计一份环保方案,为我们保护海洋环境出一份力。
第2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
牛心二小 乔娟
2015年10月11日
6-4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及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是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大海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海底世界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第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世界”,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地球上所有的地方)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深深的海底,也有一个光怪陆离、美丽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海底世界。把板书补充完整。
3、复习引入: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探究新知:
1、读第二自然段,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所体会到的海浪。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形容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师:海浪这么大,海底受不受影响呢?从哪个句子当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出示“海面上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生齐读。“依然”可以换成哪些词?
2、海浪那么大,海底怎么没动静呢?指名回答。(在书上第二自然段当中找)出示要求,请学生用因果关联词将两句话连起来。(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所以海底依然很宁静。)
3、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理解“闪烁”。像什么?这个比喻句把()比作()。
小结:海面、海底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真是奇景!谁愿意读一下第2自然段。
4、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5句)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
5、指名读钱三句话,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
把“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有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指名读“窃窃私语”理解词义(背着人偷偷的小声说话,本课用来形容声音很小。)指名读后两句,想一想从后两句中你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声音。)
6、海底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7、这些有趣的声音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好象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这样写的确是生动具体有趣。可是海底一定不止这些声音,想象一下还有什么声音,用这样的方法来说说看。
出示填空题: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
9、从这么多的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
10、指明:在这一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写,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怎样的,这就是具体的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被练习起来的。
11、在宁静的海底,如果你听到各种声音,会有什么感觉?(静中有声,动静结合)
12、无数的动物在海底小声的交流着,真够神奇的!谁愿意读一读第3段。
13、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4、这么多有趣的声音我都有些急不可待了,想早点见到这些可爱的动物。请你自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这段写了哪几种动物?
15、你觉得那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最有趣?为什么有趣?理解“巴”字的妙处?
16、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读自己喜欢的动物。读后学生自己评价。
这一段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谁愿意读第四自然段。
17、真正的海底世界里的动物比书上所介绍的还要多,资料补充。
18、这些海洋动物只不过是丰富的海洋物产中的一部分,海洋中还有哪些植物和矿产?(1)海底有哪些植物?出示海底植物图。这些说明海底植物怎么样?(种类繁多)(2)海底有哪些矿物?“稀有”什么意思?说明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蕴藏丰富)用一个词概括海底物产?(物产丰富)19、4、5、6三个自然段都写出了海底丰富的物产,从物产中还能看到海底的什么特点?(景色奇异)
20、把2~6自然段连起来读,思考: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油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总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发现呢。希望将来的海底世界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板书:
宁静
光点闪烁
景色奇异
黑暗
窃窃私语
海底世界
动物
多种多样
物产丰富
植物
种类繁多
矿物
蕴藏丰富
第3篇: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写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并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2.会读课后第3题中的句子,并能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使句意不变。
3.能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与句的联系。
4.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5.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海洋秘密的兴趣。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7.初步认识“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海底景色奇异”和“海底物产丰富”的有关段落(重点)。
2.课后第2题(难点)。
教学思路:
从具体(直观教具)到抽象(课文所述),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学生预习——观看录相——揭示课题—
第4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土地很大,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土地合起来,那就大极了,你们可知道,地球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比全世界陆地更大?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海的大(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轻声一描述),比我们中国大,比全世界的陆地加起来还要大;再想象一下海的深,把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八千多米的山放下去,山顶都被海水淹没了。
三、学习《海底世界》,认识海底世界。
1.引导学生提问:
海洋这么大,这么深,你们应该思考一个什么问题?(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范读课文。
3.导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弄清说明事物主要特点的阅读方法。
指导: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用几节来回答,大家扫视一下。
学生扫视课文。
板书;
1.提出?
2.
3.
4.回答问题
5
6.
7.
再看
第5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画海洋生物的简单形象,并表现其一定的动态。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构思画面,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海底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做图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表现出海洋生物的动态形象 教学方法:演示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1.学具:蜡笔、稀释过的水粉颜料、油画笔、抹布。2.教具:多媒体课件,作图工具(笔、绘画本),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美丽的大海里有许多生物,你们知道哪些大海里的生物?它是什么样的呢?
师:在这些生物身上每天都有许多的故事发生,探险队员常常穿好服装带上器械下海底探望海底的情况,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等会儿我们再把看到的海底世界画出来吧。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海底世
第6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继续巩固理解本课词语,重点理解“巴”、“富含”等词语。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写话。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概述自然段主要内容。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难点:结合自己的想象,从具体语言文字中感悟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三、教学过程:
(一)关注词语、复习导入
第7篇:教学设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作者:兰莹
马鞍山市花山区王家山小学
马鞍山市花山区王家山小学 243000 *** 287873321@qq.com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想象,从具体语言文字中感悟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
第8篇:《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以读和讲的形式感悟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 使教学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课件。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大海的图片。
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大海?
是呀,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令许多人留恋忘返。但我们平时看到的只是海面上的景象,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