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文中的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做小实验让学生发挥想象,理解寓言的寓意;(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要自以为是。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句子卡片,青蛙、小鸟、水井图片。
一、积累成语,引入课题
同学们,老师课前让你们搜集一些关于动物的成语,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就是《坐井观天》(齐读课题)我们把课本翻开到60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们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中的青蛙和小鸟,它们为什么事情而发生争执呢?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大家读书的效果吧!
(一)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抬头、回答、青蛙、弄错、还有、无边无际、相信、井沿)
(二)1、谁能大胆地告诉我们故事讲的谁和谁?(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2、他们在哪里相遇了?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段。
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上。
3、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碗的边怎么说吗?(出示图片)
4、生字大家学得很好,相信大家课文一定会读得很不错。那么请问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呢?(天有多大?)
评价:你们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真为你高兴。(板书:天多大)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次对话
(1)师:它们的3次对话都很有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小鸟从天上来,飞了很远很远)(2)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问号)
(3)谁来给大家读一下(指导朗读,读有疑问语气)(指名读、齐读)
(A)师: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那小鸟怎么解答它的疑问的呢(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B)小鸟从哪里来,飞了多少里,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一下?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二次对话,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有不同的看法,边读边用横线把青蛙的看法画下来,用波浪线划下小鸟的看法。生读完句子,提出问题:
(1)你们找到他们不同的看法了吗?
(2)什么是无边无际?(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书写“际”
(2)小鸟和青蛙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2-5段,边读边想。
想好后用“因为(),所以()”回答。(3)大话什么意思?
3、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师出示第三次对话的句子ppt)(青蛙笑小鸟说的是错的。小鸟笑青蛙错了,还认为自己是对的。小鸟笑自己说天无边无际是正确的)。
A: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B: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师帮助青蛙跳出井口)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师出示句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天无边无际,说:“哇!天多美丽。”青蛙看见外面的世界真美丽。青蛙想,这下可好了,我也能和小鸟一样,到各地去看看)。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
四、扮演角色,再现情境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相信你们现在的朗读会更精彩,现在我们来扮演角色:女生是故事中的小鸟,男生是井里的青蛙,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接着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单独表演。
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两位同学表演得非常好。
第2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13.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3.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猜猜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非常好!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字词你们都掌握了吗?好,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老师准备了满树红红的大苹果,你们有信心摘下来吗?非常好!我们先齐读这些词语热热身。非常好,现在我们举手来摘果子啦!老师看谁做的最端正。点名读,非常好,同学们,这几位同学表现的好不好?我们给他们掌声鼓励。
二、教学过程:
现在我们来仔细地学习下这篇课文
1.同学们把书翻到60页,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提两个要求:(1)给课文标注段落
(2)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全部做好之后坐端坐正。好,开始 点名提问,板书 青蛙 小鸟 天有多大 2.非常好,同学们看黑板,这是什么? 非常好,谁在井里? 那谁在井沿? 非常好,我们一起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3.同学们,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青蛙和小鸟关于天有多大展开的争论,老师这边准备了四张图片,欣赏之后举手告诉老师你们心中的天有多大?来,我们一起欣赏下 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天有多大? 非常好,表现的好不好?很好,我们一起来表扬 4.我们心中的天很大很大,文中青蛙和小鸟是怎样想的呢?我们赶快来学习课文吧 同学们朗读第二到第七自然段,看看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5.非常好,我们来一起学习他们的第一次对话,老师看哪个小组同学做的最端,第 小组做得最好老师请第二小组同学齐读2、3自然段。读得好不好,很好,我们给第二小组加一颗红星 同学们,小鸟从哪来呀? 为什么要来呀?
6.很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今天男生表现的非常好,老师奖励男生齐读课文的四、五段。女生用“——”画出小鸟对天的看法,用“~~~”画出青蛙对天的看法,读后一起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来,所有女生告诉老师,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板书 天只有井口大
同学们,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来,所有同学拿出你们准备的纸片,向老师一样,卷成这个样子,然后再拿眼睛看,告诉老师,你们看到的东西多不多,是不是只有拳头这么大?好,理解了吗?
很好,我们把纸片收起来,同学们思考一下小鸟的看法是什么?老师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很好,板书:无边无际
7.同学们,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但是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究竟谁对谁错呢?我们来仔细学习一下他们的第三次对话
出示第三次对话,我们先来看一下第六自然段,青蛙笑了?思考一下:青蛙为什么会笑啊?(因为他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那他为什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我们一起来齐读课件)
8.好,仿照第六段的格式我们来同桌合作朗读第7自然段,思考:1.小鸟为什么会笑?(小鸟笑青蛙眼光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点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2.他为什么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非常好,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读的非常好,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青蛙有什么特点 板书—自以为是,那小鸟呢—见多识广,我们要向谁学习呢?
9.出示课件:学习这篇寓言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同学讨论后总结,好,同学们,《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和青蛙说的都是大实话,可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是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作“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业:
1.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最大。
第3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会写“错”字。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读议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在图文帮助和老师引导下,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懂得青蛙之所以错的原因。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热热身,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小鸟 青蛙 朋友 坐井观天 看见 井沿 抬头 无边无际
2、上节课我们知道青蛙和小鸟为天有多大而争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并齐读
第4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叶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1、出示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青蛙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13课去看一只井里的青蛙。板题(跟着叶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好吗?),读题释题。“观”是什么意思?(看)“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谁坐在井里看天?(青蛙)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天,很少有朋友来看他,今天一只小鸟落在了井沿上,青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60页,拿起笔,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读完的举手。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读完了,课文中的生字,你都会认了吗? 2 学
第5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生动有趣的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坐井观天》是本组五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从识字方面来说,学生已经是二年级了,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的方法。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独立识字。朗读方面,班内大多数
第6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枣、浅、秃、忍、呗、虽、乘、思”八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道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出示课件)说说看,这两棵小树,你最喜欢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童话小故事,板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准确。
2、对照小树叶中的拼音把圈出的生字再读两
第7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第8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1、大屏出示儿歌
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
蛙很重要。
师: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2、读课题。
师:在这个成语中“观”是什么意思?(看)师:坐井观天的意思就是坐井看天。
师:你还会给“观”组个词吗?(“观察、观看、参观”都是看的意思。但“壮观、景观”等就不是“看” 的意思,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神奇,有一词多义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语文。)
3、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一)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1)小青蛙刚才对老师说,学习课文前要先考考同学们,你们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