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下、猫(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10 猫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课文。
有谁养过小动物,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喜欢?你注意过它们的生活习性吗?(学生议论一下)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指数名生分段朗读课文。
2.指认生字,注意读音;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它们的样子记住的。
3.齐读课文,注意读得正确、通顺。
三、整体把课文,分清层次。
1.自由轻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意思相近,试着用“‖”划分段落,并思考各段大意。
2.小组交流分段意见和段落大意。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3.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主要写猫古怪的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四、课堂练习
1.书写生字、组词。
性( ) 忧( ) 职( ) 凝( )
姓( ) 优( ) 织( ) 疑( )
痒( ) 稿( ) 淘( ) 耍( )
样( ) 搞( ) 掏( ) 要( )
跌( ) 辟( ) 跤( ) 凭( )
秩( ) 僻( ) 校( ) 算( )
2.多音字组词:
de( ) zhé( )( )
的 dí( ) 折
dì( ) shé( )( )
3.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熟读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畅。
5.按课后提示预习思考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前课时内容
1.指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读议第一段。
1.第一段第一句话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古怪”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猫的性格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或录音)朗读课文第一段,边听边勾画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句,边想问题。
3.小组交流勾画的词句。
4.读后检查,并按学生回答随机学习1、2、3自然段。
(一)读议第1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出示三幅简笔画的猫,分别找出课文中表示性格的词语。(老实、贪玩、尽职)
(2)根据学生喜爱,选择分析猫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并结合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3)课文中是怎样把这些难以捉摸的性格连接起来的呢?
先引读,再引导用“可是”简要说一说这部分内容。
(4)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贪玩呀,尽职呀,那么,老舍爷爷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5)朗读体会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读议第2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中猫的性格又古怪在哪儿呢?
(2)自由组合,读读、想想、说说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什么地方?
然后边推荐同学上台说说,边理解句子、指导朗读。
(3)带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之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议第3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儿?
(2)用上关联词语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用喜爱的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四)学习“摘录法”概括段意。
(1)看板书,这三个方面都是紧紧围绕课文中哪一句来写的?像这样的段落,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段意呢?
(2)学习单元提示。
先出示第1句,读读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再出示第2句,读读议议:A、采用“摘录法”;B、这个句子要能概括全段的主要内容。
(3)出示课后习题2,讨论第一段大意,并说说为什么?
(五)小结学习心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三、读议第二段。
1.画出描写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的句子。
2.同桌交流:读句子,画词语。
(满月的小猫淘气又可爱,它腿脚还不稳就淘气。在它的眼里什么都是它的玩具,而且玩就没个完。摔跟头它不怕,摔疼了也不哭,而且肆无忌惮在花盆摔交,抱着画枝打秋千,致使枝折花落,尽管满月的小猫到处闯祸,毁坏东西,但作者却更加喜爱这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小猫。
3.作者是非常爱花的,可是小猫把花草弄得枝折花落,却不责打它们,发而把它们描写得那么天真活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 带着与作者同样的心情读第4段,并试着背诵。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郎读全文,能背的试着背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作者细腻的描写方法,了解到猫古怪的性格和小猫的可爱,归纳段意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
1.填空组成词语
无( )无( ) 生气( )( )
性格( )( ) 屏息( )( )
变化( )( ) ( )( )可亲
2.造句
无忧无虑-- 。
3.背课文(第4自然段)
板书设计: 猫
老实、贪玩、尽职
大猫 温柔可亲、一声不吭
性格古怪 胆小 ,勇猛 喜
爱
耍个没完 淘气 摔疼了也不哭 之
小猫 天真可爱 情
摔交打秋千
教学后记:
年 月 日
第2篇:四下教学设计
1.观潮
【教学目标】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
2.通过合作朗读,体会对比句增强气势的作用。3.通过合作朗读,体会概括写和具体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作朗读,体会概括写和具体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流程】 导入
板书课题,读课题,猜文章内容。
一、听读理脉络
1.指名分段读,其他学生思考每一自然讲了什么,将关键词、句写在段末。2.逐段交流:
第一自然段: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自然段:桂林的水 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第四自然段:山围绕着水
二、朗读课文
第6自然段“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创设情境,老师演妈妈,请一名学生演
2.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拮据”的意思。2.通过朗读增强语感。
3.补白心理,体会父亲犹豫的心境。【教学重点】
补白心理,体会父亲犹豫的心境。【教学流程】 课题导入
1.齐读课题。中:恰好全上,中奖、中选、中状元。
2.如果你中奖了,奖品是一辆奔驰牌汽车,你的心情会怎样?课文中“我“的父亲心情也是这样吗?请读课文。
一、疏通字词 1.自由读。
检查预习,有批注的同学加星。展示批注。
(有的学生在末尾段批注道:此刻,是我们一家最富有的时刻。我请该生读原句和批注,告诉学生这就叫“感受式批注”。并板书。
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在巡视时,我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投影告诉学生这就叫“疑问式批注”,并板书)2.词语:
生计: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拮据”,找近义词。
拮据:读词语,出示句字,猜词义,看《词语手册》,总结理解新词的方法。馈赠:馈,在别人挨饿时送去食物,支持其渡过难关。找近义词。梦寐以求:寐,睡着。
百货:“货”与“贷”字形的区别。德:分析部件,学习古字。俩人:两个人。
二、朗读课文
三、补白心理
1.父亲一开始就决定要把汽车还给库伯吗?默读课文,找出依据。圈词画句。2.父亲中彩时的心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矛盾),写一写父亲中彩时的心理活动。不会写的同学可以填空。
选项一:父亲矛盾极了,心想:。
选项二:父亲矛盾极了,心想:留下吧,不行啊!;还给库伯吧,唉,那汽车。(写得比较好的:汪申成、汪情怡、高恒)
板书:感受式批注
疑问式批注
7.尊严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创设情境,读好杰克逊大叔和哈默的对话,体会哈默的品质。【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交流。
评价:你说清楚了事情的起因。3.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什么方法。
三、学习对话
1.找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几组对话,其中哈默的话用横线,杰克逊大叔的话用波浪线。2.同桌联读对话。3.表演展示
(1)我不能不劳动„:哈默,你为什么特别突出“不劳动”三个字。(2)杰克逊大叔在想什么呢,补白心理。
(3)不,我现在就做:哈默,你为什么特别字典“不”和“现在”两个词语啊。
四、抓住人物动作
喉结上下动了动:突出哈默当时很饿。
9.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颓丧”,运用单字释义法理解“响彻云霄、争先恐后、欲出又止、鱼贯而出”等词。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场景,读出画面感。3.理解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场景,读出画面感。【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1.读课题:自然之道
2.出示“道”的三个义项,选择义项。
一、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由读。2.出示词语 南太平洋加拉巴岛
颓丧:出示句子猜词义,查看《词语手册》印征猜测。鱼贯而出:贯,连贯。你见过鱼贯而出的场面吗。响彻云霄:彻,穿过。
3.默读关于绿龟的资料袋,圈画你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交流。
方法总结:读科学类文章,要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交流。
二、精读课文 第2自然段
(1)一百五十公斤:读了这句话,海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重读。(2)百分之一:为什么要突出小绿龟体重的轻。重读。
(3)幼龟一般在„爬向大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练读,指名读。(4)不短:比较朗读,删除“不短”一词。
第3自然段
(1)突然„是否安全:这句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圈画。范读,读出犹豫。
(2)正当„:”企图”的近义词。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范读。读出画面感。第4自然段:
过渡:这一幕真是惊险啊。
(1)画出对话:同桌练读,展示读。(2)读整段话:眼前的一幕;(3)向导极不情愿:
我和同伴„想想办法啊:眼有的一幕是指;同桌练读,一人游客,一人读向导。你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焦急。展示读。
(2)若无其事:引读,向导有没有为此胆战心惊?
23.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执教者:丁玉琪
【教学目标】
1.结合字形,理解“昼”、“耘”、“绩”三个字的意思。2.反复吟诵,能读清楚,读顺口。
3.以诗题为线索,借助注释,理解诗中写的有趣的事。【教学重/难点】
以诗题为线索,借助注释,理解诗中写的有趣的事。【教学流程】
一、吟诵古诗 1.读诗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古诗。诗的题目叫《田园四时杂兴》。(2)指名读(结合注释,正音“xìng”)。(3)齐读。
(4)四时,四季。解题。四季田园里的各种有情趣的事。
2.读诗不是普通地读,是一定要轻轻地读,即吟(板书:诵),听老师读一读。3.生练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读几遍呢?读到你觉得流畅、顺口为止。(适当点拨、评价:读诗要读到心里去;***读得很投入,读诗就是要这样。)4.生字“昼”:指名读,翘舌音,齐读。“昼”由两个部件组成,——尺和旦。旦从字形上看,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昼,即白天(做笔记),与“夜”相对。
生字“耘”,指名读。“云”提示了字的读音。“耒”是古时候的劳动工具。耘,除草。找出古诗中另一个“耒”字部的字,耕,把土地翻松(做笔记)。
多音字“旁”,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靠近,读作bàng。5.指名读。(5-6名)
6.指名背(3-4名),如果学生背得不熟,进行方法指导:读古诗吟多了就要诵,(板书:诵)即背诵。要用心记。7.齐背。第二遍速度稍微加快。8.小结:古诗一定要吟,吟多了就能诵。
二、解意
过渡:光会吟诵还是不名够的。还要理解,理解诗的意思(板书:解意)1.题目的意思是——,共四行,读一行想一想每一行讲了什么意思,自己轻声的说一说。
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猜测。2.练说。(适时点拨:只要说出大意即可,不用每个字都理解;)3.只要理解两个大问题,诗的意思就清楚了。
(1)诗中写了哪些人,或哪几类人?儿女:男男女女,成人。童孙,小孩。(2)他们在干什么?男的在干什么?除草。课文中并没有说啊,你怎么知道的?猜测不愧是理解诗意好方法。(板书)女的在干什么?绩,把麻搓成线。所以这个字是——绞丝旁。男的女的都有自己的分工,可以用一个四字成语——各司其职。诗中有一个词就是——当家。
(3)孩子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去耘田,不去绩麻?因为——他们不会耘,也不会织。诗中哪句话?解,就是理解,懂得,未解,就是不理解,不懂得。
三、总结
1.诗的题目是四时,也就是四季,那诗中写的是什么季节呢?夏季。
2.像这样写田园风光的诗,就叫做——田园诗(板书)。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的类别,举例。
3.诗人范成大就最擅长写农村生活的田园诗。
作业:1.收集田园诗3-5首并背诵。(积累本)2.收集范成大的诗3-5首并背诵。
(任选其一)
小结:古诗要分门别类的背诵才能积累得多。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田园诗 吟诵
解意 各司其职
反思:诗歌除吟诵、解意外,还有鉴赏,鉴赏板块的教学如何展开。范成大是宋诗田园诗人的代表,介绍诗人很有必要。如何引入?
在作业中发现“杂”字写错的很多,书写该字时要特别强调笔画。
第3篇:最新四下猫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下猫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教学目标:
2、探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并能准确辨别较为复杂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趣
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美丽的朋友,大家看!(出示只有一个触角的蝴蝶的图片、)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还应该怎么做才好看?
学生回答、
生1:它是对称图形、
生2:给它画上一只脚、
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和这只美丽的蝴蝶也有一定的关系、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同时引导学生看了课题你想
第4篇:猫 教案教学设计
王永芳
教材特点: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1分段,读课文,了解内容,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二段。
2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
第5篇:《猫》教案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1、猜谜语(出示可爱的猫咪图片)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2、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喜爱,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你们认识他吗?介绍老舍: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月牙儿》等。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
第6篇:《猫》 教案教学设计
王永芳
教材特点: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1分段,读课文,了解内容,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二段。
2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
第7篇:猫 教案教学设计
文/王丰松
[设计说明]
ァ】涡停浩范量危唤萄Т匆獗硐衷冢喝醚生说话。
-ァ睹ā肥侵U耦煨∷档拿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ヅ嘌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旨意所在。
-ソ萄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深情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所以,此课教学依“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且分别用三个句式“读,我看到了一只 猫”“读,我体味到”“对于 ,我想说”贯连其间,以教师赠格言、学生拟格言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美点精粹。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主动说话、
第8篇:四下U4教学设计
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4 It’s warm today教学设计
鹤山乡大辛小学
张敏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重点学习表示天气状况的形容词。重点句型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rainy.Can I wear my...? Yes you can.No, you can't.A、B部分的let's talk 渗透了这几个新句型,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2.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求教师留意收集表天气的图表以及各种天气情况下人们从事的活动形式,尽量多复现已学过的形容词和动词。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A、B部分Read and write中的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会听、说、读、写。
(2)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l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