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4 08:21: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1.1轴对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举实例说明对称的重要性和生活充满着对称。

2.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3.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

二.导入新课

1.观察: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强调: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

练习:从学生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

2.观察: 如图12.1.2,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4.动手操作: 取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的中央随意 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你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案了吗?

归纳小结:由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思考:大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得出:.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三.随堂练习

1、课本60练习1、2。四.板书设计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相关概念。2.垂直平分线。3.轴对称图形的性质。4.例题讲解。

五.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有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轴对称的特点,区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五. 六.课后作业

习题13.1.1、2、6题 七.教学反思

1.课前准备较充分,所有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地连串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2.教学时可多列举生活中轴对称的实例。

第2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页例1。【教学目标】

1.通过画、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重点难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学设计

【铺垫引入】

师:出示对折后的图形:根据看到的一半的图形,你能猜出完整的图是什么吗?(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圆形、一片树叶、一只蝴蝶)

师:把对折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生:让学生试着画出另一半,然后打开验证。师:(1)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再图中指出。(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左边和右边完全相同的? 生: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折痕把左右两边平分,从对折中可以知道两边完全一样。

【探究建模】 1.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师: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师:(板书: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识对称轴,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教学例1:出示课本中松树图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松树”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沿虚线折叠,会出现什么情况?(两个小草图案也将完全重合)虚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由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轴对称图形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说说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尝试概括轴对称的性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练习巩固】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回顾小结】

轴对称的特点和性质是: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轴对称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轴对称的特点和性质是: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第3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轴对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轴对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轴对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观察、思考、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对称美,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形成乐于探索的态度,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补全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2—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轴对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感受对称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展示一些对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以老虎剪纸为例,归纳轴对称图形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教学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同学们认真观察,给它们分分类?(小组可以讨论。)(百度图片)http://image.so.com/i?src=imageonebox&q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4.欣赏对称美,欣赏图形对称创造出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对称轴的性质。教学难点: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准备:带有方格纸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一)出示主题图,欣赏图片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中能感受到几千年来的文明。

下面看图,在这当中有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的花鸟纹锦。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图案,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导入:其实,这些美丽的艺术品也充分体现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难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学生自备直尺、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1、出示图片,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从古至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我们的建筑、周围的布置、很多美丽的图案等也蕴涵着数学信息。)(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你对轴对称图形有哪些了解?)

2、看课件,唤起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找图形的对称轴

4、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轴对称》教学设计

《轴对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轴对称》是第一节,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翻折”在几何知识中的作用,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空间与图形”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法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深刻体会轴对称图形和两面三刀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右的图形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体验轴对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轴对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轴对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