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房地产市场总结及12年市场展望
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全国投资、新开工增速高位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再创新高,但调控效果在限购城市显现,成交量下降,百城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下跌。
(1)政策环境:房地产调控持续加码,措施进一步落实细化 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1月,“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限购城市从2010年的不足20个大幅增加到40多个;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二三线城市也要限购”,随后台州、珠海等城市跟进,限购城市数增加到近50个;10月底,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提前实现;始于2010年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在2011年不断细化和落实,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两手抓,行政与经济手段进一步细化。
(2)新房:全国投资、新开工增速高位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再创新高,但调控效果在限购城市显现,成交量下降,百城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下跌。
从全国来看,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分别为29.9%和20.5%,增速在2010年35-40%的历史高位上持续回落;商品房需求在2010年的高位基础上继续增长,1-11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5%和16.0%,增速比2010年全年略有下降。从重点城市来看,2011年1-11月,一二线代表城市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5%和7%,但9-11月单月同比降幅均在30%左右,且降幅有扩大的趋势。从绝对量来看,一线城市近期成交量已低于2008年低点,二线城市表现各异,杭州、南京低于2008年,武汉、天津好于2008年,而唐山等三线城市普遍高于2008年。价格方面,9月百城住宅均价出现近一年来的首次下跌,10-11月跌幅略有放大;近三个月一二线城市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特别是东部沿海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北京、深圳等地,主流品牌企业纷纷实行“以价换量”策略,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过20%,新开楼盘亦以相对周边较低的价格优势进入市场;而非限购的三线城市价格总体较为平稳。
(3)二手房:受调控影响更大,主要城市成交量和价格降幅大于新房。
成交方面,2011年1-11月,北京等10个代表性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下降34%,近三个月环比持续下行,同比降幅超过50%,绝对水平已接近2008年低点。价格方面,10个代表性城市二手房平均价格在9月出现近三年来的首次环比下跌,10-11月降幅持续扩大,到11月底,杭州累计下跌8%,深圳下跌5%,其他城市跌幅在3%以内。
(4)土地:土地出让总量略有增长,出让金总额基本持平,但住宅用地量价持续下降
2011年1-11月,全国133个城市土地招拍挂市场各类土地总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5.6%,但主要受商办和工业用地增长带动,同时,土地出让金总额小幅下降1.8%。1-11月,住宅用地量价水平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成交面积和楼面地价分别下降11.0%和9.9%,而北京等十大城市分别下降23.5%和14.1%,降幅大于总体水平,其中天津、杭州成交面积降幅接近或超过30%,上海、南京平均楼面低价降幅超过40%。
(5)企业:品牌房企销售业绩增长,市场份额持续上升,总体经营风险不大
受上半年业绩增长带动,万科等十大品牌房企1-11月销售额平均同比增幅达16%,明显跑赢大市。通过合理促销、加快推盘、加强非限购城市布局等策略,恒大、龙湖等企业已经或接近完成全年销售计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品牌房企普遍放慢拿地步伐,1-11月拿地面积同比下降36%,其中8-11月降幅达59%。通过开源节流举措,品牌房企资金状况明显好于2008年,短期偿债压力不大。
2.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1)政策趋势: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货币政策微调缓解调控压力
对房地产业而言,本轮房地产调控事关中央政府公信力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期定调2012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表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预计限购、限价等行政性政策在2012年不会放松,土地制度完善、房产税试点改革等长效机制建立也有可能落到实处。2011年11月底,央行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存准率,预计货币政策将在2012年继续微调,其微调力度和节奏将是影响2012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关键。(2)总体预判:上半年调控效果进一步显现,投资开工步伐放缓,量价继续下行,下半年逐渐趋好,全年量价难有增长,总体不容乐观也无需过度悲观
预计在2012年上半年,由于调控政策仍将较为严厉,需求仍被抑制,货币政策微调也难以很快缓解房地产业资金压力,而过去两年新开工项目将入市,推动库存量的进一步上升和房价下行。全年来看,在“经济增速稳中有降,货币政策稳中微调,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从紧”的假设下,根据“中国房地产中长期动态模型”测算,全年商品房量价难有增长,预计销售面积和价格降幅分别在3%-6%和1%-4%之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分别在15-20%和6%-9%之间,在2011年的基础上增速继续下降。
(3)关注点:货币政策走向是关键,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不同城市、企业分化加剧
货币政策微调:2012年货币政策微调的力度和节奏将是影响房地产业走势的关键,全年房地产信贷将有所增长,但行业资金压力在短期内仍将上升。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这将为限购等行政手段的逐步退出创造条件,促进房地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城市分化:一二线城市仍将面临较为严厉的调控政策,过去几年土地供应量大、开工高的二线城市可能面临更大风险,东部沿海三四线城市可能因经济基础较好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企业分化:龙头企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风险。房地产企业应根据其自身优势,顺势而为,合理布局,保持健康发展。
第2篇:天津房地产市场总结及展望
DTZ戴德梁行发布2011年天津房地产市场
总结及展望
http:// 2012-01-13 10:44
摘要:DTZ戴德梁行,UGL有限公司旗下UGL Services的成员,今日回顾天津房地产市场在2011年全年的市场表现。
爱房网资讯频道1月13日 DTZ戴德梁行,UGL有限公司旗下UGL Services的成员,今日回顾天津房地产市场在2011年全年的市场表现。• 住宅市场成交量下降,成交均价维持稳定
2011年天津商品住宅市场成交总量达到了886.51万平方米,相比去年下降了13.49%。分季度来看,第3季度成交较多,第4季度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4.21%。
2011年天津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9,323元,与去年相比成小幅上涨趋势,上涨0.83%。其中,和平区依然高位运行,达到了22,623元/平方米;市内六区为17,282元/平方米;环城四区为9,524元/平方米;滨海新区为9,113元/平方米,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62%。
住宅成交分区域来看,市内六区由于供应量的限制,成交占全市的11.89%;环城四区由于区域位置以及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承载了更多的住房需求,占比39.62%;远郊五县成交占全市的33.53%,其中武清区为成交大户,达到了151.79万平方米;滨海新区区域成交则有所减少。
住宅成交均价分区域看,由于各区内高端住宅项目的拉动,市内六区呈现平稳上升状态;受到政府政策影响较为明显的滨海新区,随着投资行为减少,成交均价下降较为明显; 环城四区主要为改善型和刚需型客户较多,成交均价保持平稳;随着远郊区域的不断发展,远郊五县成交均价将会维持稳定上涨趋势。
DTZ戴德梁行华北区研究部主管魏东表示,2011年全年政府限购限贷以及金融政策的影响,使得天津商品住宅市场呈现成交量明显下降趋势,市场观望情绪浓重。未来,随着滨海新区中中新生态城、北塘以及滨海旅游区等区域潜力的显现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之政府政策的优惠将加快区域发展。此外,随着开工建设的保障房入市以及市内六区项目的减少,或将使得成交均价有所下降。
• 商业市场活跃,区域化、购物中心化趋势明显
2011年1-10月,天津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20.04亿元,同比增长18.7%。
2011年第4季度,位于南开区南马路的中粮大悦城开业为天津商业带来250,000平方米的新增供应。2011年全年共有约42万平方米商业入市,使得全市商业总存量达到1,799,800平方米。
ZARA、H&M、GAP、UNIQLO等快速时尚品牌在新开业的购物中心增加门店,加速扩张。这主要是因为快速时尚品牌一般需求的面积较大,而传统百货体量不大且基本满租,快时尚品牌的进驻则较为困难。天津购物中心的不断增加,为快时尚品牌提供了有更多选择。本季度,美国服装零售品牌GAP正式入驻天津滨江道商圈,UNIQLO则在凯德嘉茂购物中心开业第四家店铺。新开业的大悦城中快速时尚品牌门店也相对可观。
国际品牌纷纷进驻津城,将改变天津消费市场格局,有效带动天津高端消费市场发展。本季度,全球钻石行业翘楚戴比尔斯珠宝(De Beers Diamond
Jewellers)和瑞士顶级制表品牌Jaeger-LeCoultre积家分别在友谊商厦开幕。
商业市场投资方面,本季度百盛集团以7.046亿元购买了天津滨江世纪广场有限公司所有的位于和平区南门外大街与慎益大街交口的购物中心天津大厦用于经营其自有品牌,该项成交成为本季的投资焦点。项目共有5层,土地面积为
13,42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022.15平方米。此外,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项目也颇受投资者关注。
魏东表示,2011年天津商业项目的布局,从滨江道、南京路、小白楼等几个传统商圈,扩展到南开、河东、红桥等多个区域。据统计,天津市正在加速建设及筹划实施的购物中心项目约有19个。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非传统商圈外的新兴商圈将受到零售商的不断关注,社区商业发展迅速,城市商圈外围化趋势明显。未来一年,银河国际广场、友谊百货泰安道项目店等项目入市,将使得天津商业市场高端化、购物商场化趋势更为明显。• 写字楼市场租金走高,空置率升高
2011年第4季度,天津环球金融中心投入使用,由开发商自持并用于租赁的中区和高区为天津甲级写字楼市场带来120,000平方米的新增可租赁面积。全市甲级写字楼的总存量达到850,633平方米。
由于市场可租赁甲级写字楼面积紧张,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乙级写字楼都提高租金,新入市项目相应报出高价,使得全市平均租金达到每月每平方米122.06元,与上季相比上涨7.55%。
本季度,全市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为31,490平方米。由于现存甲级写字楼项目只是内部调整,新增客户不多,故本季租赁成交大多来自于天津环球金融中心。在新增租赁成交中,金融、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成为主要租户。写字楼空置率则由于新增大体量项目升至19.7%,环比上涨8.90个百分点。
滨海新区项目有所增加,响锣湾商务区、中新生态城区域写字楼项目主要以售为主,成交均价每平方米11,000-14,000元,依托区域未来发展颇受投资者青睐;开发区中泰达MSD在租,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120-165元。
写字楼投资市场方面,本季度北京银行购买了天津大都会21,000平方米的写字楼面积,带动了整购投资市场。散售投资市场方面,一些开发商推出了带租约销售写字楼,获得了个人投资者关注。
魏东表示,展望未来,优质写字楼项目入市以及持有型物业的比例逐渐提高,将有利于提升天津写字楼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同时便于其后期的统一经营和管理。随着未来几年内高端写字楼的放量供应,存量将会大幅增加,使得空置率压力上行。市区和滨海新区未来甲级写字楼供应量集中于2014和2015年,届时将使得竞争更为激烈。随着天津产业园经济、楼宇经济以及总部经济的发展,则为天津写字楼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第3篇: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3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作者:房地产管理专家-李豪
2012年房地产市场依然在“新国八条”政策之下渡过,整体市场情况明显好于2011年,尤其是下半年。那么即将到来的2013年,房地产市场将如何?是否依然持续2011年的政策,或者是否有更严厉的政策呢?结合多种因素,我做一个大胆的预测:
1、2013年房地产市场表面波澜不惊,实际暗潮汹涌——表面量升价稳,实际上是土地与市场竞争,各大商企竞争加剧,未来房地产企业竞争是拼战略、拼模式、拼资本、拼管理、拼人才。
2、一、二线城市走暖,三、四线看量
3、大开发商继续兼并,小开发商依然难受
4、复合地产、产业地产、旅游地产等多业态、复合型地产形势逐步成为主流
5、保障房进一步推动,房产税扩大试点
6、税制改革,经济回暖,股市不看好,楼市依然是主流
7、各地地铁大进军,继续
第4篇:重庆房地产市场总结及重庆房地产市场展望(全文)
2011年重庆房地产市场总结 及2012年重庆房地产市场展望(全文)
1、2011年影响重庆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政策
2011年已落下帷幕,纷沓而至的调控政策让2011成为名副其实的“调控年”,更使楼市风云莫测,而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在这一年中也都无不随市场变化唏嘘感叹。
1.1央行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宣布,从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期间多次上调,到6月20日的再次上调为止,央行年内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了21.5%的高位。1.2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调控楼市,强调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此次“新国八条”明确提出了“限购政策”,而且将“限购”扩大到了二线、甚至三线城市。
第5篇: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下半年展望
谈论这个话题,首先应该把楼市的走势放在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来看。国内方面,从XX年国家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来,目前国家仍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金融方面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10年雪灾、地震、股市的持续走低和连续的通货膨胀以及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对楼市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雪灾、地震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界突发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真正对楼市和股市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国际方面,美国次贷危机扩大并蔓延、10年全球经济衰退和股市暴跌、6月份越南爆发金融危机导致楼市崩盘。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下滑已经波及国内经济,使得今后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明确;此外,目前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使得全国包括深圳房地产开发经营与交易的资金来源出现一定
第6篇: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 展望
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2013-12-27 06:48中国指数研究院| 分享 扫描到手机
[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2014年展望
一、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政策环境:中央着力深化改革、调控以稳为主,不同城市政策分化
2013年,“宏观稳、微观活”成为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贯彻始终,不同城市政策导向出现分化。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
第7篇: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 市场展望
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2018市场展望
一、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政策:地方调控深化,长效机制加速推进,积极引导预期
2017年,房地产政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地方以城市群为调控场,从传统的需求端调整向供给侧增加进行转变,限购限贷限售叠加土拍收紧,供应结构优化,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同时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更为紧密,大力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深化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在控制房价水平的同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构建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制度,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未来房地产政策短期将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主体政策收紧趋势不变,形成“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发展格局。中长期逐步构建并完善长效机制,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
第8篇:河源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及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5年河源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及2016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5年河源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房地产政策回顾
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特征明显阶段,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互相交织。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央在年初九下调全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至7%左右,并启动一系列稳定经济,促进改革的措施,出台了“一带一路”工作方案,推动了不动产登记平台的建立以及财税改革的步伐,谋求经济的长远发展。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相关措施持续,保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房地产业的稳定牵涉到经济大局以及金融风险局势。2015年政府对该行业的态度相当积极,两会明确提出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政,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