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课件教案板书
《大江保卫战》教学课件教案板书
教学要求:
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外延伸作业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战洪水斗恶浪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具准备:
投影、录相、录音机、歌曲《为了谁》
教学过程 :
一、播放录相,引入新课
播放洪水肆虐录相,师诵读:1998年的夏天,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似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在
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与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大江保卫战)
二、自主合作,小组探究
1、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文中着重描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有准确而简炼
的语言概括出来。(A、大堤抢险 B、铁汉本色 C、勇救群众)
2、合作学习。
各小组根据组员的喜好选择学习任务,组长做好分工学习,然后相互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投影片)学习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土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战士意志坚强、奋不顾身)你认为哪些词语最关键?(穿梭、索性奔跑、全然不顾)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这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什么精神?(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哪里就有……”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轮读、齐读。)
三、歌曲渲染,感情升华
1、看录相实况,再现画面。
2、在歌曲《为了谁》的音乐中师激情谈话: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
的危险留给自己,面对这样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抗洪抢险的动人故事或图片,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中交流。
第2篇: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材料,理解相关语句,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品读重点语句,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准备:课件、洪水视频、歌曲《为了谁》。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课文,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件播放洪水肆虐官兵抢险画面。教师深情讲述第一自然段。[板书:气壮山河] 1998年的夏天„„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将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目: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博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读题目:大江保卫战]
二、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请大家自学第2自然段,找出官兵们抢时间护大堤的句子,圈出重点词。可以默读勾画,也可以轻读批注,还可以朗读品味。
2、你找到哪一句?[课件出示句子]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官兵抢险的速度快?
3、学生反馈。相机教学重点词及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四百多名官兵„„保住大堤
重点理解词语:闻讯赶到 索性 穿梭 全然不顾 闻讯赶到: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反应快速,行动敏捷)
索性:换一个词“干脆”,官兵们干脆赤脚奔跑起来,你体会到什么?(奋不顾身)穿梭: “穿梭” 是什么意思? 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战斗紧张,官兵们行动敏捷,连续作战)
全然不顾:“全然不顾”他们不顾什么?(嶙峋片石割破脚趾,泥水满身„„)他们顾的是什么?(是大堤,是人民)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课件]齐读:大堤,保住大堤。(加手势)
人民战士为人民,正是钢铁般的意志,坚定了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那就是[课件]齐读:大堤,保住大堤。(加手势)
4、指导有感情朗读。齐读句子。
5、[课件]师: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战士们怎么办?读读课文中句子。出示句子齐读:他们一个个„„人墙。
请看这副图,图上画的就是解放军战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一道——人墙,这就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呐,同学们,你们愿意加入这抗洪的人潮中来吗?请站起来。
6、战士们,狂风来了怕不怕?暴雨来了怕不怕?巨浪来了怕不怕?好,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喊:[出课件:狂风为我们呐喊„„为我们加油]
7、师:好一群乐观的战士!难道你们的身躯真是铁打的吗?你们的身体也是血肉之躯啊,但是你们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你们真是一群铮铮铁汉啊!战士们辛苦了,请坐下。[板书:铮铮铁汉]理解铮铮铁汉:“铮”什么旁?铮铮铁汉什么意思?
8、过渡(语调弱):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终于保住了,此时的官兵们,我们来看(出示画面 [课件:抢险后的官兵])
面对着这群疲惫不堪的抗洪战士,面对着这群伤痕累累的铮铮铁汉,你们想说些什么?
9、我们的老百姓也对子弟兵们也充满了无比的敬意,他们把这份深情融入到了一幅对联当中,课件出示[点课件:出对联],指名读,正音指导,齐读,这是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爱呀,要把感情融入其中,师范读。齐读这副对联。
小结:是啊,这副对联,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10、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来齐读第二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如果说刚才描写的是一组抗洪抢险的群英图,那第4自然段就是对一位铮铮铁汉黄晓文的一个大特写。课文是怎么描写黄晓文这位铮铮铁汉的?
2、你从哪些句子、词语感受到黄晓文是铮铮铁汉?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表现黄晓文是铮铮铁汉的词句。请2、3位学生回答。
重点理解:
语言:来不及了(态度坚决,意志坚强)
动作:咬 拔 扯 捆 扛 爬(表现了黄晓文具有钢铁一样的坚强意志,不愧为铮铮铁汉!)
3、齐读。
4、描写黄晓文的时候主要抓住了什么来进行描写?(动作 语言)这些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雄连长?
5、从黄晓文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铮铮铁汉的本色,像黄晓文这样的战士仅仅是一个吗?虽然只写了黄晓文一个,但却代表的是一个整体啊,课文中怎么说——“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也就是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感人事迹,许许多多像黄晓文这样的铮铮铁汉!
(三)学习写法。
1、现在我们来看看,2-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抢险护堤)
2、过渡:同样是写抢险,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2)小组汇报
3、教师总结:像这样既有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体的特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能全面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再现子弟兵的英雄气概,以后在我们习作中可以借鉴。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经过铮铮铁汉们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到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句子最使你感动?
(1)自读第五自然段,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2)与同桌交流,并谈谈你感动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读读,再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3)全班交流,感情朗读。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你们体会得很真切,能把你们体会到的“心”融入到朗读中去吗?你俩一起来读一下。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课件出示图片。女同学齐读。☆“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不愧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男生齐读。
☆“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齐读。
2、让我们用心体会,一起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第三组读第三句,第四组读第四句。
三、感动铭记
1、听歌说话(放歌:为了谁)
为了歌颂这些铮铮铁汉,这些抗洪英雄,有人满怀激情谱写了这样一首歌,请看——(播放VCD:歌曲《为了谁》)你知道子弟兵到底是为了谁吗?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肩上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这就是我们的铮铮铁汉!齐读最后一节。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永远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场气壮山河的——读课题:大江保卫战。
2、课外拓展 同学们,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不止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显示出了铮铮铁汉的本色,2008发生雪灾时,2009年的汶川地震中„„都显示出了铮铮铁汉的本色,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资料了解人民子弟兵的感人事迹。
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
万分危急 气壮山河 铮铮铁汉 22
第3篇:《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水磨小学
吴朝美
教材简析: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十册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阅读赏析,理解和感悟含义深刻的字、词、句。
3、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7月27日凌晨
第4篇:大江保卫战教案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跟随书空)
2、齐读课题(读出气势)
二、学习课文
1、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涌现了无数的感人肺腑的场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重点写了哪三个场面?(板书: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
2、下面就让我们到九江赛城湖大堤,去看看那里的场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战士们如何保卫大堤的句子,读一读,在句子旁边写下你的感受。交流:出示:“四百多名官兵„„真实写照。”
(1)沉重的沙包有多重?嶙峋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赤脚在这样的地方走过吗?战士们不顾的是什么?顾的又是什么?那就用你们的读来表现吧。
(2)官兵们这样,难道他们就不疼吗?他们这样难道不苦,不累吗? 战士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有知觉,虽然双脚被割破 得鲜血淋淋,可他们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心中只有
第5篇: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解读:《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它的体裁是通讯。课文中再现了在1998年震惊中外的特大洪涝灾害中,人民解放军不怕危险、不畏牺牲、奋勇抗洪的场景。课文中描写点面结合,场面惊心动魄、震撼人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长江,我们的母亲河,曾经滋润了多少沃土,曾经养育了多少华夏儿女,然而,1998年的夏天,引读——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
第6篇: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
教材分析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2册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学习抓关键词、读句子、想画面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中,体会解放军战
第7篇: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学案例 壮校附小
王秋凡
教材简析: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将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凸显学段目标 3.以读为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
第8篇:大江保卫战 教案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西贺州市大宁镇中心小学李志蕾QQ:27013395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精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万分危急”写通讯的开头的。
3、体会解放军官兵心系人民的军民鱼水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介绍19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导入课题。本课是一篇通讯。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并从读课题中指导“战”字的气概,从而奠定本课气势恢弘的教学基调。
二、质疑、解疑及入课(5分钟)
1、由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或课题质疑。
(1)学生边质疑,教师边板书记录。
(2)预设有:谁战?为什么要战?战什么?怎么战?战果如何?
2、教师质疑:
(1)这是一场怎样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