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李光耀讲话稿
环球网11月30日消息,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发表新书《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披露了李登辉当年自比“摩西”(纪元前13世纪的犹太人先知)、以及导致后来两岸和新加坡合作设立船运公司失败的旧事。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书中提到,1994年4月李登辉接受日本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访问时,自比为“摩西”,要“率领人民出埃及到应许之地”。大陆方面对此非常不满,导致两岸和新加坡合设船运公司的提案因此破局。
李登辉谈“摩西”,最早可能要追溯到1993年的年初,他在接见“立委”时就触及“摩西”的话题,虽引起了一些注意,但并未形成波澜,然而到了一年多后的1994年3月,他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福田辉一)对谈,再次提及“出埃及记”时,就引发了各界高度关注,包括大陆对此的痛击。
这次谈话中,李登辉还提出了“身为台湾人的悲哀”、“国民党是外来政权”的说法,而引述《旧约圣经》出埃及记摩西带领子民出埃及的故事,用以形容“台湾应该进行的政治追寻”。
李登辉当时跟司马辽太郎说,“我曾和内人商量过,在和您谈话时,什么话题比较好呢?她说《台湾人与生俱来的悲哀!》于是夫妇二人就谈到了旧约圣经上的‘出埃及记’。”司马辽太郎回应:“出生地,是由上帝所决定的咧!我想今天就和‘总统’来谈谈生长处所的痛苦„„虽然说是汉民族,但台湾总归是台湾人的‘国家’”。
李登辉回说:“台湾如果独立,(中共)必将攻打过来。”李登辉还在这次谈话中说,“以前,掌握着台湾权力的,全都是外来政权。最近,我可以满不在乎地说:即使是国民党,也是外来政权噢!只是为了统治台湾人而来的党!必须把他改成台湾人的国民党。”
这番言论在当时喧腾一时,并且大陆也注意到了,并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与香港《文汇报》都有所指责(当时两岸关系尚属良好,前一年才举行了“汪辜会谈”),《文汇报》以警惕李登辉的“台独”言行为题发表社论。而《人民日报》则进行罕见的激烈抨击,指责他背叛了“一个中国”的想法。
另外,对于学华语,李光耀表示,如果他不会中文,当年就无法和蒋经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台湾也不会代训新加坡的军队。李光耀还说,能与中国大陆之间营造某种融洽关系,主要是早期中国对美国及西方世界还缺乏足够了解,但现在不再需要新加坡当中间人了。
第2篇:李光耀经典语录
李光耀经典语录
李光耀个人资料简介: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癸亥年)—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
2015年03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人物逝世: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语录集锦:
(一)莫不有始,鲜克有终。
(二)有勇无谋的人不该获颁英勇勋章。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的人。(1965年10月15日)。
(三)我不想模仿西方人。但是我希望赶上他们的物质和科学成就,也希望吸取和学习他们组织社会的方法,因为这会带来进步。不过我不能接受他们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比我们优越的说法。(1988年1月8日)。
(四)没有人喜欢邻国对他们的领袖说三道四,特别是比他们小的邻国。(1963年10月25日)。
(五)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时,前途充满着未知数。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是往往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对着难越的关山兴叹,抢渡险恶的急流,或被土崩和地震阻挡征途。我就是这样度过了80年。
(六)成功的试金石是信心。一个民族必须有自信心。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1968年8月31日)
(七)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能适应,再也无法改变了,那就是你枯萎、凋谢的开始……就这么简单。假如有一天,我无法再学习新事物,并与世界脱节,我将变成废人。(职总对话会,2003年7月23日)
(八)如果我赶时髦,不见得就会更得民心。坦白地说,我是个老派的社会主义者。这样,我才可以始终如一,保持自我,不必为什么是最新的时尚、潮流或流行的玩意儿而操心。(1976年10月21日)
(九)我们称不上是有修养和文明的社会,但是我们问心无愧地朝着这个理想迈进。新加坡正逐渐成为一个更优雅的社会。如果说它是个“保姆国家”,我会以身为保姆为荣。(《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十)在亚洲,领导人要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不允许随意地被人嘲笑。
(十一)我们人民行动党宁可在选举中落败,也不会企图利用空话或虚假的承诺赢得选举。(立法议会,1959年10月14日)。
(十二)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的自由。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员,也有权开除他们。(国际报业学会大会,赫尔辛基 1971年6月9日)。
(十三)我们要同所有邻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是要建立实际有效的睦邻关系,先得把话说清楚:“我们家里要买什么家具和要怎么摆设,一概由我们自己做主。”(1965年3月29日)。
(十四)我们对配偶长相的要求应该实际。你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表亲,一般人的长相也不外如是。如果你以新广电视剧的演员为标准,你就麻烦了,一辈子都在寻找十全十美的丈夫,而这位标准丈夫是不存在的;或是寻找绝色美女,而这梦想中的伴侣除了靠化妆打扮,根本就不存在。(国庆群众大会谈择偶,1988年8月14日)。
(十五)如果你要人们认同和重视你的言论,你就必须在大家面对危机,水深火热的时候挺身而出。(1967年1月19日)
(十六)人们听到赞美时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陶醉于温馨的溢美之词,忘记了关节的疼痛和自疑的伤感。第二种是处之泰然,因为自己已有无数荣耀,后来的只是锦上添花。第三种是苛刻地自我反省,并有点难为情,明知别人是刻意掩饰我们的缺点并凸显我们的优点。我的反应难免是第三种,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知道那些赞语是别人的过奖。(在伦敦接受荣誉市民荣衔时谈话1982年7月15日)
(十七)没有人喜欢邻国对他们的领袖说三道四,特别是比他们小的邻国。(1963年10月25日)
(十八)我不想模仿西方人。但是我希望赶上他们的物质和科学成就,也希望吸取和学习他们组织社会的方法,因为这会带来进步。不过我不能接受他们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比我们优越的说法。(1988年1月8日)
(十九)人生百态——爱恨,贪婪,羡慕,权欲,恐惧——都能以四个或八个华文字概括。这些成语谚语是由无数读书人千锤百炼而成的。(1965年8月30日)
(二十)有勇无谋的人不该获颁英勇勋章。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的人。(1965年10月15日)
(二十一)我们对配偶长相的要求应该实际。你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表亲,一般人的长相也不外如是。如果你以新广电视剧的演员为标准,你就麻烦了,一辈子都在寻找十全十美的丈夫,而这位标准丈夫是不存在的;或是寻找绝色美女,而这梦想中的伴侣除了靠化妆打扮,根本就不存在。(国庆群众大会谈择偶,1988年8月14日)
(二十二)我们要同所有邻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是要建立实际有效的睦邻关系,先得把话说清楚:“我们家里要买什么家具和要怎么摆设,一概由我们自己做主。”(1965年3月29日)
(二十三)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的自由。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员,也有权开除他们。(国际报业学会大会,赫尔辛基 1971年6月9日)
(二十四)我们人民行动党宁可在选举中落败,也不会企图利用空话或虚假的承诺赢得选举。(立法议会,1959年10月14日)
(二十五)人生百态——爱恨,贪婪,羡慕,权欲,恐惧——都能以四个或八个华文字概括。这些成语谚语是由无数读书人千锤百炼而成的。(1965年8月30日)
(二十六)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观赏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 (序言)
(二十七)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意志力。(1969年1月1日)
(二十八)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的自由。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员,也有权开除他们。(国际报业学会大会,赫尔辛基 1971年6月9日)
(二十九)一个社会若要成功,必须在扶持先进与鼓励后进之间实现平衡。同一个社会中的人必须既合作又竞争。
(三十)得人才者得天下
(三十一)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观赏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
(三十二)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时,前途充满着未知数。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是往往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对着难越的关山兴叹,抢渡险恶的急流,或被土崩和地震阻挡征途。我就是这样度过了80年。
(三十三)生比死更好,但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
(三十四)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时,前途充满着未知数。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是往往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对着难越的关山兴叹,抢渡险恶的急流,或被土崩和地震阻挡征途。我就是这样度过了80年。
(三十五)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观赏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 (序言)
(三十六)如果你要人们认同和重视你的言论,你就必须在大家面对危机,水深火热的时候挺身而出。(1967年1月19日)
(三十七)如果我赶时髦,不见得就会更得民心。坦白地说,我是个老派的社会主义者。这样,我才可以始终如一,保持自我,不必为什么是最新的时尚、潮流或流行的玩意儿而操心。(1976年10月21日)
(三十八)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能适应,再也无法改变了,那就是你枯萎、凋谢的开始……就这么简单。假如有一天,我无法再学习新事物,并与世界脱节,我将变成废人。(职总对话会,2003年7月23日)
(三十九)人们听到赞美时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陶醉于温馨的溢美之词,忘记了关节的疼痛和自疑的伤感。第二种是处之泰然,因为自己已有无数荣耀,后来的只是锦上添花。第三种是苛刻地自我反省,并有点难为情,明知别人是刻意掩饰我们的缺点并凸显我们的优点。
(四十)我的反应难免是第三种,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知道那些赞语是别人的过奖。(在伦敦接受荣誉市民荣衔时谈话 1982年7月15日)
(四十一)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意志力。(1969年1月1日)
(四十二)成功的试金石是信心。一个民族必须有自信心。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1968年8月31日)
(四十三)我们称不上是有修养和文明的社会,但是我们问心无愧地朝着这个理想迈进。新加坡正逐渐成为一个更优雅的社会。如果说它是个“保姆国家”,我会以身为保姆为荣。(《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第3篇:李光耀经典语录
李光耀经典语录
1、人生百态——爱恨,贪婪,羡慕,权欲,恐惧——都能以四个或八个华文字概括。这些成语谚语是由无数读书人千锤百炼而成的。——1965年8月30日
2、我非常怀念老战友的感情,尤其是那些出生入死的人,那些我知道能够信任的人。战场上,他们绝不会让我失望。——1982年11月5日记者会
3、没有人喜欢邻国对他们的领袖说三道四,特别是比他们小的邻国。——1963年10月25日
4、人生来就不平等……所有伟大的信仰、所有伟大的运动、所有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会说:人不平等,也永远都不会平等。——1960年2月4日
5、我们对配偶长相的要求应该实际。你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表亲,一般人的长相也不外如是。如果你以新广电视剧的演员为标准,你就麻烦了,一辈子都在寻找十全十美的丈夫,而这位标准丈夫是不存在的;
第4篇:李光耀中英文简介
Late founder remembered
李光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Lee Kuan Yew, the founding father of Singapore and one of postwar Asia’s most revered and controversial politicians, paed away at 91 early in the morning on March 23, the Singaporean government announced.新加坡政府日前宣布,新加坡“建国之父”李光耀于3月23日清晨逝世,享年91岁。他是二战后亚洲最受尊敬、也是最具争议的政治家之一。
Lee, a Cambridge-educated lawyer of Chinese de
第5篇:如何评价李光耀?
几天前谣传他去世的时候,就有人邀请我答题,我没有说话。毕竟“盖棺论定”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现在李光耀去世了,维基百科页面被挤爆。各大媒体纷纷发文评论。
我也写点东西。
李光耀这个人,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得承认他是一个少见的明白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到治国的时候,他也非常明白新加坡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
李光耀祖上是客家人,生活方式却已经西化。小时候家里想让他上华文学校,他去了一段时间,嫌老师水平太低,执意要去英文学校。
高中时遇上日本侵略。日本人没来之前,亚洲殖民地对日本还是很自豪的,认为这是打破西方优越神话的象征。日本人来了之后,亚洲殖民地人民无比怀念英国。
日军撤走后,李光耀去英国念书。去伦敦一开始接触的是拉斯基的社会主义理论,接触过费边主义,
第6篇:李光耀观天下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光耀观天下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一天的收获都是满满的,从上午的煮汤圆至下午的沙丘玩乐再至晚上的视频。特别是晚上的视频《天下父子第一课之什么活都要干》给我和孩子们补充了很多正能量,让我期待着明天星期一的到来,不再对新的星期开始有所担心了。非常感动与校领导对孩子们教育的重视,因为视频中的小主人公年龄才5岁,就能够那么的镇定,从容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不管是扫地、叠衣服、洗澡、烧开水等等。对于寄宿制的孩子们来说,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小主人公所做的一切对与孩子们来说,就是每
第7篇:李光耀廉政建设艺术初探
李光耀廉政建设艺术初探
肖立国
【专题名称】国际政治 【专 题 号】D7
【复印期号】1998年08期
【原文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桂林)1998年02期第75~80页 【内容提要】 李光耀在新加坡廉政建设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他善于吸收东、西方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巧妙地构筑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政治文化,精心地设置了民主与精英相结合的基本政治制度,周密地制定了有利于新加坡廉政成功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制度和措施。【关 键 词】李光耀/廉政措施/廉政建设艺术
李光耀自1959年担任新加坡总理开始,30多年来一直矢志于新加坡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多年里,新加坡经济平均每年增长8.4%,至1995年按人均收入为2.23万美元,超过了英国和新西兰。更为难得的是,新加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