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1 09:44: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马过河教案

一、教学内容(课题或章节内容):

小马过河

二、教学目的的要求:

1、学会生存,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试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说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六、教学过程:

(含教法及要求)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课题)

二、1、朗读课文,请开课本,对照拼音朗读课,读准字音,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对照拼音,自学课文。

3、指名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

三、再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对照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灾车朗读生字。

3、去掉生字卡片上的读音,认读生字。

4、课件投影出示本课的词语,学生认读。

马棚、一匹马、做事、麦子、驮到、磨坊、一条小河、伯伯、淹花、昨天、叹气、亲切、试试、深度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认真朗读。

四、小组学习、分享识字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2、汇报识字的方法:

(1)熟字相加:木+朋=棚,土+刀=切,口+又=叹

(2)熟字加偏旁:故+亻=做

(3)师和生一起玩猜字游戏。师指字,生猜字。

五、开展朗读比赛

分组练习,展开比赛,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洪亮。

六、课入文章,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出示基本和小马图),生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

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3、(课件出示松鼠和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4、拓展思维: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板书展疑。

2、找出不董的词语。

(1)难为情准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怎么读?

(2)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3、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老牛为什么说河水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谁说得对?

回答:因为老牛(),所以它说()。

在为松鼠(),所以它说()。

4、拓展思维:楣如有一头大家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它们来问你,你该怎么样回答?

(三)自读第八自然段

1、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想是什么意思。

2、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

3、小马蹚过河后,有什么感受?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不深不浅)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情况不一样?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学完课文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亲自做)。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2篇:《小马过河》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马过河》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自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质疑、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卡通头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激趣: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播放视频)

2、导入课题,引导提问。

分享了这匹可爱的小马的童话故事,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引导提问:通过读课题,你想问什么?(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怎样过河?过河了没有?)

3、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快快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字词复习。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选择自己喜欢段落读一读;②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标注出来;③读通句子;④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提名领读。

三、细读课文,引入情境,质疑解疑。

1、自由读课文1、2段和6段,思考:①小马为什么要过河?③最后小马过河了吗? ①提名说。②集体订正。

过渡:到底在过河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3—4段。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2)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分别用不同的线条画出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3、(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小马高高兴兴的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你们想象一下,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为难)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

(1)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两种动物图片及它们所说的话。

(2)同是一条河,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请你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学生说后,教师在小河的简笔画旁贴出老牛、松鼠图片,并板书:高—浅 矮—深)

3、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想过它们说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2)、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脚步。

A、指名读。B、“立刻”、“连忙”都表示什么?请你再读一读,看看你能明白什么?(小马不动脑筋)

4、①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请同学们自读第5自然段,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

对老马教育的这段话,让学生: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2)说——说说“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别人”指谁?(3)写——做改写句子的练习:用“不应该„„而应该„„”的句式表达老马的意思。(4)议——读了小马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四、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过渡: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一次来到河边,顺利的过了河,结果和老牛松鼠说的都不一样,不深也不浅,原因就是它自己亲自试了一试。那我们能不能猜想小马从磨坊回来之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1、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把刚才说的两句话连起来。

2、将整个故事连起来,师旁白,学生演一演。

五、依据课文,小结收获。

1、让学生畅所欲言,小结收获。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成长。

七、思维启迪,拓展延伸。

1、完成课后习题: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

2、两人一组分角色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对话练习。

板书: 小马过河

老 牛 高—浅

小 马 既不像„„也不像

松 鼠 矮—深

多动脑筋 亲自尝试

第3篇:《小马过河》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小马过河视频、三张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2、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3、展示课件、听录音 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马过河教案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二、新课:

(一)前置性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棚 驮 磨 挡 浅 哩 试 唉 既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小马帮妈妈做事,要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房去。)

(二)小组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马遇到了什么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马过河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小马过河

英苗幼儿园

执教老师:梁丽娟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展开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

(3)小马是怎么做的?

2、展示课件、听录音

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

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马过河 教案

《小马过河》

横泾中心小学 吉舒

教材分析 :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小马与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使小读者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学习本课,要启发孩子们做事要认真思考,开动脑筋,努力亲自去实践,这样就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重难点:

懂得于是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出示课题)

2、教师讲述:“马棚里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马过河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二、教材说明

这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与课文插图内容相应的课件或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2课前观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小马过河教案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生: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咦,是一匹可爱的小马。小马特别高兴,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他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 小马过河

注意“过”的笔顺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小马过河。)

师: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快快打开书,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上自然段。开始吧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8个。

二、学习生字:

在你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呢?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宝宝。快跟小组同学

扫除了生字障碍,我们读起书来可就容易得多了,快跟你同桌一起读读课文吧。

师:同学们读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马过河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马过河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