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发展探讨的论文
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发展探讨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赣南脐橙;生态;思考
论文摘要脐橙产业是赣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指出了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面积超过30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7%,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其中富含大量脐橙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发展种植脐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据统计,2006年,赣南脐橙发展到91333hm2,产量63万吨。建成无公害水果基地73333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基地县4个、脐橙出口基地5533hm2,年出口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地脐橙18万吨,占赣南脐橙总产的近30%[1]。但在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此,加强赣南脐橙生态基地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促进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赣南以脐橙为主的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赣南脐橙生产现状,分析了在发展生态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建设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基地提出优化措施。
1赣南脐橙栽培的生态问题
在脐橙基地建设中,赣南始终坚持生态化开发,注重农业生态保护,探索了一条被称为赣南模式的“猪—沼—果”模式。在实际生产中,不规范的脐橙栽培技术和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果园建设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
脐橙果园建设要严格执行标准,配套健全设施,尤其是果园梯田和排水灌溉设施要符合标准。但是实践中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没有完全同步,对生态保护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围绕脐橙产业协同作战搞好生态建设,造成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分家。虽然有的脐橙园修建了梯田,但是修建技术不规范。如一部分果园选址不科学,选在坡度25°以上的坡地、低洼地、平地;脐橙园四周没有开好防洪沟、排洪沟,每条梯田、梯带也没有背沟或竹节沟,不利于排水和降低果园水位;果园灌溉条件差,电不通,路不畅等,果园规划和建设的弊端直接带来水土流失,造成果园生态潜在的破坏。
1.2防护林建设滞后,降低了风沙危害
防护林的目的是减少风沙,增强抗御干旱、干热风、冻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应选择适应当地种植条件、速长高大、长寿、经济价值高、主根发达、水平根少、与脐橙无共同病虫的树种。但据调查,赣南80%的脐橙果园没有建设防护林,部分果园虽建有防护林,但是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合理,防护效果差;树种选用不合适,如马甲子、刺合欢等树种矮小,防护范围小;防护林距离脐橙果园太近,容易串根,造成争水、争肥、争阳光等。
1.3“猪—沼—果”模式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和完善
“猪—沼—果(菜、鱼等)”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作“赣南模式”。推进这种模式,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沼气液、沼气池利用技术方法需要完善。
1.4无公害技术薄弱,存在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
果品安全是影响赣南脐橙声誉的关键。尽管赣南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但是,工作力度不大,效果较差。因此,至今赣南脐橙加工业示范基地没有被列入国家柑桔非疫区建设项目区。随着脐橙规模化发展,病虫害增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加重,土壤污染,土壤结构破坏,果实品质下降,给脐橙产业带来严重影响,破坏了脐橙生态系统平衡。
2建设脐橙生态果园的发展措施
2.1抓好果园基地建设
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在无公害脐橙基地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并向产业经济带、专业经济区延伸。在基地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增强基地的'科技含量,提高质量。在脐橙园规划建设上,更应强调生态果园建设的重要性。
2.2加强脐橙生态果园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
一是增加与赣南无公害脐橙生产有关的科研投入,加强常规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开发赣南脐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农药残留快速测定设备、有机农药肥料生产、脐橙保鲜防腐技术与设备。二是生态建设与果业建设相结合。要达到高标准建园,果园必须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做到山、水、园、林、路综合配套,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原则,严格按照“三大一篓”(大穴、大肥、大苗和营养袋假植)与“三保一防”(保水、保肥、保土、防护林)标准和要求施工操作,防止水土流失。
2.3严格执行赣南脐橙质量标准
2006年《赣南脐橙》国家标准(GB/T20355-2006)成为我国首个脐橙国家标准。要按照标准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约束生产经营者种植加工行为,最大限度地通过促进生物循环,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提高赣南脐橙产量和品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4狠抓赣南脐橙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无公害产品生产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产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必须经农业部农垦环境检测中心审定;
②原料作物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操作过程须符合无公害标准,并接受监督;
③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贮运须符合卫生标准,最终产品须经国家检测。
2.4.1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建园。为防止大气、水、土壤受废气、废水、废渣及一些天然有害物质污染,宜在远离城区、工业区,离交通要道的直距离在500m以上的地方建园。
2.4.2强调重施有机肥和有益复合菌肥(如EMCM等)。提倡种草、覆草、埋草,合理配备化肥用量和比例。采用无污染水源灌溉,应用滴灌、喷灌、沟灌等方式合理供水。
2.4.3推广套袋栽培。最好全园全树皆套,这是在生物防治体系难以建立和生物农药效果不佳情况下,无公害水果生产最有效的手段。
2.4.4防治病虫上全面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IP计划)。以农业措施、人工防治、利用天敌和增树体抗性为主,尽量使用无毒害的植物源、矿物及生物农药和农药增效剂。减少喷药次数,做到不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和杀性农药。
2.4.5在包装、贮藏保鲜、运输过程中严防果品污染。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保鲜技术,采取合理的采后处理方式。按市场需求进行严格的分级、清洗、消毒、打蜡、包装和贮运,防止果品的采后污染。
2.4.6改善农产品的经营方式,大力开展赣南脐橙的绿色营销。对取得绿色证书的进行注册,挂牌销售,优质优价,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2.5继续坚持和完善“猪—沼—果”模式
“猪—沼—果”模式的工程建设,是指“户建1个沼气池,人均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667m2果”,就是把养殖业(猪)、农村能源建设(沼)、种植业(果)以沼气为纽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生态规律,形成物质、能量的生物循环链,带动生猪和果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猪粪下池发酵产气,供农户照明、做饭,沼渣用来肥果、喂猪等[2]。实践证明:这种猪、沼、果复合型生态果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运行能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有生命力,环境上无污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今后脐橙生态果园建设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已建脐橙果园的80%以上、新建果园的100%,推广应用”猪—沼—果”模式,并且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为果业生态发展更好地提供技术保障。
3参考文献
[1]朱清能.猪、渔、沼、果复合生态脐橙基地的建设简介[J].江西园艺,2007(3):9.
[2]毛致用.推行”猪沼果”工程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J].农村能源,2001(1):1-2.
第2篇:赣州市果业(赣南脐橙)产业介绍(3000字)
赣州市果业(赣南脐橙)产业介绍
通稿(3000字版)
一、产业介绍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现辖1区2市15县和1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907万,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是江西省行政区域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赣州有山地面积4560万亩,其中有十分之一适宜种植果树,约450万亩。赣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属典型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种植柑橘特别是脐橙的优越气候和土壤条件,是我国橙类适宜区和柑橘优势带。
赣州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试种脐橙,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考察队在赣南实地考察一年后得出科考报告:“赣南发展柑橘气候得天独厚,应成为我国柑橘商品生产重要基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的胡耀邦通过信件指示赣南要大力发展柑橘。1981年赣州从华中农业大学引种纽贺尔等8个脐橙品种,由此拉开了赣州脐橙大发展的光辉历程。30多年来,赣州陆续实施了“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等战略,以脐橙为主的果业产业从一个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仓储、保鲜、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赣州最有特色、最有优势和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
(一)现状与成效
1、产业规模日渐壮大,跃居世界脐橙种植面积最大的主产区。全市2010年底有果业总面积276万亩,其中脐橙面积176万亩,水果总产量172万吨,其中脐橙产量122万吨;预计2011年全市果业总面积将达281万亩,其中脐橙面积181万亩,水果总产量将达200万吨,其中脐橙产量140万吨。赣州跃居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主产区,被誉为“世界橙乡”。所辖所有18个县(市、区)均有果业和脐橙分布,其中,安远、寻乌、信丰三县分布最多和最为集中。
2、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全市2010年实现果业总产值75亿元,其中,果农销售脐橙鲜果收入35亿元,全市23万户种植户68万果农受益,果农人均收入5000元。带动了养殖、农资、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物流运输、包装印刷等关联配套产业的发展,解决了24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科研国内领先。组建了赣南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功申报升格为省级工程中心,中心成功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主持制定了《赣南脐橙》、《脐橙》2个国家标准,《赣南脐橙》国家标准成为我国首个脐橙国家标准。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精深加工取得突破。全市建有果品采后
商品化处理加工销售企业192家,果品分级生产线194条,分级处理能力2295吨/小时;大型贮藏冷库25万吨,简易通风贮藏库56万吨;大中型果品批发市场3个;橙汁加工企业3个。
5、营销体系不断完善,脐橙产品遍布全国,远销海外。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赣南脐橙不仅走进了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市场,摆上了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大型超市货架,并且远销港、澳、东南亚、俄罗斯、中东、蒙古、印度等31个国家和地区。
6、赣南脐橙品牌广为人知,驰名全国。赣南脐橙被列入国家11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证明商标、中华名果等称号,被评为全国“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首,2011年有望获批中国驰名商标。
(二)措施与做法
1、加强领导
(1)将果业工作列入市委总体工作部署,高位推进产业发展。将果业发展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的第一大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和单列考核。
(2)在全市建立 “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验收、一年一考评”的产业发展考核工作机制,强势推进产业建设。
2、积极主导
(1)高标准规划产业发展。先后制定并实施了《赣南优质脐橙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赣州市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05-2020)》和《赣州市加工甜橙产业发展规划(2007-2025)》
3个果业发展规划。2011年编制了《赣州市果业发展规划(2011-2020)》。
(2)进行政策资金扶持。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把涉农资金捆起来使用,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果业发展资金,县(市、区)进行配套,对连片规模基地开发、无病毒苗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营销等进行奖励补助。
(3)引导结构调整。一方面,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在脐橙中熟品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及时增加早、晚熟品种和其它柑橘品种的种植。在鲜食品种产量迅速增长、销售压力日渐增大的时候,适时启动加工甜橙的开发种植。另一方面,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在大力推进面积规模的同时,积极发展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等关联产业,在产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大力推广普及简易贮藏和建设大型贮藏保鲜冷库,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4)主抓脐橙营销。2005年开始,将产业工作重点从抓开发、抓种植、重数量逐步转向抓营销、抓效益、重质量上,全面实施脐橙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采取“以县为单位主攻开拓大中城市”的办法,将全国249个30万以上人口城市全面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采取“定向、定人、定策、定企、定区、定量、定价、定牌”八“定”措施,初步建立起 “产、加、销”三环相扣、对接有序的脐橙营销网络体系。
(5)打造脐橙品牌。2008年起每年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在中央电视台推出赣南脐橙宣传广告片。2001—2008年每年举办中国赣州脐橙节,2009年起每年举办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积极承办全
国果树良种场建设及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和中国·东盟柑橘质量标准与国际贸易论坛等大型节会活动,提升品牌效应。
(三)强化服务
(1)加强技术服务。全市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000多期,培训果农15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多万余份,让每位果农每年至少接受1次以上的技术服务。
(2)加强配套服务。在产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强苗木监管。在产中,加强病虫害防控,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认证工作,加强果品质量监管。在产后,大力发展分级生产线,搞好贮藏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3)加强安全防范。注重产业安全监控,重点是加强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控和生产及采后商品化处理过程投入品的监控,严厉打击脐橙染色、早采、假冒等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确保产业安全。
(三)今后发展
下一步,赣州将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脐橙产业基地”的目标,按照“大果业、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的理念,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系列水果品种,深化营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赣南脐橙产业现代化建设,形成以脐橙为主体、各类优势柑橘品种全面发展,其它优质水果为补充的大果业格局,把赣州建成种植规模世界最大、果品品质世界一流、技术标准国际领先、营销网络覆盖全球、品牌效应世界闻名的脐橙产业基地,抢占全国乃至世界的产业高地,提升产业影响力,把握市
场话语权。
二、赣南脐橙介绍
赣州是中国最适宜种植脐橙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得天独厚的脐橙、柑橘种植基地,是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被誉为“世界橙乡”。
赣南脐橙果大皮薄,橙红鲜艳,外形美观,肉质脆嫩,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品质上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类营养成分,据检测,每100ml鲜脐橙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1—15%,糖11.0—13.0g,柠檬酸0.80—0.95g,热量207J,蛋白质0.9g,脂肪0.2g,氨基酸203.9mg,维生素A0.127mg,维生素B10.08mg,维生素B20.03mg,维生素C55—75mg,并富含钙、铁、磷、镁、钾、钠等元素。还含有维生素P、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R)—柠檬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似物、甘油糖脂质、吖啶酮、果胶等防癌物质。
赣南脐橙是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中医认为,脐橙有生津止渴,舒肝理气、通乳、消食、开胃等功效,有很好的补益作用。经常食用赣南脐橙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减少有色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在人体内积累、清火养颜、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
赣南脐橙成熟果实果皮的油胞和果肉的汁胞中含有高级醇、醛、酮、挥发性有机酸及萜烯类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置之幽香满室,食之清香盈口,深受人们喜爱。
2011年11月
第3篇:赣南脐橙
赣南脐橙的起名有两个原因:一是赣南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生产的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达74%,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可溶液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最高可达16%,含糖10.5%-12%,含酸0.8-0.9%,固酸比15-17:1。与美国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2个百分点,与日本脐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3个百分点,由于品质优良,风味浓郁,富有香气,深受欢迎,无形之中消费者把赣南产的脐橙称为之为赣南脐橙。二是由于广大农民种植脐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此外,境外客商看好赣南脐橙,进一步带动了产业,为了便于销售,进入大市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自学地将本地脐橙起名为“赣南脐橙”。
由于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